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公司模范党员侯伟:用“笨办法”做好每一件事

2023-04-11 09:12:13.0 来源:宣传教育板块

工作17年,侯伟从基层的修理工成长为物流公司运输一队、运输二队队长。 

问他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他总会谦虚地说:“我靠的都是‘笨’办法!” 

维修技术“大拿” 

“笨办法”往往能带来奇效。从2005年到2012年,当修理工期间,他修过渣包车、叉车、轿车、客运车、装载机。“无论什么车型,我师父都是维修技术‘大拿’!”他的徒弟刘声伟骄傲地说。 

维修技术“大拿”的美誉,是侯伟日复一日的专注学习和经验积累攒下来的。 

2008年,侯伟调到渣包车班,参与物流公司首台渣包车自主大修工作。虽然已经有三年小型车辆的维修经验,但真正接触渣包车,还是头一次。 

没有图纸、没有参考资料、没有技术外援,侯伟就泡在大修现场,手里握着一堆资料自己研究,他匍匐在车上,一寸一寸地听声音、摸温度、闻气味。 

有时候夜深了,侯伟仍然趴在渣包车幽暗的地沟下,一束手电筒的光穿过机箱盖,一把大扳手贴到发动机上,空旷的厂房中,“咔咔”的声音不时回响…… 

任务最终顺利完成,侯伟的两只手上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指甲缝里沾满了油渍。 

“确实挺辛苦的,每次回家,爱人都说我是挖煤去了!”侯伟笑着回忆,“修车虽然又脏又累,但把车修好的那一刻,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改革创新“达人” 

同时担任物流公司运输一队和二队的队长,侯伟深感责任在肩。 

近年,物流公司刚性成本连年增长、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在合理范围内打破运输一队、运输二队的业务藩篱,实现两者深度融合,达到“1+1>2”的目的? 

还是“笨办法”!他深入运输一队、运输二队各个班组、各个岗位,对所有工艺流程、运作模式、作业区域、运输路径了然于心后,推进两个运输队运输大协同,打破之前存在的“业务墙”。 

也有不理解的声音:“两个队运行了这么多年,啥都顺顺利利。现在大刀阔斧的改,有点适应不了。” 

“我知道,大家已经习惯单一的模式,但一直这样下去,于公司,管理成本只增不减;于个人,技术水平只会永远停留在现在的层次。”侯伟深思熟虑,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两个运输队业务和人员相互融合、运作高效,争取到了很多业务,大有再上一层楼的冲劲。 

但侯伟这个改革创新“达人”,依旧探索向前: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钢管代替垫木、电铜品字型摆放、回收废钢带等小改小革,为物流公司全年增收增效作出了不少贡献。 

抗疫保产“先锋” 

2022年8月10日,贵溪突发疫情,凌晨两点,侯伟带着被褥就进了队部。他说:“我是党员,此时此刻,我必须冲在前头、干在前头!” 

两次驻厂共93天,面对人员紧张、物资紧缺、形势不定等各种困难,他和员工一起,打地铺、睡桌椅,保障客户单位生产顺行。 

“抗疫保产是‘大考大战’,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我们必须扛下来。”在人员最吃紧的时候,侯伟坚守的决心愈加坚定。 

白天,他穿梭在各个岗位,哪里有需要就顶上去。夜深了,侯伟仍然在脑海中认真盘点分析,哪个岗位可能会出现疏漏、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防控、哪个口子的业务还可以再优化……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怎么干、干什么,他的心里都有一张“清单”。 

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执着,侯伟与两个运输队的员工们一起,在危机时刻,坚守岗位,不胜不退。 

他,在一次次磨砺中,超越着自我,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任桂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