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砥砺奋进的五年

时间:2017-09-21 16:27:50.0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 顺应国家发展大势,五年来,江铜改革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按照公司统一部署,为迎接十九大顺利召开,本网特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栏目,回顾公司近五年来的奋进历程和发展成就,讲述“江铜故事”,凝聚“江铜力量”。

【砥砺奋进的五年●加工事业部】攻坚克难 志创一流

 

五年来,加工事业部面对行业激烈竞争,以市场倒逼改革,深化机构整合,攻坚克难,发展取得新突破。 

    内强管理,助推创新发展。2014年,加工事业部与铜材公司重组合并成立新加工事业部。新形势、新格局下,事业部上下齐心,勇于改革创新,实现了扭亏为盈、效益递增的华丽转变。三年来,事业部相继提出“提效益、保生存”、“增效益、渡难关”、“深化对标、精细管理”等管理主题,转变思想观念,立足发展根本,快速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破解阻碍企业发展的难题、瓶颈。经过内强管理,引领全面创新的战略布局,事业部由重组前连年亏损,到2016年实现利润1.55亿元,改革取得不凡业绩。 

销售多元化,抢占市场制高点。五年来,加工事业部在稳定同行业市场地位的同时改变了产品的市场份额,部署四项重点工作,并制定了“新增铜管月订单1000吨”的方案,铜管、漆包线、铜细线板块新增客户不断拓展。铜管板块按照“铜管调市场结构”的部署,及时切断“带病客户”并迅速调整营销策略,努力挖掘三大客户,推进东南亚区域新客户开发,2017年前三季度总销量完成全年计划的86.11%。另外,铜业铜材通过与金杯电工合资筹建“江西金杯江铜电缆有限公司”,为产品向下游延伸奠定了基础。 

攻坚克难,质量稳步提升。产品质量是事业部效益的来源。2014年以来,业部大力开展各类产品质量攻关,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铜管产品质量问题。2016年,通过提升铸坯质量、降低百公斤伤点数以及减少工序废料等措施,铜管综合成品率累计达到84.78%,创下建厂以来历史新好水平。事业部其他产品攻关也全面开花,漆包线分厂大幅降低了漆包线万米粒子数;铸轧分厂实施“大通杆”攻关,稳定提升铜杆一、二级品率,数项质量指标接连创下历史新好水平。其中《提高漆包线用大拉线质量》QC项目荣获行业优秀奖,《电工用铜线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荣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评比一等奖。

 

产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事业部统筹推势,转型升级不浮于表面,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相继完成铜管94种直条管、101种盘管和漆包线新品104个新品的研制,其中大螺旋角内螺纹铜管、Φ5瘦高齿内螺纹铜管和小弯头铜管等一大批高端产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不仅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突破了大量的技术难题,为事业部未来的市场开拓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产品储备。 

提质增效,增强成本管控能力。事业部坚持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对标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将成本管控措施贯穿到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推进方面,围绕“数出一门,实时查询”的要求,逐步完善了六大管理模块的开发设计,201612月铜管分厂已成功实现上线测试。通过加大对对标指标、政策红利争取、生产能耗管控、包装物供应管理等方面的成本管理,取得不菲成果。截至201612月,铸轧分厂通过实施天然气改造,直接实现效益903万元;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加强电耗管控,节约电耗114万元。铜管分厂通过严控“水电风气”的能源管理,单位电耗下降至1736/吨,实现增利415万元。 

未来,加工事业部将继续肩负使命,迎难而上不退缩,为实现事业部各项任务目标,早日创建成为国内一流铜加工企业而努力奋斗!  


【砥砺奋进的五年●研究院】创新为发展添力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乘此东风,20147月,江铜在整合江铜技术中心、国家铜工程中心、江铜院士工作站、江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成立了江铜研究院。江铜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江铜科研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肩负着科技兴企使命,承载着为公司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厚望,江铜研究院在创新中砥砺奋进,不断为集团发展注入动力。 

成立之初,江铜研究院就确立了高起点、新机制的发展模式。高起点——研究人员以博士后为主,少量985高校毕业硕士作为博士后的科研助手。新机制——采用社会化用人机制,实行“长家分离”,让研究人员潜心做研究,为江铜创造科技成果。 

目标已明,思路已定。江铜研究院很快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15年,江铜研究院在关键的开局之年取得稳健快速发展。瞄准“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目标,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江铜研究院攻克了一个个行业经典难题,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德铜难爆破区平均大块率从0.76%下降到0.65%,台阶平整度从±0.8米下降到±0.4米,难爆区爆破安全性得到提高。贵冶1#银的品级率达到90.91%,银粉纯度达99.995%以上,银的直收率达到99.78%。加工事业部Φ5内螺纹铜管残齿率高、沿齿开裂、收缩率不均等问题得以解决,工序成品率由70%提高到90%。这些指标的优化均给公司带来了较好效益。 

2016年是江铜研究院实施“打基础、走出去、做大做强”三步走战略的第一年,面临着实施项目经理制、成果转化和试验楼建设等艰巨任务。项目经理制是江铜为获取科技成果而进行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研发体系、实现自主创新和引进外智相结合的新举措。研究院没有辜负公司期望,引进了澳籍华人任翔博士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国家千人计划学者”江南研究员为项目经理,分别承担“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和“石墨-铜复合材料开发”两个经理制项目,为江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努力,两人顺利完成公司委托项目7项,转化成果5项。其中,“优化德兴铜矿选矿工艺流程、提高钼回收率试验研究”将德铜精矿品位从24.3%提高到25%后,钼综合回收率可提高6.26个百分点,年增360吨钼金属量;“分银渣中锡提取工艺的研究”成果中的铅、钡、锡直收率分别为86.54%96.30%94.30%,同分银渣返回主系统处理相比,金、银的回收率分别提高1.0%1.5%,锑的直收率大幅提高,成果产业化后,每年可为公司新增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大螺旋角高效内螺纹铜管的开发”成果产业化后,填补了国内内螺纹铜管成形模具设计软件的空白,当年为企业新增利润380万元,新增税金110万元;试验楼的建成,将为研究院开发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攻克生产技术难关创造更好的研发条件。 

