今天是:

一线员工看 创新

时间:2016-07-19 17:00:34.0

导读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在2016年公司“两会”上,公司也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增强领先优势”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公司早日实现跻身世界矿业前五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

一线员工看创新(四)

宋应鹰:创新既不能迷信也不能盲目自信 

嘉宾:宋应鹰(江西省首席技师、贵冶首席技师)    

话题概要:对于创新,我的理解是这样:既不能迷信外方专家,也不能盲目自信。创新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底气从何而来?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和钻研。 

我是1980年随父母从赣州的大吉山钨矿来到贵冶的。我选择维修这个专业,受父亲的影响很大。父亲应该说是贵冶元老级技师,亲历了贵冶的建设与发展,参与了贵冶许多重大设备技改工作。他常对我们兄妹说的一句话:无论你们将来选择做什么,都要有过人的本领,这是一份责任。作为贵冶的一名员工,我觉得: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就要用实力来维护工厂的利益。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比较引以为豪的一件事发生在2011年。德国进口设备冷端膨胀机出现喷嘴卡死故障,厂家技术人员认为要购买一套约170万元的喷嘴总成,且加工周期为3个月。这么长的停机时间将严重影响生产。我跟同事一起经过仔细分析和慎重考虑,提出了利用国内资源进行旧件修复的方案。当时,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交给德国的厂家干是惯例,因为他们的技术和经验都比较成熟,我们点检员也省了很多事。算是“没事找事”吧,我们在车间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果断选择国内的厂家进行旧件修复。 

No,如果你们坚持这样的话,我们将不提供维修技术支持,并立即撤人。”外国技术专家很不高兴。但我们还是联系国内厂家对损坏件进行了加工修复,并在厂家拒绝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自行对该设备进行解体检修,在十五天内创造了加工、安装、调整并一次试机投产的纪录。此次修复不仅检修费不到1万元,而且节约了时间,培养和锻炼了检修队伍。 

我们工厂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系统设备大修,最近这几次大修,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凭着自己的技术,抢了很多国外专家的“饭碗”。尤其是在2015年,包括透平发电机、转炉送风机、3K风机等在内的进口大型精密设备检修全部自行完成,没有让一个外国专家出现在现场。这种好的局面实质就是我们在技术上的进步,也是我们不断创新的结果。 

其实我们这么做也不是蛮干,我们的自信也不是盲目的。原来我们是学生,跟着别人往前走,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天天待在现场,跟我们的设备打交道,很多设备也拆开过,等于是我们把设备实体看清、图纸看透,应该说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人才队伍在成长,技术水平在进步。 

对于创新,我的理解是这样:既不能迷信外方专家,也不能盲目自信。创新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底气从何而来?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和钻研。 

论身份,我只是普通的点检员;论学历,我也只有高中技校水平,能成为江西省首席技师,首先我自己也没想到,其次我知道也不容易。我算是比较木讷的人,没什么爱好,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泡在书本和电脑查寻资料上。不仅要关注本车间设备问题,有时候其它车间发生的设备疑难杂症,我也会到现场去看,细心观摩。 

20147月,兄弟车间2#半自磨机发生故障,难题“久攻不下”。工厂委派我到该车间帮忙,经过8个小时的处理,设备就恢复了正常运转。他们都夸我水平高,其实也不是水平的问题,是我对工厂大部分的设备,都见过、摸过、琢磨过,正所谓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干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我快五十岁了,在厂里干了快三十年。一个人技能再高,毕竟力量有限,把经验总结出来,传授出去,带动大家一起提高,是我们老同志应尽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许多新鲜血液不断输送到点检员队伍。队伍充实了,但是年轻人经验不足,专业素养短时间内还达不到工厂要求。我也根据年轻人的特点,为他们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通过集中授课、师徒结对、一帮一、案例讲解等方式提高专业点检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个个都成为了机械维修的一把好手,不断创新下去。 

刘亮:创新,让企业充满活力 

嘉宾:刘   亮(东乡铸造公司机床铸造厂综合办主任、市场运营部经理)

话题概要:创新的本质是进取,就是革新观念,推陈出新。而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创造最大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 

2006年进入东乡铸造公司机床铸造厂,历尽 11 年风雨,见证了我厂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 

东乡铸造公司机床铸造厂是一个完全面向市场的多经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10多年来,我厂已达年产万吨铸件生产规模,能承接各种规格的铸件生产与加工。特别是近几年,市场铸件产品逐渐向小型化、精密化转换。在这优胜劣汰竞争态势下,我厂以技术创新统领,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并把创新渗透于管理整个过程中,为员工发挥创造性才能搭设舞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新者。 

