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匠心

2015-12-31 08:58:10.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从江铜高新工业园宿舍出发,骑车赶到铜板带公司生产现场,大约10分钟路程。深夜、或者凌晨,8分钟,是谢军响应设备故障的最长时间。 

今年冬天,南昌雨多、风大。谢军每次被抢修电话从睡梦中惊醒,都会连打几个冷战。然后,他会在8分钟之内,义无反顾地掀开被窝,跨上赛车,火速赶到维修现场。 

他那辆价格不菲的赛车,是他最珍爱的家当之一。他曾独自一人,从南昌骑到贵溪。他说,那次难忘的骑行就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毅力,而冬夜里从被窝爬起来也需要毅力。 

谢军是铜板带公司水平连铸车间维修班班长。铜原料铸轧成粗坯的10多台设备,主要由他们班的七个人来保障。由于人员少,铸轧车间的维修不排夜班,但要求随叫随到,而被深夜召集,则多半是关键设备出现问题。 

铸炉就是铜板带生产的关键设备。铸炉的主要功能是将铜等金属熔成液态合金并拉伸成厚板。这一设备如果出现故障,不能快速修复,炉中铜水一旦凝固,整台炉子就可能报废。 

这一次,铸炉由于炉体线圈破损,抢修作业异常艰苦。狭小的作业空间连转身都不容易,更别说数百度炉体的高温辐射。“即使冬天,也难以忍受,只能一个一个来,每人10分钟”。 

铜板带员工85后、90后居多,维修队伍也非常年轻。42岁的谢军以长辈自居,抢修时却身先士卒。辐射较大的离子枪操作,谢军就从没让未婚的小伙子碰过。 

 “干这一行,免不了碰到又急又苦的抢修任务”,谢军更在意的是维修技术的突破,“问题少发生,或者问题发生后能够低成本快速解决,是我希望达到的维修状态”。 

谢军在银山矿长大,江铜技校毕业后分配到铜材公司管棒分厂工作。2004年和2009年两家单位先后破产或关停,家人和自己的经历让谢军深有感触,谢军暗下定决心:练好一身技艺,成为出色的匠师,从而获得立身江铜的安全感。 

从此,谢军苦心钻研,先后拿到电工证、电焊证、钳工证、压力容器操作证,自费拿到两个本科学历证……。那时候,谢军维修的工夫在技校的师兄弟中也小有名气。一次贵溪工业园一家企业的设备故障无法解决,请谢军出马,结果两个小时就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谢军说他当初决定来到铜板带公司,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被这里的高精尖设备所吸引。作为小有名气的“技术控”,谢军进入铜板带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去洛阳铜加工厂技校的学习机会,这让他开心了好一阵子。可5个半月的学习时间一结束,谢军的麻烦就来了。 

铜板带公司的核心生产设备来自德美日等多个国家,铜板带设备的复杂和精细程度,远远超出了谢军当初的想象。设备故障多发的时候,谢军常常因为技术难题感到焦虑。2010年,铜板带开始批量生产,每当一些设备问题不能手到病除或是反复出现,都让谢军寝食难安。 

要保障生产,设备不能拖后腿。铜板带公司总经理林群对他们的要求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谢军解释说,对于维修这一手艺说,知其然,是术;知其所以然,是道。而要成为真正的高手,必须“术”“道”双修,相辅相成。 

为了“知其然”,很长一段时间,谢军将休息的时间全泡在生产现场,反复观察设备运转状态,找操作工了解设备状况。每当设备厂家上门服务时,谢军就紧随左右,问长问短,孜孜以求。为了提升自身的维修技能,谢军自己联系考试机构,获得钳工高级技师资格。 

为了“知其所以然”,谢军力争每天阅读一遍有关机电设备的论文。谢军发现,汽车维修的许多知识和原理几乎涵养了机械维修的大部分内容。于是,谢军潜心研究起汽车维修理论,这使他对于铜板带生产设备的维修原理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几年磨砺,终有成果。现在,谢军班组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连铸工序中关键部件结晶器的更换,以前一直依靠外援,现在谢军班组完全能够自主完成;由日本进口的双面铣设备曾经故障频发,谢军带领班组成员通过全过程跟踪和调整,现在基本消除了长期困扰工序质量的“铡铣漏”问题;谢军还和操作人员一起,通过调整铣刀等参数,使铣坯量从15000米提高到20000米。 

“维修工其实就是手艺人,手艺人就得靠手艺吃饭”。谢军常常挂在嘴边的这一观点,现在已得到班组成员的普遍认同。成为能工或巧匠,现在成为班组成员共同的职业理想。那么怎样达成自己的职业理想,谢军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关键要看有没有 ‘匠心’,在我看来,专注和坚持是’匠心’的重要内涵。几年下来,我们专注于维修技术,坚持提升自我,现在我和我的团队基本上能够拿下所有的维修任务。” ( 记者杨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