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命运对他太过不公,在银山矿业采访选厂铅锌工段维修班长余斌之前,多少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心中还在忐忑,面对他,我们该说什么?及至见到他,却打消了所有的疑虑,原来是这样一个阳光灿烂、乐观向上的人。
瘦小的个子,淡淡的笑容,讲起话来不紧不慢,这是我们见到余斌的第一印象。没有想象中的愁苦,尽管这样,我们仍觉得在采访中去挖掘别人的苦难是一种残忍,小心翼翼地想绕开这个话题,只谈工作。可是小徒弟吴枭的一番话却让我们不得不回到了这个话题,吴枭说师傅身上最打动他的是师傅对工作、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有的时候想到师傅面对这么多的人生苦难,却对生活没有任何抱怨,对工作更是没有丝毫懈怠,依然事事、处处抢在前、干在先,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奋斗!
是的,对余斌而言,生活不曾温柔对待过他,但他却依然笑对人生。作为矿山子弟,余斌1997年退伍后回到了父辈工作的地方,原以为今后的生活也就如父辈一样波澜无惊地过下去,期间,虽也经历过破产,那也不算什么,日子终归是好起来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活的不幸开始接踵而至,先是年幼的小女儿体弱多病,辗转各大医院救治,然后是爱人和老父相继患癌,在眼睁睁送走饱受癌症折磨的老父亲时,又面对爱人癌症复发并转移的残酷现实。得知噩耗的那一刻,余斌也像平常人一样躲在角落里失声痛哭,但他没有崩溃,在他的人生那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宣泄。因为除了癌症复发的妻子,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和一双未成年的女儿需要照顾,他不能倒下。
“我不坚强,谁替我坚强”,不公的命运是无从选择的现实,却不是放任自流的借口。工作成了余斌最大的慰藉,因为这是安身立命之所在。今年,为应对严峻形势,余斌所在班组的委外维修项目全部实行自主维修,工作难度加大不说,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但余斌带领他的班员在圆满完成工段各项维修任务的同时,在增收节支攻坚战中深挖内潜,敢为不可为之事。在今年铅锌工段六号球磨的解体大修,作为以往的委外项目需委外维修费10余万元,余斌他们是第一次维修,同时正常的生产维护也必须保证。余斌和他的班员连续50多天奋战在现场,没有休息过一天,提前一周完成了六号球磨大修任务。而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对余斌而言,更要异于别人,因为家庭与工作的重担都要他一力承担。
余斌说:“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无奈,但我只有勇敢面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刻能感受到组织和同事们给与我的温暖和关爱,我回报他们唯一的方式只有一个——加倍努力工作。 ”(记者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