为使钢丸能得到充分的重复利用,节省材料成本,我在厂领导的支持下,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发明了《一种高强度低应力铸铁材料及制备工艺》。此新技术工艺的运用,使铸件的强度、硬度、金相组织以及内应力等性能明显优于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有力确保了产品质量,赢得了良好声誉。同时,我感到骄傲的是,这种新技术工艺项目于2014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无疑也是我们技术研发团队的荣耀。 

现有设备老化严重,部分设备设置使用寿命受限,这是我厂面临的严峻课题。怎么办?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使生产设备设置发挥最大功效。我们深刻意识到,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而不一定是资金和资源优势。尤其是核心技术优势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的认知度以及获得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无可置疑,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根本途径和有力武器。正是大家对创新这种共同的认知,我厂在生产实践中稳步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用创新的理念与手段破解生产发展中的难题。 

这里举一个事例:过去,铸造使用的砂箱由于不牢固、易开裂且又不能反复使用,每次用后就弃之,甚是可惜。面对这一现状,我厂技术人员开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创新思维攻坚克难。攻关技术小组成员多次召开“诸葛会”,激发智慧火花,寻找破题之策。 

经过一番艰苦探索,对砂箱进行了重大技术改进。新改进的砂箱具有结构简单、砂箱牢固、不开裂、实用性强、能反复使用等特点,并在铸造市场具有借鉴、推广价值,许多铸造厂家闻讯前来学习、取经。2015,《一种铸造砂箱》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创新激发活力。我厂全体技术人员以创新为己任,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活动,先后取得了1项发明技术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有力促进了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升级换代、铸件产品质量的稳固提升,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尽管目前我厂生产经营受不利的铸造市场大环境影响,处于艰难、困境之时,但其综合技术能力、卓越的创新研发团队令铸造同行刮目相看。我坚信,只要心中那一盏创新的明灯不灭,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寒冬”,创造新的企业辉煌。 

刘梦晓:让创新成为破解难题的习惯、工作思路中的“下意识” 

嘉宾:刘梦晓(城门山铜矿选矿厂电仪工段电气技术员)

话题概要:都说创新这个话题很大,但我觉得创新的落脚点可以很低。与其“高山仰止”看创新,不如我们脚踏实地去创新,让创新成为我们破解难题的习惯、工作思路中的“下意识”。这样,创新就一定能汇聚点滴而成奔流之势……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想到是为了创新而做,只是想既能为矿山做贡献又能为自己减轻工作负担,何乐而不为?”直到同事们提醒我这几个小发明可以申请专利时才意识到,原来这也是创新…… 

我是2013年才来到城门山铜矿工作的90后员工。以前,我总认为创新无非是思路转变、换个角度看问题、跳出枷锁窠臼等等,似乎没什么实实在在的意义,最终也不过是潮流的产物,是人云亦云的热词罢了。 

进入选矿厂仪表班后,全厂上下各类琳琅满目的自动化设备让我应接不暇。就拿检测矿浆酸碱度的工业酸碱值测量计(简称PH计)来说吧,一度都快让我崩溃了:每周要花三个上午小心翼翼地清洗这些脆弱却又精度要求极高的探头,费时费力还没什么技术含量。“机器本来应该是为人、为生产提供便利的,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这就是当时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才有了后来自己编写程序代码、重新自制组装PH计的这些小创造。改造后的PH计实现了从测量到记录,再到清洗的自动循环“一条龙”服务,每周只需校对一次,工作量大大减轻。这也是我第一次尝到创新创造的“甜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2014年,完成矿浆取样机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写及控制器的制作并投入使用;2015年初,完成工业水深度处理系统自动控制优化;2015年底选一分厂流程改造,重新设计磨机控制系统,增加电压、电流、油压、油温、油流等参数监测,并且和励磁系统、离合器系统、干油喷射系统、慢驱系统、皮带系统等大量相关控制系统进行连锁保护…… 

都说创新这个话题很大,但我觉得创新的落脚点可以很低,从工作点滴入手、从身边的事着手、从小的改造起手才能为更大的创新练好手。创新可以“无心插柳”,却要“有心栽树”。当我们将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无限的可能,这必将成为全员创新“蝴蝶效应”中那挥动翅膀的一下。 


一线员工看创新(三)