江铜研究院成立时间虽短,却成绩斐然,成立三年来,共承担省级项目1项、经理制项目3项、公司委托项目27项,顺利完成公司委托项目17项;申报发明专利26项;成功转化科研成果10项,待转化科研成果4项;获公司级奖励2项。(陈建涛 何姗珊) 


【砥砺奋进的五年】特色党建厚植竞争优势

 

20167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德铜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江铜党组织第四次获此殊荣。 

2016年—2017年,中组部、中改办督察组及中央党校课题组先后到江铜调研党建工作,对江铜党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江铜树立了国企党建的典范和样本,值得学习和推广。 

江铜一系列党建工作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江铜党委始终坚持主体责任不放松,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坚持检验党建工作成果的标准不虚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铜党建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形成和完善了具有江铜特色的党建体系、党建载体、党建品牌,促进了党建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完善体系,党政合力。依托公司党委在全国首创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党建目标管理、党建业绩考评、党建内审等管控措施,不断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同时,按照“统一文件、统一目标、统一责权、统一资源、统一考评”的管理模式,对党政两套质量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了党政目标同向、工作同力的良好机制,促进了党政工作的“双向融入”。 

抓住关键,管好干部。干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公司党委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培养、管理、使用上下功夫,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5年来,干部培养着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丰富完善干部知识储备;强化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干部工作本领及开拓创新能力。5年来,干部管理强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重点在硬约束上下功夫,先后修订完善了《直管干部管理办法》、《直管干部任期目标制》、《直管干部工作问责制》、《干部试用期制》、《直管干部考核办法》等五项制度,全面推行干部绩效层级化考核模式,严格考核、严肃问责、严加监督,不断提升干部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5年来,干部使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人尽其用与人尽其才相结合,共提拔处级干部154人、交流156人,同时,在铜箔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探索任期目标制试点工作,在铜板带公司推行经营班子三年任期目标责任制,为干部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 

融入中心,创新实践。江铜党建始终坚持融入中心,创新实践,形成了党委稽核、支部特色、全员创星三大特色品牌,搭建了党建工作由虚转实、由软转硬的平台,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5年来,三大品牌不断深化,在基层催生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造:相继推出“制度化党员义务劳动”、“比、算、看”、“主题实践活动”、“质量一体化管理”、“星级党支部评价”、“五位一体”考核体系、支部“双联共建”、党员“微积分”考评、党建+等许多工作载体,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尤其是贵冶创建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得到了中改办督察组的充分肯定。该模式坚持基层党建业绩考评与企业绩效管理相统一,探索、整合、优化双文明考评、经济责任制考评、中层干部考评、全员创星考评、机关作风建设与绩效考评等已有的平台,真正让党建工作干得好与坏,用数据说话,成为硬约束,推动“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成为常态。 


【砥砺奋进的五年●武铜】克难攻坚勇登攀

 

过去的五年,武铜高扬“三次创业”风帆,以“再造武铜”为目标,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彰显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综合实力蒸蒸日上、改革创新硕果累累、党的建设亮点频频、和谐共创利好多多…… 

综合实力蒸蒸日上。五年来,武铜始终咬定生产能力“稳五进六”目标不动摇,通过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完善采掘布局、统筹采选作业、优化改进系统、提升流程环节效率,生产能力由5000/日稳步提升到6000/日,累计生产铜精矿含铜57602吨、标硫164.9529万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项目建设和创建“安全型”班组竞赛活动,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选矿厂标准化、尾矿库均达到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班组实现安全自我管理和“三无一达标”。建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污水处理系统建成投入运行,生产、生活废水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矿山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云池口尾矿库建成运行,完成深部(-1200米以上)地质详查工程野外作业及资源储量报告,深部勘探暨深部挖潜扩产新增5000/三期扩产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增强了矿山发展后劲。 

改革创新硕果累累。五年来,武铜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通过科技攻关及积极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交流,胶结充填工艺、难选矿石回收、井巷掘砌、深井提升等相关技术已处于国内同类矿山前沿;新型磨矿介质、深井水位控制等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推行设备预检预修和看板管理,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对标管理,主井提升能力突破7500/日,自磨机台效稳定在132/时,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另有铜回收率、硫回收率、磨机球耗等10余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深推“双四”和全面预算管理,实行“专项费用”切块管理,去年实现提质增效效益2000万元。积极推进矿山内部机构改革和重组整合,推行“四自”班组建设和扁平化管理,加大改革力度,“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现职能、档案资料、党团员组织关系、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社区管理职能移交“五个到位”,促进了矿山管理提档升级 

党的建设亮点频频。五年来,武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建立完善日常工作勤沟通、重要事项须议决、年度目标同部署、年度规划共研讨、重大决定上“两代会”的决策和参与决策机制,保证对矿山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能发声、有建议。按大主题、小系列的思路推进主题实践、主题教育、主题竞赛等活动,助推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创建《武铜党建》网页“晒”党建过程。组织实施了“深推对标工作”等17个稽核项目和百余件“两会”督办事项。深推支部特色工作,《非常作为彰显先锋本色》等多个项目获得公司好评。全员创星实现与员工绩效深度融合。搭建“党建+”平台,进行安全微电影、安全歌曲等具有武铜特色的视听系统的开发传播,使安全宣传教育方式焕然一新、更接地气、广爱欢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倡导“预、实、微”作风。发挥纪委党内监督功能,划底线、列清单,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组织开展技术党课、微型党课竞赛活动,《“微型党课”助推矿山党员素质提高》被选送中组部作为党员教育先进案例。 

