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连续性。历史上的成本数据,对于当前的成本控制无疑具有指导意义,但这种指导性,并不是历史数据的层层分解和级级下压。成本数据,作为降本方法的“霸王枪”,仍是兵器之王,但唯有脱胎于史、变化于今,数据“霸王枪”方能所向披靡。
【基层案例】
德铜大山厂磨浮工段的员工很开心。
3月份,他们的奖金首次超过系数更高的碎矿工段,原因是选铜回收率达到85.3%。从今年起,这一指标超过85%就有奖励,且每提升0.1个百分点,就会追加8元的奖励。他们也因此人均拿到100余元的绩效奖。
事实上,拿到这100多元并不容易。连续几个月的浮选槽改造、结钙管线改造等工艺设备的优化改进,让人心力交瘁。至关重要的是,通过长时间生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研判,使得磨浮工艺能够因矿性不同而随时调整。
选铜回收率提升0.1个百分点,德铜一个月就能产出数百万元效益,但回收率的提升不仅仅是磨浮一个工段的事。原矿排矿口粗碎粒度从
【延伸阅读】
在德铜大山厂,分析研判的历史数据不再以工段为单位,不再条块分割,而是以综合经济效益和主体设备的成本消耗进行统筹考量。大山厂如此,泗洲厂如此,整个德铜亦是如此。“数据” 霸王枪,这件成本控制的“利器”,在德铜已被舞得虎虎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