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安全大家谈:这扇“窗”,别轻易打开!

2020-06-22 10:59:19.0 来源:总编室板块

 

不久前,笔者在《抖音》里刷到这样一个小视频:一对夫妻在争论。丈夫抱怨,说妻子逛街答应了“就一会,说好了“就买一两件东西”,结果呢?妻子手上大包小包一大堆。妻子则反唇相讥,你不也一样!说好了“睡觉前就玩几分钟手机”,结果呢?你每次说和朋友喝酒“顶多一杯”,结果呢?  

类似的段子、例子,工作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多事情就这样,一旦有了开始的第一个突破口,结果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理论”的表现。  

它揭示:好的东西人们会尽量保护它,而好的东西一旦有了劣痕,人们就会自觉的任其变得更坏。人,一旦放任自己第一次,就会有以后的无数次。  

由此,笔者想到,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谨防“破窗效应”的发生,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 

比如,设备中的一个小隐患,学习中的一次“小偷懒”,工作中的一个“小问题”,管理中的一次“小妥协”,行为中的一次“小毛病”,考核中的一次“小原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最后很可能就是一次大事故、大麻烦的根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等古训说的也是这个理。防微杜渐,才能防患未然。即使坚持做一件事再难,也不要让自己有放弃第一次的想法,因为放弃了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显然就容易多了。 

 因此,我们不要轻易打开自己的这扇“窗”!要善于管好、关好它,谨防、慎防安全漏洞“破窗”而出,害己又害人!

(文字:吕建新  责编:周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