和谐共创利好多多。五年来,武铜各级群众组织认真履行各自职能,为矿山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矿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始终坚持共创共享原则,在中心地带建成休闲广场,移山填沟建设精巧花园式“新怡园”,精心布局棚户区改造和集资楼建设,大力整治矿容矿貌,诸多事关职工群众福祉的重大生活项目扮靓了矿山形象,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连续多年获公司“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砥砺奋进的五年●东同矿业】变革创新 突破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同矿业公司党政团结带领广大员工,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变革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有效推进,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和“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产能规模稳步提升。东同矿业积极创新采矿方法,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全力突破产能瓶颈,到2016年实现了采选综合处理能力30万吨/年的中型矿山规模。2016年与2012年之比,年出矿量从25.83万吨增加到30.25万吨,日均选矿处理量从728吨增加到869吨,铜精矿含铜从1681/年增加到1803/年,标硫从8.53万吨/年增加到10.04万吨/年,分别增长17.11%19.37%7.26%17.73%。五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89亿元。 

企业管理规范高效。东同矿业坚持定制度、强管理,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建设一个更加规范的企业。该公司先后对安全环保、物资管理、绩效考核、干部管理等领域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先后制定制度15条,修订23条。对标管理成效明显,20个重要指标中有16个达到目标值,实现率达80%。提质增效不断刷新管理新成绩。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推进,作用逐渐显现。学习型班组建设持续推进,先后创建集团公司级AAA班组5个、AA班组8个。标准化建设有力开展,现场管理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生产现场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安全环保态势良好。质量、测量、环境、能源和职业健康安全等“五标一体”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改革创新阔步向前。东同矿业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绩效分配日趋公正、合理,绩效分配观念深入人心,较好激发和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着力优化人力资源,机构、岗位、人员配置趋于合理,并研究制定了今后五年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办社会职能逐步移交,对东铜医院、机床铸造厂改制进行了有益探索。过去五年,该公司大兴创新创效之举,对选铜选硫等主要技术进行了攻关,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完善,对部分主要设备进行改造,完成了创新创效项目39个,创造经济效益1458万元。 

抓好党建促发展。五年来,东同矿业党委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开展了“党旗飘飘”、“引领转型、聚焦发展”等主题系列活动,培育了东同党建特色品牌。持续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体系,党委对“三重一大”问题决策和参与决策能力显著提高。党委稽核趋于专业和深入,针对一线生产、重点项目、管理体系开展了5个专项稽核项目,做到活动形式、内容和效果的有机统一。支部特色工作结合生产需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共立项41项,先后有5项特色工作受到集团公司表彰。全员创星深入推进和完善,实现与组织绩效考核深度融合。广泛开展“五星”党组织、党员红旗岗、党员责任区创评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先后获省属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先进个人2人,获得集团公司先进集体12个、先进个人32人次。2016年,该公司党委获省属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矿山环境和谐稳定。东同矿业党政工组织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关心员工工作生活,累计慰问困难员工1450人次,金额达64.63万元;金秋助学30人次,金额1.78万元;安排251名员工疗休养,巩固和发展了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矿区环境不断优化,棚户区改造安置员工住房390户,生活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菜市场改造工程建设正抓紧实施。综合治理态势平稳,群团建设蓬勃发展。该公司工会2013年度被江西省总工会授予“江西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1人荣获“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万金龙) 

 

 

●我与企业共成长● 

肖建辉:青春奉献江铜,我骄傲! 

我是东同矿业选矿车间磨浮工区维修班班长,名叫肖建辉。掐指算来,我在东同矿业这片火热矿山已工作生活近二十年。 

近年来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家的变化越来越大,所取得的一项又一项成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从综合国力、经济总量到科技进步与发展无不令人赞叹。特别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领域的占世界一席之地,充分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放眼四海,中国正一步步走向富强,伟大复兴之梦指日可待,我深为中国人感到无尚的光荣和骄傲。 

再说,我这么多年工作生活在江铜大家庭里,也深感荣幸。江铜历经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阴极铜生产商及品种齐全的铜加工产品供应商,是中国铜工业的领跑者和有色金属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铜改革发展继续保持了积极稳健态势,其经营业绩可圈可点。我欣喜看到,江铜已位列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第76位,位列全球制造500强第144位。这些骄人业绩,凝聚着江铜几代人的贡献与智慧。 

就我而言,自1998年从江铜技校分配到东同矿业,从事选矿破碎操作工。说实在的,加入到这个企业以来,就将这个大家庭当成了我生存的基础,当成了自己的饭碗。大锅里有饭,我的碗里才有可能装满;大河里有水,小渠才不会干涸;企业兴旺,员工才有可能受益。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的那几年,矿里生产条件艰苦,工资偏低,年总收入才3万多元。家庭住房条件也比较差大都,住在60—70年代的陈旧平房内。尤其是年轻的职工结婚时,几乎没有象样的婚房。 

然而,随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江铜日益做大做强,我们紧跟江铜前进步伐,工作生活逐步向好,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每年都在上升增长。如今我已住进了120平方米的新楼房。经过数年的奋战,我感觉深刻的是东同矿业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矿区面貌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到处呈现幸福、平安、和谐的景象。 

多年来,我由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一班之长,所在的学习型班组荣获了江铜3A班组称号。通过勤奋学习钻研,培训考试,我拿到中技证书,是单位的生产技术骨干。凭借数年的生产实践与积累,我取得了大小30多项小改小革技术成果,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当然,我的这点成绩离不开同事和领导的帮助与支持,更离不开企业为员工搭建的各种成长成才的平台。我是幸运的,爱与企业精神伴我成长。我们大家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企业充满前途和希望,它不仅仅创造利润,还不遗余力地去培养人、造就人,实现人的价值。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在推动着江铜的快速发展。为此,我唯有尽责尽力,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企业的厚爱。 

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期望江铜这艘大船沿着确立的航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江铜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肖建辉) 


【砥砺奋进的五年●银山矿业】创新发展 跨越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银山矿业爬坡过坎、攻坚克难、跨越提升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产品价格下行、吨矿成本上升、生产与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繁重、几次特大洪涝灾害侵袭等多重压力,银山矿业以创新思维驱动发展升级,呈现出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技经指标大幅提升、创新成果硕果累累、安全环保绿色发展、党建引领驱动创新的生动局面。 

