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2022公司“两会”高层解读 | 涂东阳: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赋能建设现代化美丽新江铜

2022-04-26 17:02:14.0 来源:总编室板块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勇当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推动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加快与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入融合,建设“科创”江铜,坚定不移成为江西创新发展新高地。今年,围绕公司“两会”部署,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昂首迈向建设现代化美丽新江铜?近日,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接受了传媒中心专访。 

(一)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科技创新 

公司“两会”报告首次提出“科创江铜”概念,并高频率地出现“科技创新”。当前,江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对于建设现代化美丽新江铜,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大力建设“科创江铜”,既是江铜心怀“国之大者”、践行国企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也是江铜乘势而上,把握自身确定性,加快转型升级、由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其中“创新江西”摆在首要位置,这充分表明省委对创新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导向之显、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圆满完成“三年创新倍增”攻坚战后,公司已经走到一个“关键路口”,我们知道,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要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把握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如果没有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再辉煌的企业都会走向平庸,但转型发展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定力,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江铜要行稳致远、开辟新局,努力成为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发力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追求。 

根据公司“两会”精神和郑高清董事长在科创委历次会议上的讲话要求,2022年公司科技创新将聚焦公司产业方向和战略新目标,在以下三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坚持“四项原则”,加快推动科创体系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改革是推动科创工作的重要法宝。科研战线今年将重点从破除标杆意识不强、争先进位意识不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等“三个思想藩篱”着手,用好“深化改革”这一重要法宝,按照“怎么有利科研怎么改、怎么有利科研人才成长怎么改、怎么符合生产实际怎么改、怎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怎么改”的“四项原则”,持续推进科研体系改革:一是切实做好两级制度“废留改立”,严格按制度办事,兼顾对新鲜事物的包容二是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机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的激励导向,推动科技人员“做梦都想事,拼命干成事”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技人员的重视,敢于给年轻人担纲大任的机会,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各展其能、各尽其才。 

第二,紧扣“五个重点”,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取得新突破一是重点围绕高端铜加工、铜基新材料、稀土基新材料、稀贵稀散金属高值利用、“双碳”绿色等公司未来发展重心,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务实地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二是重点强化与业界优秀先进企业尤其是铜加工、新材料企业的强强联合、交流互鉴,充分利用好江西省铜产业创新联合体这一平台,不断推动对外科技合作取得进展三是重点引入具有发展前景、契合公司战略需求、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的科研成果或项目,灵活运用战略投资,迅速培育做大企业;四是重点推进完成江铜研究院北京分院筹建,积极探索规范高效、治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尽快让其发挥“增量科研力量”的作用;五是重点加大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力度,力争刚性或柔性引进不少于5名准院士以上领军人才,研究院博士人数力争达到100名以上。 

第三,把好“三关”,加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取得新突破。一是要按照“自己掏钱投项目”的心态把好立项关,项目立项评审坚持专家委员会专家主导,确保全过程公开透明、权威独立;二是把好过程关,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有效管控,善于运用公开化、制度化、市场化等手段解决项目管理问题;三是把好项目结题验收关,要求始终坚持“结果导向、合规导向以及专家主导”,所有的科研攻关活动开展必须落在具体的项目和成果上,成果要加快转化运用并体现在企业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作为分管领导,我将督促指导各单位和相关部门用好“改革”和“开放”关键两招,集中有限资源,开展货真价实的科研,杜绝“形式主义”,不能 “为了科研而科研”、不能“只管科研不管转化”、不搞“重复低效科研”。 

当前,科技创新正当其时,恰逢其势。郑高清董事长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公司迫切希望多出科研成果、早出科研成果,但也充分认识到科研活动其自身规律,会保持足够耐心。所以,也希望公司上下对科创工作多一分理解,对科技工作人员多一点耐心 

创新重在“创”、贵在“新”、意在“用”。公司所有科研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必须落在产业化应用上,要通过集合优势资源,进一步聚合成果转化所需技术、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着力破解成果转化周期长、回报慢等问题。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近年来,公司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在公司党政的强力推进下,成果效益逐年提升,据统计,成果转化净效益由2018年度约4200万元提升到2021年度约1亿元。尽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于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严格科研立项,从源头上力促成果转化。不能产生效益的科研,对于企业而言,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甚至是一种包袱,形成负面导向效应。从今年开始,科研项目已按照新的要求进行立项,即除安全环保类项目、研究院自主立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个别重大前瞻性项目外,其余必须以产业化为目标,无法预期产业化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支持。其次是完善结题评审。原来科研项目结题评审是科研项目管理的最后一环,与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一起,形成科研项目管理的闭环。项目结题评审后,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大都被束之高阁。今年开始,项目评审引入科研项目出资方(具体落地单位),形象地说,就是药效好不好,病人最有发言权。第三,将科研管理的最后一环进一步延伸到了成果转化。全面加强了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今年开始,所有的科研项目结题评审后一个月内,项目单位必须对成果是否转化进行论证,并向科技部提交论证意见,科技部要同步跟进,跟踪、督导成果转化工作。第四,首次对二级单位科研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一方面鼓励大家多投入搞科研,另一方面着重对成果转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行考核。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江铜研究院将聚焦主产业、面向产业化,瞄准转化搞科研,切实承担起并发挥好公司科研“主力军”和“桥头堡”作用。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江铜研究院作为公司科研的“主力军”,在历届党政班子推动下,取得较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机制。下一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强基础。依托“国家铜冶炼及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江西省铜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持续完善研发设施建设,置备高精尖分析测试仪器。二是强开放。围绕公司战略新目标,善于借助“外脑”“外力”为我所用,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大力推进联合研发中心共建,不断做实做强江铜中试基地,打造集实验室、小试、中试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科研综合平台,加快培育壮大自主科研队伍和实力。三是强支持。公司将从资源、人才、项目、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研究院服务公司产业方向和战略新目标聚焦主产业、面向产业化,瞄准转化搞科研,切实开辟出一条属于研究院自己的黄金赛道”。 