赵莉:创新的手段是“不能” 

嘉宾赵   莉(贵冶质量计量部计量工段工段长) 

话题概要:一分都不能收、一丝骄傲也不能有。“二个不能”,目的是为了“能”,让我们的同事能够恪守职业安全,让我们的工厂利益能够安全无虞,让我们的企业品牌能够熠熠生辉。 

产品的品质、计量的准确性,关系到工厂的经济效益、信誉和品牌形象。围绕品质和计量,我们的小创新就是“不能”。 

一分钱都不能收。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新的科技手段都在悄无声息却无比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人为了“通融通融”或“联络感情”,试图将红包递进磅房。对此我们只有一句话:“对不起,请你不要害我。”但如果客户通过微信发一个“1分”的红包,很多人就不会放在心上。如果是10元的呢?你会不会在意?如果每天发10元,一个月就是300块。这是客户“创新”的手段。 

在近日,我们计量工段下发通知,要求计量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添加客户的任何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很多人觉得,这个规定很low,一点也不fashion。但我们不能将工厂的利益和员工的职业安全放置在无形的、被“创新”的隐患之中。 

一丝骄傲也不能有。我们阴极铜产销两旺的势头,很容易让大家形成“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在2015年,我们的阴极铜连续收到好几起质量投诉。一直以来,贵冶阴极铜的化学成分合格率非常稳定,投诉的主要是外观问题,如表面铜绿、打包钢带锈蚀等等。针对阴极铜附酸问题,我们不断尝试新方法。原来是用冷水冲洗,效果不理想,就用热水冲洗,并增加风吹工序,使附酸合格率达到80%以上,目前又正在探索由机械冲洗代替人工冲洗,确保清洗质量。为解决打包钢带锈蚀问题,我们不断寻找新材质。我们将原来的冷镀锌钢带更换为热镀锌钢带,基本杜绝了二次污染,而且还与厂家开展塑钢带打包实验,成本只是镀锌钢带的60%。注重细节,我们不断完善新要求。一个小小的标签,代表了“JCC”的身份;一串小小的编号,就是它的身份证号。我们对随性的粘贴和书写说“NO”,让每一个标签都方正有度、每一个编号都规范美观。 

 “不能”的目的是“能”,让我们的同事能够恪守职业安全,让我们的工厂利益能够安全无虞,让我们的企业品牌能够熠熠生辉。在时代进步和科技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同时,在创新中我们也有坚守,用我们的责任坚守内心的契约,与企业融为一体,在企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实现每一个个体最大的人生价值。 

李全胜:搞创新,就要冲着问题去 

嘉宾李全胜(李全胜磨矿分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德铜大山厂生产科技术员)

话题概要:创新,就要冲着问题去,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现在“创新”两字火遍了大江南北。作为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我经常被人问到又创了几项新。 

这问题我真回答不了。说实话,也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着怎么把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尽快解决掉。 

解决生产难题,大多不容易。记得那时改进浮选石灰乳添加流槽,要实地测算流槽改造坡度,需要徒手爬上6米高的钢架。钢架上无路可走,我双手扶着“V”字形角铁架,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一点点挪动,就这样,确定了流槽改造坡度。等我从钢架上下来时,两脚好几个血泡。 

经过一番苦战,终于使石灰单耗由3.8kg/t下降为2.96kg/t,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这个项目也获得了江西省质量管理成果二等奖。 

后来,我又想办法找鼓风机经常跳闸的问题症结,对症下药,通过改变信号连接线的连接方式、用信号线代替屏蔽线、增加1秒延时,解决了这个导致泡沫沉槽、无法进行选矿作业的难题。 

那时候,我只知道去解决问题,方法上算不算创新,真没有考虑过。 

2012年起,“李全胜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李全胜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在大山厂成立了,各行业的技术能手聚到了一起。有了技术交流,思路更宽,方向更准,选题也更广泛了,比当初我们孤军奋战,强得不是一点点。 

工作室每年一次年度工作会,每月一次工作室座谈会,选题立项、组织攻关、交流心得、总结评比……所有的动作,都冲着问题去。 

工作室新成立,可成员都是“老家伙”,没有后备力量哪行?现在,工作室每年有8对师徒的培养计划。 

年轻人大多科班出身,理论扎实,有时我管他们叫师傅。解决问题嘛,就要各展所长,各显神通。几位小年轻一得空,就跟我跑现场,几个课题跟下来,他们也明白了,创新可不是笔上功夫。 