产能规模跨越提升。五年来,银山矿业不断深化“扩大铜产、稳定铅锌”的发展路线,瞄准一流目标砥砺前行。2012年,5000/日技改项目实现了当年试车试生产、当年达产达标的壮举,矿山生产产能由3000/日跃升至7000/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产能量质双升。五年来,银山矿业累计生产金属量61898吨,其中铜36123吨、铅10139吨、锌15636吨、金2635.23公斤、银104244公斤、标硫168.9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8.41亿元,上缴税费3.76亿元。 

改革创新硕果累累。五年来,银山矿业依托科研、讲比、党建、自主管理等平台主导创新,合计立项194项。同时,通过提质增效、献计献策等创新举措,解决了一系列现场技术和设备工艺难题。2016年,银山矿业创新成果硕果累累,《立磨机充填介质替换试验》、《半自磨橡胶衬板替代锰钢衬板》、《新增70立方浮选机流程改造》等13项创新成果分别获得公司“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奖”“党建创新奖”“全员创效奖”。其中,《立磨机充填介质替换试验》获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创造效益数百万元。 

项目接力发展强劲。20151126日,银山矿业井下8000/日深部挖潜扩产技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矿石混合井、废石混合井、北回风井等井筒掘砌已完工,正在进行平巷掘进和施工;辅助斜坡道巷道支护及地面混凝土硬化完工。整个工程预计2020年竣工投产。届时,银山矿业采选综合能力将由目前的7000/日跃升为13500/日,为未来发展赋予新内涵、创造新速度、跨跃新台阶奠定基础。 

安全环保绿色发展。银山矿业以建设“绿色矿山”为目标,不断加大安全环保投入。2013年,银山矿业投资1.6亿元实施废水综合治理工程,投资30万元建立工业废水总排口自动监控系统,初步形成了污染源总量减排监测体系,确保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五年来,先后投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尾矿库在线监控系统、露天运输GPS监控系统等,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先进废水处理技术(HDS)、降低采矿边界品位实现低品位矿石选矿,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投入生态复垦资金1500万元,实现尾沙无土植被恢复,完成矿区80%以上可复垦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5%2014年,银山矿业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有力推进了矿山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对标先进勇攀一流。项目建设“一流”,新选矿厂工程先后荣获“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部优”工程和工程建设行业“国优”工程;技术装备“一流”,引进了国内首台进口立磨机,并联手院校、厂家,通过消化、吸收,联合研发了首台国产立磨机,填补了国内矿山同类设备空白;生产工艺“一流”,立磨机介质逐步由顽石替代钢球,填补了国内工艺技术空白,为下一步推广球磨实现“自磨”提供了理论支撑;投入产出“一流”,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矿山作业量逐年提升,铜、硫、铅+锌、铜中金、铅中银等选矿回收率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党建引领驱动创新。银山矿业借助党委稽核、支部特色、全员创星三大平台及劳动竞赛、技能比武、青年创新创效等工作载体,使党建工作有效融入中心,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五年来,党委稽核紧扣重点,抓住环节,全力助推了对标一流、成本管控、重点工程建设等13项重点工作;支部特色服务生产破解难题,合计立项35个,其中“实施‘五子’工程,提升党员形象”项目被省国资委党委授予优秀党建项目;“发挥支部堡垒作用,确保5000/日项目达产达标”项目荣获集团公司一等奖。全员创星与产量、业绩、成本等挂钩兑现,党员与员工同场竞技,突出了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推出“党建+改革创新”、“党建+提质增效”、“党建+安全环保“、“党建+文化建设”、“党建+社区建设”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入融合。五年来,银山矿业公司党委分别获得了江西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及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建设红旗党委”、“领导班子建设红旗党委”等荣誉称号。(吴轶婷


【砥砺奋进的五年●南方公司】砥砺奋进开新局

 

岁月的奔涌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江铜南方公司矢志攻坚、砥砺奋进的五年:建设江铜珠三角产业基地开创了新局面,打造江铜国际化桥头堡迈上了新台阶,服务产业链打造新生态结出了新成果。 

产业基地建设开创新局面 

2012年以来,南方公司积极推进从江铜华南窗口到华南产业基地的转变,实体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广铜40万吨铜杆线项目自2012年投产以来,共生产铜杆165万吨,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生产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竞争力最强的铜加工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 

清远江铜“10万吨电解铜环保技改工程项目”生产线于20123月建成并试生产。面对市场加工费长期倒挂的困境,该公司迎难而上,矢志攻坚,通过综合运作使清远江铜在2016年实现盈利940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并成为广东省有色行业首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迈上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道路。清铜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广东省环保厅“环保良好企业”(环保信用蓝牌企业),并于2016年被列为广东省发改委纳入碳排放管理试点的381家企业中唯一的铜冶炼企业。 

宝兴公司研发能力不断加强,市场地位不断提升,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和电缆信息研究院共同认定为“2017年中国线缆行业100强企业”。 

在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下,南方公司跻身于专业化、国际化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团行列。2013年,深圳营销位居广东省企业500强第27位、服务业百强企业第7位,被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广东省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大型骨干企业”,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2013-2015年度广东省直通车服务重点企业”。 

国际化经营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南方公司全力开拓海外市场,并取得重要突破: 

江铜南方香港公司具有较强的海外资源控制能力和国际化市场开拓能力,2016年外销铜杆板21.26万吨,是江铜外延发展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 

南方公司线缆产业正以大宝兴及阿波罗海外市场平台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进程。深圳宝兴在20169月成为国内第一家EN50620线材获欧盟认证的公司。在201610月的德国新能源汽车展上,深圳宝兴公司作为参展的EV(新能源汽车)线缆生产商之一,自主研发的充电线材获得较高评价。阿波罗项目部每年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五金及花园用品展览会,积极推广自主品牌,展示的人体供血超软线、电源环等新产品,得到了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其它各业务单元也以国际贸易为先导,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作经验,锻炼了人才队伍。 

