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都是兄弟们一起干出来的,能当选公司劳动模范,对我而言是幸运,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虽然难掩激动的心情,柯尊华话语间依然谦虚低调。
2010年1月,柯尊华成为了武铜选矿车间的一员,12年来,他从一名磨浮的操作工到如今碎运工段的行政段长。
柯尊华为什么能越走越远?
“柯尊华能吃苦、肯干、好学,在每一个岗位都干得非常出色。”大家这样评价他。
天底下没有平白无故的幸运,唯有经受锤炼才能脱颖而出。
抗疫保产领头雁
2022年3月22日,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瑞昌。
“各个班组迅速统计一下家在瑞昌不能到岗的人数,和有多少下中晚班不能回瑞昌的。”23日早上6点半,柯尊华赶在瑞昌封路之前到达了工段,第一时间进行人员摸排,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目前的情况,按部就班的生产肯定不行,家住矿里,并且休假的员工全部取消休假,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党员干部带头实行‘一人多岗’,办公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作为一名党员,越在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柯尊华说。
疫情期间员工思想波动大,安全生产尤为重要。柯尊华每天下现场指导生产,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安排次日工作。
为了缓解人员不足,工段哪里缺人手,他就往哪顶上去。井下设备故障抢修、地表现场维修、隐患排查……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安全生产排头兵
从磨浮三班的班长到碎运工段段长,这一角色的转变给柯尊华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从原来只需考虑自己班组“一亩三分地”的工作,到必须站在整个工段思考每一个问题。
2021年,根据国家新安全生产法规定需更换阻燃电缆。碎运工段共有1万2千多米的阻燃电缆,要在一个月时间内,不断电、不停产全部更换到位。
“井筒放电缆危险系数高,几百米长的电缆垂直放下去,重量加重,加上井筒内有很多设备设施,也没办法观察下放的过程,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柯尊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详细制定电缆下放方案、安全操作方案,全程在现场督导、协调电缆下放。他组织工段成员利用每天上午设备检修的时间进行电缆安装,圆满高效完成了电缆的更换工作。
随着武铜三期措施工程的建设的推进,井下废石量增加,意味着提升任务的加重。
“碎运是全流程单套作业,四个中段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提运就要停机。井下采出来的矿,不能在我们这里出状况,这会影响整个矿山生产任务的完成。”如何保证设备安全、高效作业?是柯尊华思考最多的问题。
他在设备的点检、预检预修上下足功夫。每个星期一三五上午在井下,二四上午在主机楼,检查前一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对当天设备的预检预修进行监督,严把检修质量关,检修质量不过关的直接给予相应考核。
在工段安全生产群,时常有员工发出设备点检的维修通知,并附有故障点图片和问题的描述。“现在一看我们心里就有数,哪个部位,需要什么配件都一目了然。”维修工夏侯磊说。
2020年以来,工段设备开动率一年一个台阶,2022年设备可开动率达99.7%;主井提升效率均达21斗/时以上,提升量逐年增加,2022年提升量255万余吨。
创新创造破瓶颈
主井提升是矿山生产的“咽喉”。随着服务年限的增长,在井下-560米位置,稳定箕斗平稳运行的木罐道部分腐蚀严重,与该木罐道上方相连接的为钢罐道,箕斗装矿时,箕斗下导块正好在钢罐道与木罐道交接处,给箕斗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正常处理方法是更换腐蚀的木罐道。
但柯尊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延长钢罐道。
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改动原有设计,能行吗?
在对设备运行、现场环境的勘察与验证后,矿里决定让柯尊华放手一搏。
经过一年半的运行,改造后的罐道证明他的方案可行,有效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
柯尊华还主持和参与了《-5403#皮带尾轮拉紧装置改造》《-540皮带集中控制》《提升系统超载语音播报》等创新成果,为矿山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上班就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工作干好!”柯尊华心口如一,用心坚守着岗位,努力拼搏做好每一项工作。(文图/章燕,视频/李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