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两会”落实丨欧阳辉:为公司“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科技支撑

2021-02-05 11:34:30.0 来源:总编室板块

 

 

“十三五”期间,江铜研究院由人不足20、资产不到300万元,发展到今天人员过百、资产超过5000万元,走过了峥嵘的初创岁月;“十四五”期间,江铜研究院将成长为人员过300、资产超5亿的集传统采选冶加和现代高精尖材料研发于一体的有色行业一流企业研究院。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高清在“两会”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江铜研究院的提能升级”,为研究院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2021年,江铜研究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公司“两会”精神,为实现“十四五”目标、建成江西省重大创新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快研发设施建设。力争20216月建成江铜研发中心大楼并投入使用。组建分析测试中心,引进和培养分析测试人才,完成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矿物解离分析仪、岩石综合测量系统、辉光放电质谱仪等重大尖端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提升科研装备水平。完善中试基地管理团队,积极做好中试基地建设,建成碳纳米材料研发中试厂房,完善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克级实验装置,建成百克级中试线和公斤级中试线;建设铜合金线材中试厂房,组建铜合金线坯和微细丝线全流程中试线,建设吨级铜镁、铜锡合金线坯中试线;建设金属基复合材料中试厂房,建成高导热轻质石墨铝复合材料中试线。 

二是加快研发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服务江铜发展、突出市场导向原则,按照“高起点、新机制、高待遇”用人要求,面向全球引进尖端人才,壮大自主研发队伍。加快招聘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铜加工产品、碳纳米新材料、生产智能化、稀土材料、稀贵稀散金属应用等重点领域专业人才2021年形成40名以上博士、总人数130人以上的研发团队积极寻求与大院大所合作,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组建“高端合金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组建“金属基复合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借船出海,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高端研发平台;筑巢引凤,吸引、培养和留住更多青年才俊。坚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平台,邀请院士、专家走进江铜传道授业,鼓励研究院科学家和博士走出江铜交流推广研究院原创成果,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提升研究院人才的知名度和获得感,打造江铜在科技领域的品牌效应。 

三是加快研发领域拓展。引进中科院金属所一名研究员担任江铜稀贵稀散金属科学家,组建稀贵稀散研发团队,研发应用于空间核反应堆的高强度钨铼合金和低偏析钼铼合金,延伸钼铼金属产业链;引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两名研究员担任江铜金属基复合材料科学家,创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团队,研发芯片封装热沉、大功率IGBT基板用高强度、高导热、低膨胀系数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采用替代传统粉末冶金的原创技术制备电触头用高强、高导石墨烯-铜钨合金;研发引线框架、轴瓦、电刷用高传热,高耐磨,耐电烧蚀的碳纤维-铜复合材料。 

四是加快研发成果落地。签订石墨铜(铝)复合材料在5G基站工程化应用的联合技术开发合同,尽早成为顶级科技企业供应商;优化单壁碳纳米管百克级制备技术,研发单壁碳纳米管公斤级制备工艺,保持国内领先优势;攻克φ0.02mm铜合金微细丝线100千米不断线制备技术,力争实现φ0.016mm微细丝线85千米不断线,实现尖端材料的自主可控制备;研发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扁线用无氧铜杆,获得合格供应商资格;研发智能手机超薄超细热管,进入终端用户市场;积极服务提高德铜选钼回收率、城铜尾矿降硫提质工艺、提高武铜采矿盘区单采能力、分银渣提锡、重晶石提纯增白等多项成果产业化。 

“乔木亭亭倚盖仓,栉风沐雨自担当”。研究院全体员工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攻克新难关,攀登新高峰,取得新成果,迈上新台阶,为公司“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江铜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欧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