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公司“三年创新倍增”决战决胜年,又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年,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日前,传媒中心记者专访了公司纪委书记胡庆文,结合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实际,对公司“两会”确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解读和阐释。
2020年,面对重大考验,公司纪委在省纪委省监委和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政治定力,高擎反腐利剑,力倡廉洁清风,纪检监察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展现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效,收获了新经验,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公司纪委工作报告和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都对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必须保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准确研判当前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把握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大局。
清醒认识“三个方面”不足
巡视巡察是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2020年是公司党委巡察元年。公司纪委协助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巡察工作模式,建起了巡察人才库,统筹开展了三次专项巡察和一轮常规巡察,督促基层党组织举一反三,整改问题241个,得到省委巡视组的肯定。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从公司巡察发现的问题来看,我们在管党治党上还存在“三个方面”不足。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有差距。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单位党委班子成员未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少数单位党委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对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理解认识有偏差;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执行不到位,党委议事决策制度、程序不规范;个别领导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数单位意识形态责任、污染防治责任落实不到位。
二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行政领导“一岗双责”不到位。少数基层党组织落实巡视巡察整改的主动担当意识不强;部分基层纪委落实“三转”要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到位,存在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部分单位工程建设、供应销售、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制度执行打折扣。
三是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公司各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成效不明显。少数单位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坚决,接待管理不规范,公务车辆管理不严格;审计、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缺乏举一反三。
把握好“一优化两特殊”的关键时机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传递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成为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道路上,公司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新遵循。
纪委工作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把握好“一优化两特殊”的关键时机,拿出务实举措,认真加以解决,来更好履行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2021年是个特殊年份,我们把它归结成“一个优化,两个特殊”,“一个优化”就是政治生态优化。从2018年开始,我们在江铜政治生态受到比较大破坏的时候,开始优化我们的政治生态。我在很多场合谈到了,江铜是一片大的果林,既盛产“金果、银果”,也生产“奇异果”。通过政治生态修复和净化,公司政治生态呈现出向上向好发展的态势。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政治生态好,我们干部的精气神就上来了;政治生态好,我们的生产经营也得到了保障。这是“一个优化”。“两个特殊”,是指时间节点、关键节点的特殊,这是2021年的两个特殊性,既是“十四五”规划起步年,又是“三年创新倍增”决战决胜的关键期。2021年我们的任务重,压力大,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非常时期要非常作为,非常的担当。
众人划桨,没有“看客”。公司要求,各级纪委、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作示范、勇争先,自觉找准站位,自觉履职尽责,以更加坚定、更加有力的责任担当,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助推公司蹄疾步稳,向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奋力迈进。
聚焦“两化”“两突出”
强化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在今年公司“两会”众多热词中,“监督”一词在纪委工作报告中被提及的次数高达113次。
公司纪委工作报告明确,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强化监督保障执行,深化促进完善发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监督治理效能和制度执行力。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聚焦“两化两突出”,用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来检验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状态、工作成效,充分发挥我们“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这不是一个抽象空谈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来。
“两化”,一个强化,一个深化,要强化监督保障执行,深化促进完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巡察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等各种监督的有效贯通。通过监督,来推动公司整个治理效能升级,实现治理效能现代化,将工作的成效体现到工作任务的完成上来。
“两突出”,一个是突出政治监督,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监督就是我们的第一职责。要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公司党委的具体要求,在江铜的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把全公司的力量汇集到我们“十四五”开局上来,汇聚到“三年创新倍增”决战决胜的关键点上来,做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到哪里,江铜党委的工作要求到哪里,我们的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两个维护”是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是政治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始终。今年,公司将加强落实公司政治监督实施意见,形成较为完备的政治监督机制,把政治监督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当好“忠诚卫士”。
第二项突出是突出“制度执行年”。2020年,公司建立健全与改革相匹配的有关工作制度,推进制度“废、改、立”,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式监督、案件审理等10项工作制度,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2021年是“制度执行年”,两会强调,要在推动制度执行上加大监督力度,对制度执行进行“体检”。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紧盯制度的执行,坚决整治在破纪破规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注重发挥我们的“移动探头”作用,对制度执行进行“体检”,用好执纪执法“两把戒尺”,保障每项制度在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流程上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住。大家都自觉地执行制度,也不需要去问责,更没有案子产生了。
重点抓实“三推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将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江铜发展的主题,这其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围绕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胡庆文指出,公司将重点抓实“三推进”,第一项就是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突出了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强调要“使监督融入‘十四五’建设之中,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正是江铜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江铜开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征程的第一年,这是江铜监督工作面临的时代大背景。公司党委已经将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列入了“十四五”战略的工作安排中,公司纪委将按照“先行先试、分步实施、系统集成”的工作思路,健全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
“大监督”一词在首次出现在2018年两会报告中,强调要“建成大监督工作格局”。历经2年时间,大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明确“三大工作模式”:6+3工作模式、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模式和“微腐败”治理工作模式;建立“四大数据库”,分别是巡察人才库、案管数据库、纪法知识题库、基层监督员库。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要通过着力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我们“大监督”的天网,探索建立“一个监督体系”“两个监督全面覆盖”“三项监督机制创新”“四种形态保障”“五位一体贯通”的“大监督”体系格局,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微腐败”治理,是江铜纪检监察工作特色之一。通过向公司所有党支部推广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微腐败”治理工作经验,紧盯职工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面向“十四五”,推进“微腐败”治理仍是公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触角直达“神经末梢”的重要举措。
公司纪委书记 胡庆文:“微腐败”损害的是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挥霍的是职工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微腐败”治理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关键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全面从严治党成效。近两年,公司纪委在治理基层“微腐败”上,探索了“一张网、两清单、三机制、四种形态有效运用”的工作机制,下一步,还要再深化、再巩固、再探索、再创新,保持定力,寸土不让,解决好“上热、中温、下冷”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触角直达基层“神经末梢”,推动基层“微腐败”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三个是推进“两化建设”。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省纪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的要求。公司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之后,应该说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机制也不断在优化,但是我们纪检监察队伍底子薄、新手多,队伍能力、人员素质还跟不上新发展需要。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制度基础,推动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为公司实施“三年创新倍增”、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党的100周年献礼,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