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刚过,“高烤”模式接踵而来。热力四射的八月,你若来到江铜,看到的将是江铜人经受“烤”验,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热辣风景。
腾“龙”移设
蜿蜒数公里的徳铜采矿场废石胶带运输系统,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条“长龙”。8月4日,胶带运输工段各条战线人头攒动、车来车往,第二十三次“检修移设”工作全面铺开。时间只有7天,大小项目有16项。检修员工们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于是,一边是胶带运输机移设,一边是旋回系统同步大检修,一头一尾两个现场、两条战线,在这个盛夏,同时展开。
采铜场上卧巨龙。
拉直线、对标杆、撒白灰,测量工作不能差一分一厘。
移设时,铁轨对接处损坏在所难免,但他们会用最快的时间完成抢修。
移设机的驾驶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精湛的技术,方能确保胶带移设顺利进行。
保质量、赶进度,一名党员的工作态度。 (张伟峰)
“汗”卫品质
走进加工事业部,热浪滚滚。尽管汗水已将全身浸透,员工们依然挥洒汗水夺高产。
电焊一开,“热”情自来。全副武装,保质保量。“烤”验面前,必拿满分。
铸轧分厂SCR4500溜槽堵塞,情况十分危急。操作工穿上厚厚的防火服,站在一千多度的高温铜水旁边,紧急处理险情。
熔铸炉下,焊花飞舞,浑然不惧。再炎热的高温,再难熬的酷暑,都阻挡不了“铜加工人”积极工作的热情。
漆包机冷却段狭小的空间让人寸步难移,现场闷热,尽管汗水已将全身浸透,他仍全神贯注的进行着手头上的安装工作。
线材分厂成品工段王拥新。全身都是汗水还仍然裹着毛巾,防止汗水滴落在铜线上,造成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图:罗茵 蔡晓华 洪涛 文:蔡晓华 张钰琦 吕嘉杰)
“暑”你最美
下午5点半,太阳依然热情高照。走进江铜(瑞昌)铸造公司钢球工段,瞬间感到热浪袭来,越往厂房里走,温度越高,这里的生产如同天气一样火热,熔炼、装模、翻砂、浇铸……多道工序如火如荼、井然有序。
在中频炉平台,徐臣梅、李爱富两名炉前工,正在忙碌着。
工段段长陈玉峰介绍说:“为了错开高温,三班作业调整为两班,早班不开炉,改成了中晚班,这已经是中班第二包铁水熔炼。”
徐臣梅、李爱富俩人在这个高温岗位上坚守了10几年。40多度的室温,厂房像个大蒸笼,1000多摄氏度的中频炉内翻滚的铁水,好似火焰山,不身临其境,想象不到其中的灼热。他们相互协作、轮换作业,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流下,汗水将工服变成“雨衣”,又被高温烤干,只留下被汗水汇成的一块块“地图”。
“既然干了,再苦再热也要把工作做好,天这么热,总是要喝水,一个班下来至少要喝六七斤水。” 徐臣梅一边说一边露出坚定的眼神。
傍晚6时许,第二炉钢水开包,站在数米开外都能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随后,负责摇包的女工黄小兰扶着通红的钢水包疾步走到造型区,分别倒入三个造型工的钢包,千余度钢水映红了她的脸庞,丝毫没有影响她投放的准确度。
趁热打铁。三名造型工立即将钢水依次投入到浇铸口子只有60mm的模具中,“高、稳、准”,熟练的动作,敏捷的身手,整个作业过程一气呵成,一趟下来汗水浸湿了工作服。“每天都做这些动作,早就习惯了。”造型工胡应华笑着说。
为了预防钢花飞溅灼伤,在这里工作的员工都必须着长衣长裤,甚至是两层,除此之外还需要佩戴安全帽、防护镜、厚手套,穿着劳保鞋、脚套。这样严实的一身装备,再加上高温环境,一般人即使什么也不干,光站着一小会都难以忍受,而他们要穿戴整齐工作8个小时。如果没有体力、毅力、战斗力的人,在这儿是绝对干不成的!
为他们的敬业精神点赞!
他们是夏日里最美的风景!(章燕 崔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