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2021公司两会高层解读丨涂东阳:强化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

2021-04-06 09:28:03.0 来源:总编室板块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 

公司“两会”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公司要推进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加快与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入融合。新的发展阶段,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同时让公司的市值与企业价值相匹配?近日,江铜传媒记者专访了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 

围绕产业链,构建江铜创新链 

公司今年的“两会”报告中,共出现“创新”56次,其中首度出现“创新链”这一名词,强调要继续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创新链从学术范畴来看,是描述一项科技成果从创意产生到商业化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的链状结构,主要揭示知识、技术在整个过程中的流动、转化和增值效应,也反映各创新主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衔接、合作和价值传递关系。 

20204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提出,“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总书记的论述对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要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对于江铜来说,我们要把创新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当前,公司在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拥有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沿江、沿海T字型产业布局,并建立了覆盖全国、辐射海外的投资、营销、金融和贸易网络。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公司仅铜加工产业就覆盖到杆、线、箔、管、带等全品种,产业链的延伸,更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实现从人力到人才、创新到创造、产品到商品、市场到市值的突破与飞越。 

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吸收相结合,充分发挥江铜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和厂矿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深化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用合作,加快研发适应公司战略需求的技术成果,推动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一条条创新链,做实一条条产业链,壮大一个个产业集群,最终将江铜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另一方面,作为国内有色行业龙头,江铜需要不断以自主核心技术、领军科研人才、超大规模体量增强话语权,在矿山开采、冶炼、加工、新材料等方面引领行业发展,不断巩固铜产业等主产品的“链主”地位,带动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集聚集群发展。 

江铜下好创新先手棋,我认为要继续从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和成果转化四方面发力。 

一是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科研管理和创新收益分享等体制机制。优化科研计划立项审查流程,由往年的同一批次立项转变为“成熟一批、审核一批”的动态立项,为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创造条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打通知识产权创新、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升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申报、保护和利用综合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中科院、高校等好的经验作法,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创新创效奖励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创新收益分配和奖励机制,让基层科技人员、科研拔尖重点人才的智慧充分迸发,让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运用。 

二是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开发、引进有助于公司发展的技术成果。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铜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中科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端合金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与国内高校、大院大所的产学研用合作,按市场化运作方式让科研成果不在高校院所“沉睡”,以符合公司战略规划的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引进、转化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新材料、新产品等相关技术成果。充分利用公司官网、省教育厅下属的“校企通”平台、省科技厅网上常设技术市场等平台,面向公司内部科研团队、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发布科研需求与方向,试行科研攻关“揭榜挂帅”,为江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注重企业主体性作用,推进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解放思想,打破常规,调动各厂矿、加工企业以及鑫瑞公司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司积极性,瞄准有较好条件基础、市场前景、预期效益的技术成果,发挥江铜国有企业品牌、信誉、融资、营销、管理等优势,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品牌化推广。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研队伍建设。充分调动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生产一线人员技术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将实验室搬进厂房、矿山、车间,强化对公司生产运营、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了解,以便于从公司的技术需求、科研难题着手,发挥创新才能。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创造力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研发队伍。 

聚焦市值管理,高质量推进资本运作 

公司“两会”报告明确了“十四五”总体目标是:持续引领中国铜工业发展,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围绕这一目标,公司对“高质量推进资本运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市值管理作为“高质量推进资本运作”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公司的重视。那么,何为市值管理?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关键,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 

作为上市公司,需要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更好地发挥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创新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可以说,市值管理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行业地位,管理水平、团队素质和品牌形象等,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反过来,又倒逼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江铜股份作为上海、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从产业规模角度,公司已形成集铜的采矿、冶炼、加工、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其中铜冶炼及加工规模位居中国第一,另控股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黄金冶炼企业——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从营业收入角度,公司在2020年超过3000亿元,在全国有色上市公司中位居前列;投资并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战略性投资第一量子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收购恒邦股份新增黄金冶炼平台,协助恒邦股份战略性参股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万国国际矿业,待股份交割完成后,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但从公司市值看,与国内其他同行如紫金矿业、洛阳钼业有差距,也低于省内赣锋锂业等新秀企业,这需要引起我们深思。 

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对高质量的市值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副总经理涂东阳:公司将在后续工作中,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战略工程来对待,深刻理解并运用好资本市场,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健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积极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依法规范权责,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履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权责,强化权利责任对等,保障有效履职。公司将根据《关于对公司总部规章制度开展系统整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有关制度的“废、改、留、立”,并实行动态常态化管理,坚决执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年”要求。 

二是畅通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渠道,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实现高水平循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如果只顾着低头捡便士,而不能抬头看月亮、赢得长远未来的科技创新,那么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数据也难以转变成硬核的科技成果”。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开发出更具先进性、成长性、盈利性的创新成果,才能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价值创造力。今年将继续大力推进“映山红”行动,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加快科技创新投入和经营机制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高水平循环。  

三是善于运用资本工具,实现正向循环。资本工具的应用是让投资人直接认知,同时绑定投资人与上市公司利益的最好方法。股权融资既能给予上市公司低利息成本的资金,又能让投资人分享到企业成长的红利,通过资本增值或分红等多种方式回馈投资人,包括股权激励计划、可转债、战略投资者的定向增发、增资扩股等,形成正向循环。今年将持续做好集团所持上市公司存量股权资本运作,抓住有利时机,适时通过证券出借、战略增减持、市值管理等手段,创造尽可能多的低风险收益。梳理和储备重点投资项目,精准把握证券市场上行有利时机,着手做好非公开发行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再融资募集权益资本,充盈公司发展动能。扎实稳妥做好公司债、可交换债发行等资本运作。配合公司开展投资并购,尤其是上游资源端的投资并购,正视资源储量上与国内其他同行的差距,提升公司铜、黄金等资源的自给率。 

四是加大投资者关系维护,树立公司积极的形象。搭建与投资者交流的平台,如通过电话、调研、上交所e互动、业绩说明会、路演、策略会、现场参观等形式,清晰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的战略布局、经营策略,使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认同公司的发展方向。近期将筹划年度业绩发布暨机构投资者交流会,提高市场透明度。 

五是持续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信息披露不仅能提高对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效应,也反映出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和融资效率的积极作用。2020年新《证券法》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披露要求,设专章规定及系统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我们除了继续抓好常规性的定期报告及临时报告披露质量外,在今年还将加大环境、社会、综治(ESG)报告的披露以及ESG架构的搭建,全面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升公司社会信用等级和公众形象,增强公司的软实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