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院加快打造高层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达14人、博士达181人;大力攻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已产业化和可产业化成果19项,年新增效益超2000万元;奋力开拓中试产品试销市场,试销额突破500万元;获江西省专利转化运用奖1项,申请专利6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科技创新事业再攀新高峰。
为创新“撑腰” 让科研人员大胆干
采选所矿山智能装备项目团队,致力于“选矿药剂快速高效分散技术”、“金属浮选超稳泡沫分离及消除技术及装备”的研发,2023年该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的装备可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矿、煤矿等选矿领域。
但在推动成果转化过程中,该项目团队面临缺乏生产经验、转化动力不足等问题。
2023年,研究院积极推进考核激励制度,出台《研发部门组织绩效考核方案》,对成果产业化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研发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保障全年成果产业化目标实现。
采选所所长林清泉坦言:“成果产业化考核激励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研发人员不愿到现场一线实施成果转化的问题。”
新增成果产业化数量给予加分,新增产业化效益给予加分……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通过“选矿药剂快速高效分散技术研发”项目开发出的药剂快速高效分散装置,已在德铜泗洲选矿厂二期磨浮实现工业应用,并已在中稀集团等矿山推广。
“我们将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化水平,力争再出新成果!”项目团队成员裘友杰说。
为创新“鼓劲”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研究院碳纳米材料团队研究员陶璐飘,长期致力于“单壁碳纳米管水性浆料”技术研发,目前已成功生产并实现销售。
“开发碳纳米管在水相溶液中的高效稳定分散技术,是自单壁碳纳米管问世以来的行业共性难题和研究热点。”陶璐飘介绍。
碳纳米团队设计了一种由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组成的全新分散体系,使单壁碳纳米管在浆料中可以稳定分散一年不聚沉,属当前市场独有技术。
2023年,研究院提出“以创新点价值论英雄”的理念,努力解决科研成果权益难于科学合理公正划分的问题,出台《项目成果总结及权益分配管理细则》,对形成科研成果全过程的贡献度进行评价,鼓励科技成果的实际贡献者“名利双收”。
陶璐飘在单壁碳纳米管水性浆料项目上获得了排名第一的成果转化奖金。
“《项目成果总结及权益分配管理细则》是对研发人员的保护和鞭策,让我们不是博士也不是项目负责人的普通研发人员权益得到了保障,我们不再担心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更加愿意与其他人合作,集中力量开展更难更大项目攻关!”陶璐飘表示。
为创新“搭台” 让好成果走向市场
2024年1月,研究院传来好消息,稀贵稀散金属团队研发出的高纯铼及铼合金材料获得了中色航冶等客户的点赞。
高纯铼及铼合金材料是一种超高温结构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高纯铼及铼合金材料研发是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长期深耕的核心研究领域。
2023年,研究院努力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出台《科技奖励分配办法》,其中,首次提出“中试产品试销提成奖励”,按产品销售毛利的一定比例提成奖励给研发团队。这一中试销售激励政策的实施,极大调动了研发人员走向市场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试销逐步打开应用市场,另一方面用试销来检验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以市场的反馈推动研发的进步。
2024年,研究院将着力探索“商业工程师”培养模式,为未来更多成果的产业化打下人才基础。
近年来,高纯金属、稀土功能材料等中试产品受到来自全国各领域专家与科技公司的关注,部分融资机构和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江铜各项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的红利。今年我希望能在产品试销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为公司开辟新赛道提供更好支撑!”李诵斌博士表示。(文:叶德辉、胡蓓蓓、陈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