打造新生态结出新成果 

近年来,南方公司聚焦共享平台建设,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一起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的智慧生态圈,服务产业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铜产品业务规模不断突破2012年以来共销售铜杆板440余万吨,巩固了华南市场铜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位列2017年广东企业500强第54位、流通行业100强第7位。 

电商共享平台初步搭建。公司自主开发的金税开票平台和中行银企对接平台二期完成上线,全面提升了公司财务工作效率;江铜南方APP电商平台(即“江铜南方有色在线”)成功上线,较好地创建了行业全新的交易和运营模式,有利于南方公司全方位争夺华南地区的铜材定价权,提高市场影响力。 

清远江铜2014年已完成上海期货交易所电铜注册工作。2017年,清铜LME电铜注册进展顺利,现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广铜2016年正式成为格力及万宝等高速机用材的合格供应商。广铜苦练内功,积极进行工艺创新,将质量攻关与提质增效统一起来,2016年成功达到格力高速机用材质量要求的产品质量目标。  

协同一体化运作机制已初步形成2016年,南方公司充分利用产能优势形成的巨大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初步实现了“生产经营一体化、风险控制一体化、资金管理一体化、期货保值一体化”,最大限度提高了区域市场影响力及定价能力,实现协同效率最大化。 

清铜与总部原料部紧密配合,持续深化了“经济冶炼”,效益良好;广铜与铜产品部通力合作,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并配合实施差异化生产,产品广泛覆盖高、中、低端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大大扩展了市场份额,实现了产销两旺;总部、广铜、清铜、宝兴协作开展了各类废铜处理,实现“变废为宝”,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效益;总部商运部、铜产品部与广铜密切配合,通过提高运输及时性等方式,增强了客户满意度,并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线缆产业链各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生产互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整合优势。深圳宝兴一批行业领先和跨领域的新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并积极参与了行业标准制定,提升了企业影响力。 苏州宝兴开发的两款机车信号控制用线,得到中国中车的充分肯定,并已进入批量生产。 

员工满意度持续提升。所属各单位对职工之家等活动场所、设施进行了改造,员工住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员工收入逐年增长;两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了扶贫济困工作,员工保险、走访慰问、金秋助学等帮扶措施正在形成完整体系,员工满意度较高。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在二次创业新征途上,南方公司全体员工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真抓实干的作风,谱写江铜南方辉煌的新篇章!(赵灿平) 


【砥砺奋进的五年●城铜】五年砥砺创辉煌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城铜上下沿着“巩固二期、建设三期”发展思路砥砺前行的五年,也是全矿围绕“建设国内效益一流露天铜矿山”这一发展目标不懈奋斗的五年。 

五年来,城铜累计实现产值308005.12万元,上缴利税82084.12万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面推进矿山三期工程建设,助力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江铜,提供了有力的产能支撑与效益积累。 

  

综合产能实现超越升级。五年来,城铜上下讲大局、勇担当,累计生产铜精矿含铜85228吨、含金545公斤、含银52007.9公斤、标硫1288589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二期项目设计值。 

依靠科技创新,城铜先后完成了沃尔沃铰卡国产化大修、选矿系统工艺流程优化改造、探索使用选矿新药剂等攻关项目,确保了主要产品技经指标稳中有升。依靠管理创新,城铜采矿场建立的矿石性质评价预警机制、工序质量管理体系,选矿厂开展的磨机衬板更换周期性预测管理、推广实施的四班两运转制和浮选主操制等,赋予了管理创新新的内涵。至2016年,城铜的原矿处理量已突破至291.7万吨,一举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五年来,城铜相继完成刘家沟尾矿库竣工验收、二期工程竣工安全验收、水保验收、熊家凹尾矿库闭库等重大工程项目;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先后获得省环保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批复、省发改委项目建设报告批复,项目初步设计通过公司审查,为城铜加速建成国内效益一流露天铜矿山积蓄了充足发展势能。 

经营管理形成效益抓手。历经五年的奋进与努力,城铜内部已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并建立形成了包含技术、效率、消耗共三类17项在内的对标指标体系。 

在全面预算管理领域,中海成本系统已全面覆盖矿山各个角落,系统的月数据覆盖量逐步达到20多万个,并实现了与江铜JT185系统的关系映射和信息共享。依靠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实施成本管理,2015年至2016年,城铜共增加经营效益3300万元。 

在对标管理领域,城铜以项目化管理和分级管理为抓手,全面启动并持续深入推进了对标管理。20152016年,城铜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吨矿能源综合单耗两项公司关键对标指标连创新高,优于目标值0.94t/人、1.13kgce/t,并有多项对标指标优于目标值。如磨机作业率高于目标值1.03个百分点,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99.72万元。 

党的建设形成作用覆盖。五年来,城铜党委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矿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 

党委参与“三重一大”问题决策能力不断加强。特别是党委稽核逐年优化,针对生产一线、重点项目、管理体系开展的8个专项稽核项目,有效做到了活动形式与服务内容辩证统一。 

五年来,城铜各级党组织开展的5项特色工作受到公司表彰;广泛开展的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活动,深度融合的全员创星与绩效考评,不断涌现的先进模范,犹如张张闪光党建名片,助推城铜党委收获了“省属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城铜党政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行政领导“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把纪律挺在前面”先行先试工作;深入开展“共性”、“倾向性”问题自查自纠;健全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关作风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使得机关作风得到有力转变。由此,企业党建所包含的扎根塑魂增优势、融入中心促发展作用,在城铜的生动实践中得到深刻显现和有效覆盖。(刘伟华) 

 

 

●我与企业共成长● 

 

查晓嘉: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2012年,是我来到城门山铜矿工作的第五个年头。那一年,城铜完成了产能的二度飞跃,实现日综合生产能力实现7000吨稳产达标。这个五年,我朝着“做一名有作为的90后矿业工人”目标不断前行…… 