这几年,矿山成立了工人技术训练中心、行业协会等技术交流平台,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技术能手,大山厂邹宗伟和潘鹏,一个机械行业“首席金牌工人”、一个江铜最年轻技师,他们都是创新工作室的成员。 

后继有人了,我也就放心了。 

彭小平:要创新,就要有大局意识,通盘做好“购、销、融”联动这篇大文章 

嘉宾彭小平(材料设备部采购管理科科长)

话题概要:人们总觉得采购创新很悬乎,很深奥,其实很简单,我们材设有自己的说法:只要岗位、部门、公司用没用过的采购方法,解决了新情况、新问题,那就是创新。只要站在公司的角度,顾全大局,通盘考虑,做好“购、销、融”联动这篇大文章,就是创新。 

“商海无常,以变制变”。全球经济低迷,公司某些产品的销售举步维艰。作为采购部门,要创新,就要有大局意识,围绕无忧商务这一中心,始终秉承效益最大化这一宗旨,抓住买方市场的有利机遇,站在公司角度,通盘考虑,与时俱进地变换工作思路、创新采购方式、优化服务意识、延伸职责范围,不断处理好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购、销、融”联动这篇大文章,促进物资供应空间的拓展,促进采购质量的提升。 

购销协同。在全公司2016年生产所需水泥的年度招标中,我们根据贵冶的请求报告,组织相关科室认真研究国家招投标法律法规,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将贵冶尾渣协同销售纳入水泥招标的评标体系,不仅确保了2016年的水泥采购实现预期,与2015年相比节约采购成本170万元,还新增尾渣销售8万吨,化解了贵冶尾矿胀库的“燃眉之急”,同时搭建起了材料设备部、水泥生产厂商、贵溪冶炼厂三方货款冲抵机制,减少了应收(应付)账款,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为公司提质增效做出了新贡献。 

“购、销、融”联动。近几年,我们抓住买方市场的有利机遇,在认真组织完成好公司下达的降本增效各项目标的同时,顾全大局,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在已经取得协同贸易事业部铜产品(板、管、带)销售、贵冶尾矿渣销售、上海江铜营销公司拓展进口物资的货代业务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拓延协同内涵,今年又协同深圳江铜融资租赁公司,利用优质供应商资源,探索江铜“金融+贸易”合作方式,实现“购、销、融”联动。在我们的“牵线搭桥”下,长沙博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衡阳金扬冶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三家供应商与深圳江铜融资租赁公司先后成功签下首批8200万元的融资业务,实现了供应商、江铜融资租赁公司以及材料设备公司的三方共赢,也为公司降低供应链金融成本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公司“提质增效”找到了新的创新样本。 

全寿命周期成本法采购。很长一段时间,采购大多数从价格上进行取舍,往往是价格低的厂家中标,采购成本是降下来了,但有时也会发现质量和后续服务不能完全跟上,反而造成后期使用成本升高 。为消除这一现象,找到更为科学的采购方法,我们在采购铜材公司水泵时尝试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法采购,综合考虑了水泵从购置、运行、维护、故障、储备资金占用等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尽管此次采购最终以高出其他单位两倍的价格——38万元采购了水泵,但运用LCC成本模型测算,以水泵运行寿命20年计算,在不考虑资金时间成本的情况下,中标水泵可以节约运行成本达512.54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置换采购。由于170吨级电动轮运矿车辆全部报废,德兴铜矿库存2036.00R51型进口轮胎不再使用,如果长期闲置,账面价值423.54万元的轮胎必将因为橡胶老化而失去使用价值。为盘活闲置物资,我们与德兴铜矿联合开展了“积压”2036.00R51型进口轮胎库存置换处理工作。本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经按等量性价比测算,将2036.00R51型进口轮胎置换了22条常用的37.00R57型陆安轮胎,在市场低迷、价格走低的大环境下盘活了闲置物资,避免了资产减值损失。 

人们总觉得采购创新很悬乎,很深奥,其实很简单,我们材设有自己的说法:只要岗位、部门、公司用没用过的方法,不论是自己琢磨创造的,还是学来的、“抄来的”,只要能解决问题、能提高效率、创造效益,那就是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加以引导,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创新,明确形势与任务,这样员工才能爱岗敬业,探索新的创新方式;创新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设置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这样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智慧,形成人人参与创新的生动局面。 


一线员工看创新(二)

吴赞东:创新的“三心二益” 

嘉宾:吴赞东(贵冶岗位明星、新产业公司造粒工段副工段长) 

