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公司劳动模范谭建军:奏响“火与水之歌”

2023-02-09 14:04:36.0 来源:宣传教育板块

生产现场,谭建军正在俯身查看储槽中的新液,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他便赶回了中控室……这样忙碌的镜头,只是他在铅锌公司工作十一年间的缩影。这十一年,他亲历了投产初期的艰苦摸索,也见证了如今多项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他从沸腾焙烧工段调任至浸出净化工段,也由一名初出茅庐的巡检工,逐步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的工段长。 

“不同工段的历练,让我对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望向林立的槽罐和密布的管道,谭建军微笑着告诉我们,“变化的只是岗位,不变的是热爱与坚持。”透过他似水一般清澈的眼眸,我们看到,一团名曰“理想”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 

如火的热忱 

在铅锌公司,有这样一座冶炼炉,它有着粗壮的腰身和挺拔的线条,像是一座巍峨的“大山”,昂首挺立于园区之中;在其身边耸立着的,还有鼓风机、余热锅炉等连绵的“山峦”,它们由各式各样的管道、皮带相互连接,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这座冶炼炉就是沸腾炉,它承担着脱硫的使命,是锌锭生产所需的重要设备之一。 

2011年底,沸腾炉点火投产。作为江铜集团的第一套锌冶炼系统,它像是黑夜中的火把,给尚处于襁褓之中的铅锌公司带来了有力的设备支撑,但同时,要想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也面临着层层困难与重重挑战:炉内温度难以控制,锅炉产汽量过大并积灰严重……沸腾炉不仅有着高耸入云的伟岸,也有着高不可攀的险峻。 

“这是一座大山,但我要做挑战者、攀登者、征服者!”谭建军抬头望着沸腾焙烧炉,在心中暗暗地憋着一股劲。 

沸腾炉的稳定运行成了谭建军心中的头等大事,怀揣着如火一般的激情,他和同事们踏上了翻山越岭的征途。生产现场,常常见他紧皱眉头,若有所思;仪表室里,时时有他手捧笔记,细细研究……在全面深入掌握沸腾炉的运行情况后,谭建军组织同事们讨论制定了一系列改进计划,如精细化配矿、完善点检制度等,有效延长了沸腾炉的持续运行时间。在攀登大山的道路上,谭建军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 

这也是一条与“创新”相伴的攀登路。谭建军着眼于沸腾炉“水土不服”的症结所在,“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分析和创新改造,主导并参与了多个科技进步及全员创效等项目:《延长沸腾焙烧炉作业周期的研究与应用》《锅炉连接部漏烟改造》……时至今日,沸腾炉的运行操作情况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谭建军和同事们从未停歇的创新和从未放弃的信念:“翻过这座山!” 

似水的清澈 

在翻越了沸腾炉这座大山后,2022年,应分厂生产管理需求,谭建军勇挑重担,调任浸出净化工段工段长。 

与沸腾焙烧工段相比,浸出净化工段的设备架构和工艺流程都大有不同,而“经验”和“学习”则是谭建军快速适应新岗位、迅速融入新角色的两样法宝。 

“浸出净化与沸腾焙烧是紧密相联的上下游工序,它们虽有不同,但也内在相通。”谭建军告诉我们,此前在沸腾焙烧工段的工作经历,让他积淀了丰富的经验,也对锌锭的生产过程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理解。同时,谭建军也秉持着“空杯”心态,深入现场,详细了解浸出净化工段的细节,不论是每一条管道的走向,还是每一种溶液的成分,他都熟记于心、了然于胸,并且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有色冶金高职班,弥补理论知识的短板,为日后的技术改造、管理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湿法冶炼,环保工作是重中之重。看着细密的结晶和弥漫的蒸汽,谭建军陷入了思考:“浸出净化工段的主要任务是‘除杂’,那么又该如何让生产现场也进一步‘除杂’呢?” 

为有效解决湿法区域硫酸锌结晶及厂房蒸汽弥漫等问题,经过详细调查和反复实验,谭建军锚定安全环保的标靶,精准射出“技术攻关”和“人员管理”这两支利矢:一方面将压滤机明流改暗流,不仅有效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而且促使蒸汽消耗大幅下降;同时,谭建军对工段范围内百余台泵机封水实施回收并集中使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工段废水零排放。另一方面利用奖罚考核杠杆,将责任区域限定到人,充分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环保主动性。 

原先氤氲的水汽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像汩汩山泉一般清亮整洁的作业现场。

谭建军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在他工作日志的扉页,写有这样一句话:“工作没有最好,只有追求更好。”当问及未来的构想,谭建军没有立即给出回答,转过身,把目光投向了“建设世界一流铅锌联合冶炼企业”的标语,那里,理想的旗帜迎风飘扬,火与水的交响曲也将继续奏响。/潘仕斌图频/余宗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