2017年,是我来到城门山铜矿工作的第二个五年的起点。这一年,城铜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在即;这个五年,我收获了电工技师、城铜“十佳青年”、全国有色行业技术能手、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等一系列荣誉…… 

一个人的电修路 

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在采矿场维修工段电修班工作,而我的成长与我的班组密不可分,是他们给予了我最大的帮助。犹记得刚进班时,这只是一个人丁稀少的“三人组”。时光荏苒、弹指即逝,伴随班组与矿山的同步发展,这个小小的“三人组”,由3人变为6人,再由6人逐步扩展为一个拥有12名电修工的大班组。 

2012年,城铜实现日综合生产能力实现7000吨稳产达标,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这里前景这么好,我来对地方了。看到一台台披红挂彩的沃尔沃、小松铰卡等进口设备在采坑跑得“风生水起”,我竟然只是猜到了开头,却没料到结尾——它们会坏,而且竟然这么难修! 

城铜是全国首家引入沃尔沃、小松铲装设备的矿山,没有任何维修经验可参考借鉴。质保期内,沃尔沃设备的维修基本由外委人员负责,厂商对各种技术资料都封锁,光是故障原因查找、分析都得对着外文资料逐字逐句地理解,哪怕是更换传感器这样的一个小问题都需要折腾半天才能解决。“维修效率低下,工作挫败感十足”则是我初干维修时的真实写照。 

怎么才能拥有过硬的技术,又能提高解决故障的能力,不断推进向标、精、专方向发展,是摆在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从2012年开始,全矿都在号召建设学习型班组,我也借着这股“东风”重新捡起了书本,从此拉开了个人提升战斗力的序幕。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那时的我在遇到车辆故障报修时总会有股莫名的兴奋,既有快速处理老故障的成就感,又有发现新问题的好奇心。凭借着几张过了时的电路图和几分残缺不堪的电气维修资料,我和师父黄贤森依靠手绘,对照设备实物绘制全车电路图纸,并相互对比绘制细节,以保证绘制内容与实物一般无二、不留差错,这才逐步掌握了自主维修沃尔沃电气设备的秘技。也许正是这段遇到疑难故障研究透,碰到频发问题不放过的经历,在经过维修经验积累和不断实践后,一些类似“小松驻车制动无法释放、沃尔沃挖机不发电”等疑难故障先后被攻克。而我也实现了一个小目标——考到了电工技师。更重要的是:在2013年,我迎来了我第一个徒弟——杨声声。 

“不能让他重走我的弯路!” 

每每处理维修任务时,看到徒弟杨声声在一旁翻着满是晦涩难懂的英文、符号的作业指导书却无可奈何,就如同看见我当年的影子。我就下定决心:“不能让他重走我的弯路!” 

随着矿山发展,这些大型设备由于运行年数较长,又是24小时不停作业,设备运行工作计时都超过2.4万小时作业。与兄弟单位平均0.5名电修工负责一台设备相比,我们班平均1人至少要负责3台铰卡等设备的维修,从“电修班”到“电修速成班”的经验“传承”时不我待。 

没有教材怎么办?自己编。我就把多年来自身的电修经验以及消化吸收技术资料编写成《主要设备电气维修图册》、《沃尔沃铰卡电气与信息简明维修手册》、《沃尔沃铰卡维修作业指导书》、《典型故障案例汇编》等培训教材。为了加速班组人员技能水平提升,人人上台当老师——每周二全班成员轮流上台讲课当老师,对案例或原理进行剖析讲解,成为我们电修班的“保留节目”。 

“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通过不断的汲取和积累新知识、新经验,借助矿党政工团提供的各类学习平台,我们班已有3人持有电修工技师职称,8人分别被评为高级工与中级工,成为支撑整个电修工作高效运行的中坚力量。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有时候,一起上班的同事们开我玩笑说我是人生赢家,个人获省五四青年奖章、所在班组又是省工人先锋号……,我还是那句话“我来对地方了”。个人成就永远离不开环境造就:没有城铜引进的这些先进设备,我说不定永远只是维修的跟随者而非领跑者;没有城铜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也无法取得创新成果和技术改造;没有这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我也无法快速成长成才……而我,只是践行着我与矿山共发展、同命运的“青春誓言”。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回首往昔,当我追随父辈的脚步踏上这片承载青年人的梦想、凝集城铜人的希望的热土时,我有幸成为了城门山铜矿十年发展辉煌巨变的一份子,而我也在城铜的见证下,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幸福,收获了以全面建成效益一流的绿色露天铜矿山为目标的新希望。对于未来,我信心十足!(罗超采访整理) 

 


【砥砺奋进的五年●永铜】转型迈向新征程

 

十八大以来,永平铜矿巩固露坑联采,推进改革创新,强化观念转变,推动矿山步入转型优化的新起点。 

立足当下谋发展 

露坑联采以来,永铜致力于持续挖掘井采产能,2012年开始,坑采稳定在5000/日产能规模。面对露坑联采的新问题,五年来,该矿攻坚克难,构建露坑联采安全管理新模式,切实保障了矿山生产的安全、平稳、有序。 

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永铜产品产量及选别指标大幅提升。五年来,累计完成采剥总量3485万吨,出矿量1657万吨,生产铜精矿含铜72004吨,选矿处理量1686万吨,铜精矿品味、铜回收率、球磨机台效三项指标屡创新高,2017年铜回收率达到86.435%,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该矿不断推进采充平衡,完善充填工艺流程,优化充填方法,五年来,完成充填量140万立方米。 

深化转型激活力 

永铜巩固露坑联采的过程,也是管理转型深入和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五年来,永铜“矿山要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在全矿单位内开展30余次,全矿两级班子100多名中层干部、200多名工段级管理人员以及200多个班组近3000名员工参加了大讨论活动。“面对亏损,我们该做什么”全矿性大讨论、“为矿山发展献一计” 等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的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思路和成本效益观念。五年来,永铜党群工作坚持融入中心,共开展党委稽核项目18项,提出建议40条,促进了模拟市场、全面预算、对标管理等重点工作落地。 