话题概要:创新的同理心、恒心和责任心,是创新的“三心”;集体和个人的双收益,是创新的“二益”。 

   

我们造粒厂,主要是把各车间收集起来的废旧编织袋粉碎、清洗、脱水、拉丝、冷却,做成塑料颗粒。对贵冶而言,这不是重要的工序,效益也不大,但我们觉得:再小的创新,只要是进步,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努力干好。 

由于是半机械半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很大,几个人费劲地在皮带轮这头用木棍塞入废旧编织袋,破碎以后,另外几个人在皮带轮那头捞料,冬天一身水,夏天一身汗。环境也差,大家戴的白口罩不一会就变成了黑口罩,洗头,洗澡,水也是黑的。 

这样的一个现状。不改能不能干?能干,因为干得下去。不改行不行?不行,因为看不下去。如果是自家的姐妹、妻子,天天这样干活,咱心里咋想。同理心,不改就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 

我们就尝试增加一个脱水工序,让大家捞干料,省体力自然不必说,也干爽。设备是厂家按照我们的要求制作的,也很快,大家也很高兴。但没高兴几分钟,破碎机就趴窝了,一修就是大半天。员工也不干了:“说了不行吧,你们捣鼓的什么破设备,还没有老的好用呢,尽耽误我们的时间。” 

搞创新就是这样,要经得起唠叨,有股子韧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恒心。 

新的东西,大家接受起来也要一个过程,我们把破碎机又完善以后,大家都不肯用,压根不相信新东西,宁可用老方法。我也是苦口婆心劝说,带着大家一样干,就发现大家有一个习惯:放物料的时候,胡乱地往里塞,整个槽满满当当。我就喊停,和大家说:“你们女同志都知道,用洗衣机洗衣服,衣物塞得太多,又不平整,洗衣机就很容易坏,得一点一点往里塞。”干我们的活就是“不怕慢、就怕站”,只要顺了,看着慢其实还更快。 

大家顺手了,劳动强度降下来一大截,捞料的人也不会再浑身湿漉漉的。除此以外,还有两点好处:脱干之后,粒子杂质由原来的17%降到7%左右,这个10%,大部分就是铜精矿,这部分就被留在了厂里,也是几十吨的量;另外,杂质少了以后,拉丝的时候就不容易断,效率就提上去了,原来拉一吨至少要67个小时,现在基本上在4个小时以内,大伙儿都很高兴。 

问题解决了,干活也就顺了。2015年,改装后的破碎机共计生产塑料粒子425吨,超出计划65吨,一吨按3000块钱算,20万,也不算少。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也不怕想不到,就怕不肯想。 

我觉得:真正的创新,就是责任心;真正的创新,说到底是人的创新。就说我自己,如果能做到今天比昨天强一点儿,明天又比今天好一点儿,到退休时,我就敢说日子没有被白白浪费。 

柯攀:打破陈规,勇于创新 

嘉宾:   攀(江西省劳动模范、银山矿业选矿厂主任工程师) 

话题概要:创新实际上就是打破常规,不被习惯性操作所束缚。创新需要用怀疑的态度去审视现状;怀疑是创新的萌芽,改革则是创新成长的过程。 

 

“创新是一种实干精神,创新实际上就是工作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一般人都认为创新工作是高大上,要完成的是很尖端的技术,实际上,我认为创新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情的改变,来达到大的变革,产生实际效益。”银山矿业选矿厂主任工程师柯攀如是说道。 

20107月,我从江西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后来到银山矿业,正好赶上了新选厂5000/日项目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的好时机。6年来,我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班长、段长,再到电气主任工程师,见证了银山矿业新选厂5000/日项目投产到达产达标,再到现在的6500/日,一路走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6年间,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先后在集团公司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21月,新选厂5000/日项目工程正式建成投产。其主要配套设施DCS自动化控制系统从无到有,特别是新选厂两台磨机的监控参数很多,所有的参数都参与磨机连锁控制,员工熟悉度低、维护难度大。记得20127月,由于轴承的震动信号波动很大,造成相关参数与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有很大偏差。起初,我们分析是震动传感器的故障,就想办法排除干扰信号,更换原来有故障的传感器,但故障仍然存在。然后,我们猜想是传输线路受到外来信号的干扰,就把原来的传输线路更换为屏蔽线路,但结果还是一样。后来,经大家商讨,一致认为是原始信号传输不稳定,所以我们通过减小线路的传输距离,最大化地减少信号在传输中的衰减,将原PLC柜中的震动检测模块移动到控制现场。就这样,通过这一个个小小的改造,所有的故障被消除了。 