打开科研“大门”,打破科研“围墙”,要坚持包容、前瞻、共享,扩大开放,努力营造和形成“开门搞科研、开放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产学研合作”是公司对外科技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公司深化对外科技合作的必然要求。按照公司“两会”精神和“机关服务基层提升年”工作部署: 

一是加强交流合作。始终坚持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襟怀、前瞻的布局,基于公司技术合作及战略发展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挖掘好外部高端科研人才价值,全面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科研资源为我所需、力量为我所用。 

二是提升服务水平。科技部将发挥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责定位,充分履行好科创委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公司科创委决策部署任务的执行、协调、督办、管理等工作,把江铜集团科技资源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努力把科研人员服务好,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是发挥阵地作用。以深化《铜业工程》杂志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根据“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收集科技情报、促进科技交流、传播江铜品牌价值”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成为公司产学研一体化特色领地、江铜软实力重要展现阵地、业内科技交流学术高地。 

目前,科技部已基本完成基础资料的建立,包括公司科技合作交流手册、科技交流需求清单、科技介绍幻灯片、科技人才数据库和外部高层次人才专家库等,在传统合作院所外,新增了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进一步夯实了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工作基础。 

(二)在双循互促中优化资本配置 

建设“六个江铜,我们要始终坚守“不以江铜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铜”的开放视野和开阔胸襟,以“双循互促”为主线,提升配置资源能力,激活开放元素,做强开放产业,在资源开发、业务布局、国际贸易、产贸融国际化运营等方面创造新价值。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在我分管的资本运作工作中,主要是要强调在双循互促中产融并进,优化资本配置。这一方面,我主要谈两点: 

一是提速资产证券化,让资本配置更具活力。公司优质资产很多,覆盖面也很广,整个铜产业链条我们都有布局,但目前还处于相对粗放的状态,尤其是在新项目开发中,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公司自身的“供血”,这种自供血式的发展会遇到瓶颈。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导向机制,加速优质资产证券化。2021年以来,我们响应江西省委、省政府“映山红行动”号召和要求,统筹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稳步推进了铜箔分拆上市,目前正处于上市辅导期。加快江铜稀土产业链完善与优化、铅锌板块内部整合、佳鑫国际IPO等前期准备,另外还储备了纳米克热电科技、物流、环保等项目,我们将持续培育和壮大更多优质企业,进一步让资本反哺产业。 

二是充分运用现有资本工具,在供给侧发力,协同公司发展,实现正向循环。去年年末,我们已经完成了股份公司第一期10亿元公司债券发行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公司项目建设需要,完成70亿元公司债融资踪关注股价和资本市场变化,适时启动有关资本运作。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投资者可以通过观测企业ESG绩效、评估其投资行为和企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ESG投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ESG管理方面,我们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是加强内部ESG宣传,让ESG治理深植于心。ESG展现的是企业责任,深层反映的是公司治理能力和企业价值,公司目前对此认识还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完善ESG宣传培训机制,使ESG理念更深融入公司文化中,并切实转化为日常科学的经营管理行为之中。 

二是强化ESG管理,完善ESG治理体系。去年,我们在公司ESG发展委员会领导下,以机关各部室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公司2020年度ESG评级成功提升至“B”级,在有色行业中处于前列。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将ESG治理工作精细化,建立健全公司ESG指标体系、修订完善ESG管理制度、强化ESG工作日常考核。 

三是高度重视ESG评级反馈,持续改进经营管理工作。ESG是社会公众和投资者了解经营业绩之外的重要信息,已纳入公司品牌建设,关乎公司形象,对投资者评价公司、影响投资配置具有重要参考。作为传统矿业企业,我们将结合评级结果和各界反馈,优化改进ESG工作,致力于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全面地履行社会责任,融汇全球资源,同创品质生活,成为广受尊敬、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当前,公司上下围绕建设现代化美丽新江铜目标和打造“六个江铜”的工作路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走稳走好创新驱动、投资拉动、改革推动、融合互动、开放带动、绿色联动的发展道路,力争在产业优化上展示新作为,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人才培养上增强新优势,在改革开放上作出新探索,把2022年打造成为又一个工作创新年、业绩攀升年和成果丰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