精细管理提效率 

五年来,永铜进一步深化矿山改革举措,不断在人员配置、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等方面实施有益探索。 

以“增员不增资、减员奖资”、“二级单位模拟市场运行和矿机关部室工资费用包干”等改革为切入点,永铜积极盘活和优化人力资源,5年净减员450人。另一方面,该矿以班组建设为平台,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职工从“发工资”向“挣工资”转变。 

永铜以精细管理为目标,深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现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平台27个预算模型1017个预算指标,每天3万多条数据的在线显示。随着“在线即时考核”模块的搭建完成,永铜已利用该模块完成了个人奖金的在线核算。 

绿色发展创一流 

五年来,永铜秉持打造绿色环保矿山理念,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矿山环保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积极推进生态复垦。五年来,永铜复垦面积达20万平方米,治理隐患边坡18万平方米,并新建了HDS二期4万吨/日酸性水处理系统等一批环保项目建设,实现了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探索余热发电利用新模式。五年来,江铜翁福公司余热利用发电47366万度。光伏项目实现当年建成并网发电,并网以来发电量达1500万度。(柯海红) 

 

 

●我与企业共成长● 

 

詹建国:甘做矿山“老黄牛” 

我叫詹建国,46岁,曾是一名露采大车司机,现为井采的一名生产值班长。2003年,在部队服役12年后,由省安置办分配到永平铜矿工作。回想起点点滴滴往事,在努力工作付出之余,是无尽的喜悦、感动和收获。 

记得当初刚上山和师傅学徒,矿山的工作面好大,设备新,运距短,一个班下来,轻轻松松拉上20车没问题。如今,露天矿山经过30多年的开采,工作面逐渐向深部延伸,公路用不了几天就可能变道,加上逐渐老旧的设备,拉一车矿废来回要半个多小时,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对司机又是一种考验。 

十多年的大车司机生涯,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我和同事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始终肩负一种责任和使命感。20126月的一天,上山拉车返回途中,对面开来几部小车,我第一反应,紧急刹车靠右边停车,挥手鸣喇叭示意小车先通过。后来才得知,是外宾来矿山考察,当时,他们还向我竖起大拇指。201310月的一天中班,我拉了一车矿石,快到矿仓路上,发现路边一台推土机窜起了火苗,浓烟滚滚,就一个人,怎么办?当时安环部门又有死规定,不允许驾驶员带手机上山。来不及犹豫,我先从车里拿上灭火器,接着用破抹布在附近水沟弄湿,不顾个人安危,冲上推土机,扑打火苗……最后和赶来的同事一道,及时消除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开大车很辛苦,也很枯燥。对我来说,安全和生产任务永远排在第一位。我拉车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全力以赴。要想多拉出产量,就应该比别人付出更多。如果说矿山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大车就是我的饭碗。我既然选择了开大车,就要把它干好,绝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所以,别人在喝茶时,我出车了;别人下班了,我还在拉,每班认准的产量目标,怎么样也要完成。在同事眼里,我就是“工作狂人”;在领导眼中,我是默默无闻的“老黄牛”。 

随着露采资源的逐渐萎缩,永铜于2006年开始坑采生产建设,并于20109月试生产,从而也标志着生产方式由露采向露坑联采转型,并逐步向全面坑采迈进。20164月份,作为有着多年党龄的我服从组织安排,调任采掘工段任值班长,开始独当一面。面对一个全新环境,井下生产和露采,有天壤之别,情况错综复杂。多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我不服输的精神,我不断向老师傅和技术员们请教,潜心摸索,多跑现场。很快,我就熟悉了生产现场,为正常生产组织创造了条件。 

20176月的一个晚班10点多钟,6#沃尔沃从南部拉了一车废石,在主斜坡道离地面硐口还有约200米时,方向油管突然破了。为了避免意外,驾驶员用最快速度冲出了地面。这时,主斜坡道一路上洒满机油,导致路面打滑交通“中断”。我二话没说,带了2名外委施工单位的队长,到综合工段装锯末,从主斜坡道一路撒下去,但是硐口风太大,锯末一撒下去就被风吹得没影了。我又带着人从负100米调来铲车,铲了沙土一路撒下去,道路才得以顺通,确保了生产正常。下班回到家时,已是零晨3点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统计,20176130日,我们井采累计出矿量为16.89万吨,日均出矿5630吨,超过5000/日目标值,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觉得值! 

我原先所在的班组,是采矿场运输工段运行四班,担负着采区运输生产任务,也永铜最早一批进入公司AAA级的班组之一。班组在AAA级学习型班组的基础上,践行“创建”理念,强化职业道德,激发学习潜力,突出团队协作;同时,克服露天安全、生产及成本压力大等不利用因素,带头狠抓安全互保,勇当生产排头兵,突出铲车有效匹配,立足岗位做贡献,实现自2012年创建学习型班组以来,年年生产任务工段排名第一,累计减少成本支出80余万元,各类安全事故为零的一流业绩。班组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安全监督示范岗、省级“工人先锋号”、 公司红旗党员岗、矿优秀党员示范岗、矿“美丽班组”等荣誉称号。2016年,更是晋升为江铜的“标杆班组”。同时,班组还光荣地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 

近年来,我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也当选为“采区先锋”、矿山“最美身边人”等。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工作,为矿山发展贡献力量。(詹建国郑有清采访整理) 


【砥砺奋进的五年●贵冶】攀越新高峰 铸就新境界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星戴月。 

过去的五年,贵冶员工艰苦创业、奋勇拼搏,取得了管理创新、指标提升、环保优化等一系列突破,“指标最好、环保最优、人才最强、成本最低”的铜冶炼新模式已然形成,呈现出企业和谐、员工幸福的喜人面貌。 

