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铜加工事业部的漆包线生产车间,一张职工掠影,吸引着很多人的眼球——原来,他们分别来自于生产、技术、设备等关键岗位,却因高端“漆包扁线”研发与攻关项目而聚集在一起。
这一项目,是加工事业部紧扣公司“三年创新倍增”攻坚行动,积极向新能源领域迈进、向高端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回首2019年伊始,刚接手这个项目时,加工事业部首席工程师杨国富倍感压力,“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承担的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项目,不仅涉及多工种协同作业,而且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也十分有限,可以说是从无到有。”
漆包扁线技术攻关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前功尽弃。那段时间,杨国富带领技术员们一次次地进行尝试和摸索,没日没夜地泡在生产现场,只为尽快攻克技术上的“硬骨头”……当他们“激战正酣”之时,其他“战壕”里的“战友”们也早已各就各位。
“第一次感觉这么棘手!”陈大卫和丁武斌是设备工段拥有10多年工龄的骨干成员,原以为这次“出兵”可以驾轻就熟,正准备大展身手时,却遭遇到重重困难。设备忽然延期交付、烘炉和退火炉无法吊装进厂房、现场安装定位偏移、拉丝机与轧拉机系统无法联动……这些都是他们前期没有想到的。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首席技师赖维东也申请加入“战斗”。大伙儿斗志昂扬,扎根现场进行设备安装,反复调试参数、更换零件,只为让设备能够早日投入运行。“每个人都铆足了劲,江铜人个个都是好样的!”看到大家干劲满满的精气神儿,供应厂商的技术人员钦佩不已。
设备联动等诸多问题解决了,更大的“拦路虎”又横亘在前。关键时期,由江鹏民、李茂良、敖强等人组成的生产质量“突击队”长期驻扎在调试一线。当时正值酷暑,车间现场的温度将近四十度,但他们丝毫不在意浑身湿透,握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一会儿钻到机台底下,一会儿又飞奔上楼,技术娴熟、动作麻利。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问题都得以圆满解决。
2021年,经过近三年的部署和项目跟踪,历经市场调研、设备引进、新市场开发、技术研讨与攻关等诸多工作后,江铜加工事业部新研发的高端漆包扁线正式下线并交付客户。这为江铜漆包线产品成功跻身新能源线缆领域,为加工事业部转型升级、争创国内一流铜加工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今,每次看到高端漆包扁线机持续高效运转,“精兵强将”们清澈的眼眸中都涌现出一种胜利的喜悦。他们三年如一日苦练内功、锐意创新勇毅前行的热情与执着,大概是每一个江铜人拼搏奋斗的缩影!(封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