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这三年,我写过的倍增故事

2021-11-17 16:19:18.0 来源:总编室板块

这是一次逆流而上的跋涉,也是一次革故鼎新的启航。 

每一个投身于“三年创新倍增”洪流中的人,都是一朵逆流翻腾的浪花。 

2019年,由我参与主创的一篇讲述德铜电动轮国产化的小故事《父亲的豪车》,意外收获了许多人的关注与点赞。 

故事里的父亲是一名电动轮驾驶员。从业多年,他驾驶的矿山“豪车”成功实现了从“进口货”到“国产货”的更迭转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代矿工对“大矿担当”的自豪,也见证了江铜在快速变动的社会里如何坚守创新。 

设备国产化,也就意味着技术国产化,这是一条从学习到创新,从制造到智造的超越之路。 

这条路,江铜走得漫长,却坚定。3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能力提升,终于换来了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累累硕果。 

2020年,卢涛博士成为了我创作的故事《携手奋进》的主角。他的科研攻关课题,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但卢博士要做的事情,恰恰就是让“鱼和熊掌”一个也不能少。 

德铜开采的矿产大多都是铜钼伴生矿,以前受选矿工艺流程的限制,选铜和选钼泾渭分明,不可避免会造成一些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而卢博士则想突破常规,走一条不寻常的路。 

他说:“搞创新就是要不走寻常路。”为了这份“不寻常”,三年来,他扎根在德铜基层一线,往返于选铜和选钼的两个浮选现场,做了大量的数据比对和实验,通过不断优化选矿浮选工艺,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在不影响铜品位的前提下,又能提高钼品位,为江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是创新带来的倍增。 

正是因为有着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以及迎难而上的勇气,才让江铜在疫情之下实现逆势飞扬,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这三年,值得一书的故事,除了创新,还有抗疫和扶贫。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是不可抗力,但能在疫情之下成功突围、决战决胜,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江铜的创新能力,还有大家携手并肩的情谊以及共克难关的决心和毅力。 

2020年初,我临危受命,成为了德铜疫情防控办的成员之一,负责日常的信息汇总和上情下达。谁能想到,当时以为只是接到了一个临时任务的我,转眼就兼职疫情防控工作两年了。两年来,无论是周末还是出差在外,这项工作一天也没敢落下。面对全国各地不时爆发出来的小规模疫情,任何时候,我都要做到全力以赴。就像一个随时待命的消防员,哪里有火情就扑向哪里。 

但正因如此,我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江铜这三年来的不容易。 

当援鄂医生饶鹏程逆行而上,做疫情风暴中心的“生命摆渡人”时;当扶贫干部叶维祝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在田间地头书写流金岁月时;当无数个普通的你我,携手推进公司产业链与创新链实现“双链协同”时;我看到了无数坚韧的生命,都在真诚地、努力地工作、生活,构筑起江铜最好的模样。 

这是信念带来的倍增。 

热爱生命,是一切人生座右铭的基调和底色。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信念,才能汇聚起知识和梦想的力量,驱散心灵的雾霾,让精神源泉更加清澈,让梦想之光更加明媚,也让生命之花更加绚烂! 

也许正是基于这份考量,在2021年,江铜“三年创新倍增”的收官之年,我写下了《舞动蝴蝶的翅膀》一文。 

蝴蝶只是轻轻地舞动了一下自己的翅膀,却引发了一场席卷江铜的创新风暴。这只蝴蝶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也是江铜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其中,舞动的最为有力的一双翅膀,首推江铜职位体系改革。 

在江铜职位体系建设的激励下,那些以前习惯“躺平”的人,纷纷开始变得积极起来。这些人中,有即将退休的“老油条”,有刚参加工作的“新兵蛋子”,更多的则是那些始终在努力、在奔跑的普通人。也就在这一年,我成功竞聘上了政工岗位的“双首席”,成为德铜第一批“首席政工师”中的一员。 

这是坚持带来的倍增。 

江铜的职位体系改革虽然刚刚起步,但却影响深远,它既是制度层面的革故鼎新,也是思想层面的精神洗礼。它让我更加坚信,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终将被看见。 

一朵浪花只有融进大海,才能翻涌出巨浪;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才能汲取更大的力量。 

时隔三年,当我再回头看当初自己写的那些文章时,才恍然大悟: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故事,正是因为与大时代同频共振,才更能打动人心。 

这三年,是结束也是启航,是圆梦也是筑梦。江铜的“三年创新倍增”,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业绩、产能、效益上的倍增,还有不破不立的勇气、坚守初心的执着、以及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携手奋进的团魂! 

愿每一朵浪花都能尽情翻涌,愿江铜的这艘巨轮在新的征程上继续乘风破浪!潘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