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决战决胜‘三年创新倍增’,奋力开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征程”,2021年公司“两会”为江铜新发展阶段描绘了清晰蓝图,构筑了新的发展方向。
江铜国贸作为公司立足上海、实现全球化运营的重要窗口,同时作为公司贸易产业体系建设的标杆,承担着“整合全球资源、深耕国际经营”的重要使命。
加强全球资源整合,实现全产业链协同运作,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当前,新冠疫苗正扩大产能、加速接种,中国经济复苏提振信心,世界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受疫情影响,出入境人员受限、物流运输受阻,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特征更趋明显,全球流通放缓。
加强全球资源整合,江铜国贸需合理规划业务模式,创新经营,依托多品种、全产业链协同运作,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回归贸易本质,全产业链、多品种运营协同增效。依托江铜作为全国最大的铜产业制造商和铜实体企业品牌优势,江铜国贸全年铜内外贸易量近140万吨、铝产品80万吨、粗铜20万吨、铜、铅锌原料60万吨、镍、锡等品种3万余吨。
基于此,江铜国贸将利用多品种经营,根据各金属当期活跃度适时调整各品种贸易额降低风险,抓住行情轮动机遇,获取利润。通过全产业链协同,从铜原料到铜杆加工品,根据供需异动来发现供应链增值机会,利用氧化铝和铝锭市场联动扩大利润点。统筹高质量贸易和风险管控,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预案,防范铜价巨幅波动引发的衍生品交易风险、期货保证金风险,增强经营安全性。
加快业务协同,扩大客户资源,实现精准营销。矿产品在低TC/RC下以代理铜精矿贸易为主,江铜国贸将深入分析开展电铜置换铜精矿运作可行性,加快涉足混矿业务,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再生金属业务方面及时关注政策变化,继续发挥直接贸易和以新加坡为基地,辐射东南亚、北美的三角贸易优势,稳住客户资源,把控客户履约风险,寻找再生金属进口机会。粗杂铜贸易继续强化非洲、东南亚等地原料获取,加大市场谈判力,扩大国内大型冶炼厂客户资源。铜部业务将高效利用好两种资源,精细操作,扩大江铜国贸市场影响力。加工品业务探索精废差运作和电解铜委托加工,扩大澳洲、东南亚外贸业务。多金属业务立足贸易本源,做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及国内跨区域融通、产业链协同增效。
此外,当前有色金属资源正加速向行业巨头聚集,江铜国贸将通过进一步拓宽协同思路,扩大协同成果,在与厦门国贸、托克等大型贸易巨头的合作中获取市场信息和机会,在与五矿金属、中国铁物等央企的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巩固融资规模,加强预算,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开展贸易经营,低融资成本和大规模授信是竞争优势的基础。江铜国贸将严格执行月度预算加周预算例会调度制度,利用集团优势,优化融资结构,减少账面资金冗余,降低资金预算偏离度,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在国内,运用多方式做好银行工作;在国外,强化平台公司功能,加强沟通交流,加大融资授信,为公司深耕国际加大资金优势。
实现高质量的贸易发展,坚持稳健经营、稳中求进主基调,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和制度执行,坚持效益为先。
2021年,江铜国贸要完成1000亿元的贸易收入,确保实现既定的利润目标,这是从未有过的工作挑战。然而,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越要把集团公司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
坚持效益为先,以科学决策为前提。充分发挥内部机构职能,对重要经营事项提前做好风险评估;突出市场研判,密切关注行情波动过程控制,做好重要风险点布控防范,为业务经营提供策略支持。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综合分析,稳妥经营,加强三道风险防线建设,化解潜在风险。
坚持效益为先,以风险防范为保障。继续强化内部审计功能、突出风险预警效能,原料贸易、金属贸易板块紧盯市场行情,关注政策变化,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抓住不确定性市场有利机会。业务操作紧抓实质性风险,穿透最终客户,做好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动态调整,对客户履约风险进行实时跟踪;密切联系上游矿山、下游炼厂和铜杆深加工企业,努力获取第一手货源,减少交易中间环节。
坚持效益为先,以制度执行为规范。以2021年制度执行年为契机,全面梳理制度规定,修订完善条款条例,再学习、再研究,筑起防范风险制度墙。继续推动公司贸易学堂开班授课,提高执行人员风险识别和规避能力;邀请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律所、行业资深专家等前来公司开展业务人员专题培训,提高公司全员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1年,江铜国贸将把“十四五”发展第一步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为江铜“三年创新倍增”决战决胜贡献更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江铜国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