如今,经过发展与创新的砥砺,贵冶奋进的号角更加嘹亮,前进的脚步更加有力。  

创新管理激活力 

 与党建融为一体的具有创意的‘五位一体’绩效考评体系机制,是一次党的建设实践的精神大餐、经验的精神大餐、思想的精神大餐。”这是今年8月,中央改革办督察组到贵冶督察时,给予“五位一体”绩效考评体系的高度褒扬。该创新成果荣获了第22届国家级企业创新管理成果二等奖及第三十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管理创新激活力。五年来,贵冶站在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的高度,积淀传承建厂以来的优良传统、管理方法,对工厂绩效管理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提炼、理论升华、制度固化,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员、分层考评、五位一体的全员绩效考评体系,营造了“比技能、比创新、比业绩、比贡献”的工作氛围,为标杆工厂打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修订完善《厂规厂纪》、出台“外协施工检修队末位淘汰制”等制度,使遵循制度、规范严谨、公开透明、奖优罚劣的治厂理念深入人心;编制下发《贵冶创新创效奖励管理办法》、《贵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办法》等文件,加大创新成果奖励力度,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创历史新高;创新推进重要危险源的信息化监控,严抓建设项目“三同时”,建立三级安全风险金制度,安全生产的根基更加牢固。  

深化党建展担当。五年来,贵冶以“融入中心、完善管理、推动重点工作、提升党建业绩”为出发点,持续深化党委稽核、支部特色、全员创星等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开展支部特色工作上百项、党委稽核15项,为工厂的产量任务全面完成注入强大动力;强化责任落实,深化警示教育,筑牢了拒腐防变防线,先后开展效能监察20项,推进支部的监督向风险控制的具体风险点深入,形成了动态的监督机制;克服人员紧、任务重困难,由党员带队多次完成江铜清远、康西铜业等公司多个二级单位保驾任务,助力了公司发展。  

对标最好攀高峰 

“至少在十年前,贵冶的冶炼技术已经超过了东予冶炼厂,进步非常明显非常快。从铜冶炼角度来说,贵冶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冶炼厂行列,值得其他铜冶炼工厂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贵冶的超越发展,让2016年前来访问的日本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会长家守伸正赞叹不已。 

五年来,贵冶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单厂阴极铜年产量超百万吨,闪速炉作业率持续保持世界第1;铜冶炼综合回收率99.01%,由世界第5位跃居第1位; 吨铜冶炼综合能耗164.29公斤标煤,由世界第9位跃居第2位;总硫利用率98.67%,由世界第16位跃居世界第4。获授权专利7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自主建成生产线实现铂、钯、锑酸钠有价元素的吃干榨尽,自主研发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成功实施串山垄应急处理站、离子液脱硫、天然气改造等项目,环保水平实现飞跃;探索世界铜冶炼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开启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工厂建设,打造铜冶炼行业智能智造典范…… 

未来,贵冶全厂干部员工将继续肩负“振兴中国铜工业,引领世界铜冶炼”的伟大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为江铜早日跻身世界矿业前五强做出更大贡献。(肖翔) 

 

 ●我与企业共成长● 

 

孔祥明:我与企业共成长 

2012年到2017年,五年时光转瞬即逝。  

还记得2012年,车间产能第一次突破100万吨。因为岗位需要,我被交流到二工段担任工段长。一到新岗位,就面临将传统法电解电流从25000安提升到28000安、电铜周期从12天缩短到11天的难题。 

电流开始提升,生产指标跟着变化,我们当时认为,指标将在一个阳极周期后稳定。而实际情况却是,高电流的运行,冲击着老的设备和工艺,生产指标持续强烈震荡。 

震荡的根源,大伙一时没有找到。这好比一辆开了27年的车,第一次跑高速公路,车身在震动。这样的震动不是更换几个零部件就能解决的,需要透过现象寻找本质。 

问题迫在眉睫,需要立马解决。 

跨越式提高的背后,必然是更为艰苦的努力和付出。提升电流的五个月里,我夜里时常睡不着,睡着了也容易醒来。因为,我总觉得,夜静的时候,大脑更容易思考,更能专注。经过五个月的拼搏,传统法电解电流成功站稳在28000安上。随后我们一路跟进突破,生产指标再次优良。20132015年,电解电流、电铜周期也一直被我们保持着良好的记录。 

2016年,由于市场需求,需要上半年高电流、下半年低电流变速运行。那种感觉就像要求正在跑马拉松的选手,让他变速跑一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可面对市场需求,我们再次打破定式,通过无数个不眠夜的拼搏,创造了奇迹,第一次实现了一年内运行两种不同的电流。  

忙活了这么久,大家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可2017年年初,因生产需要,电流再次被调整到28000安,再加上外购阳极板从以前的15万吨加大到25万吨。多种因素触发下,传统法电铜指标再次强烈震荡。  

虽然有了前面经验的积累,但压力仍不容小觑。为了目标的实现,早已记不清楚,多少个不眠夜,我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在电解槽面上,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但看到电流一点一点在增加,大家的心是欢喜的。后来,因工作需要,我被交流到ISA法工艺。虽然,岗位变了,但是“娘家的事”,我一直在持续关注着。可喜的是,在新来同事的带领下,传统法再次高电流平稳运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的向上发展,带动我们每一个人投入其中。成功稳定高电流,是车间给的方向,更是工段和班组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过程中,我们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学习能力更强了,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强了,协调能力也更强了。我们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同样,工厂在快速发展,时代也在变迁:网购、高铁、共享单车等早已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国家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包含着当下每一个“我”的努力。 (孔祥明) 


更多>>近期专题

奋进新时代·文明江铜人

阔步中国式现代化,人始终是最为活跃、最具决定性创造性的要素。..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奋勇前进

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政策大家知

在中国式现代化壮阔实践中推进江铜高质量发展,就一刻也不能没有..

改革攻坚我争先

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

大抓落实年 我们在行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公司“两会”在总结发展成绩、研判当前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