2013年,新选厂尾矿库变频电机故障率高,让我们一时束手无策。后来我们发现,原来的尾矿传送系统采用的是两台泵联级传输。在运行过程中,高压电机与泵的连接皮带经常断裂,造成尾矿传输不正常,容易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经过现场论证,我们把两台泵改成变频控制,同时改变原电机与泵的连接方式。通过这一创新改造,进一步优化了变频电机的控制方式,实现了尾矿泵池的液位与变频电机的转速自动控制,同时也大大节约了电机的能源消耗,事故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这几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银山矿业公司总经理尹启华说的一句话——“要敢于向一切数据挑战”。创新需要我们用怀疑的态度去审视现状;怀疑是创新的萌芽,改革则是创新成长的过程。这两年,创新让我们尝到了不少甜头。2015年选矿厂《顽石替换立磨机钢球》工业试验项目成功开展,并实现工业化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今年3月的年检过程中,通过系列技术工艺创新、流程改造措施实现了降本增效和控亏止损:一方面,将半自磨机用的橡胶衬板替换原来的合金衬板,使衬板寿命提高一倍;另一方面,在一段浮选系统增加一台70立方米浮选机,延长一段浮选时间,为提升选别指标发挥了积极作用,6月份铜回收率达87.25%,超计划3.25%,创历史最好水平。 

邱峰:创新,是渴望并不停地改变现状 

嘉宾:   (公司先进个人、德兴铜矿泗洲厂碎二工段钳工

话题概要: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都在渴望,并不停地改变现状,这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诠释。 

 

我曾经是德铜泗洲厂一名普通的钳工班班长,工作几十年来,没什么大成绩,就是不愿按部就班,喜欢搞点小“发明”。 

说我点子多,为什么?长年累月的体力活,谁不想工作时轻松点。什么是创新?要我说,创新,就是渴望并不停地改变现状。 

我们班所辖的设备,都上了年头,动不动就得“检查”、“手术”;我所在班组,组员们个个也上了“年头”,最年轻的都四十多。快退休的我,最近也因身体原因从班长岗位“退役”。相比以前,我们已经轻松了不少,但大伙儿,总还是变着法子想办法,用巧劲去“偷懒”。 

就拿拉马来说,进口的十几万,还不合用。当时工段为了方便拆卸联轴器进了台拉马,可无法固定在不规则的联轴器上,没办法,我们只得“全班总动员”,吊车、叉车齐上阵,忙活了快2个小时,才将联轴器拆了下来。那时的天,还不太热,却个个汗流浃背。 

我就想,这怎么能行!光拆个联轴器都这么大阵势,其他活怎么办? 

后来,我和同事用废旧的钢板花了一个上午自制了一台拉马,用螺栓固定,千斤顶一顶就把联轴器轻松拔下,过程不用五分钟,省时又省力。 

设计拉马,很费了一番脑筋。要知道,干钳工的,“肌肉”型居多,但时代不同了,不用“脑袋”可真不行。那段时间,大伙儿设计的各式各样的图纸,都交到我这里,有从小孩作业本撕下来的,有用交班卡的背面画的,还有在五颜六色的超市宣传单上画的,怕我看不清,还特意拿笔加粗了好几次。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想,我们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合适的拉马,是因为我们不满足现状,才持续地去改进。 

其实,这几年,我们班组设计了很多简便的工具,有为了避免联轴器在高速旋转中掉落而设计的“台阶”,有为了方便更换备件而设计的吊具,有为了更换斜面支重轮而设计的杠杆套具…… 

这些“小”创新,服务于我们的日常工作。有了它们,我们工作不仅轻松了,关键还省了时间,降了成本。 

不过更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别的班组看我们时的艳羡的眼神。同样的活,我们班耗时最短、人力最少,不少班组都来向我们取经,各个班组都在暗暗地较着劲。 

我觉得,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都在渴望,并不停改变现状,这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诠释。 


更多>>近期专题

奋进新时代·文明江铜人

阔步中国式现代化,人始终是最为活跃、最具决定性创造性的要素。..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奋勇前进

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政策大家知

在中国式现代化壮阔实践中推进江铜高质量发展,就一刻也不能没有..

改革攻坚我争先

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

大抓落实年 我们在行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公司“两会”在总结发展成绩、研判当前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