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贵冶自我加压,首次提出三年实现废水“零”排放目标的第一年。在全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全年工业废水平均排放量同比下降幅度达36.71%,朝着废水“零”排放的目标迈近了一大步。
据统计,在以往全厂每天的新水使用量和废水排水量中,循环水系统的补水量和排水量分别占到了36%和73%。
显而易见,控制好循环系统的补、排水量,将可在废水“零”排放攻关上,事半功倍,立显成效。
为此,早在废水“零排放”攻关的推进之初,贵冶专门成立循环水工作小组,不仅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全厂各单位做好循环水系统的运维管理,而且启动对循环水浓缩倍数的监管和考核。
与此同时,工厂各基层单位纷纷积极行动,依托技术攻关与精细管理,深挖节水减排潜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电解车间为例,利用马路场面收集水作为真空蒸发器补充用水,同时过滤机密封水由净化水改用循环热水,减少新水40立方米/天。
在废水排放量大幅降低的同时,贵冶深入行业前沿技术探索,缜密出台安环管理新举措,严控工艺生产污染物排放,实现了废水中污染物同步减量,确保了外排废水环保指标持续优于国家标准。
如贵冶通过实施电子除垢技术应用攻关,循环水质改善明显,为最终实现循环水系统“零”排放,从技术上提供了支撑。
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的废水技术研究,已完成中试,为早日攻克制约工业废水复用率提升的行业难题,提前做好了技术储备。
制订出台《强降雨时期废水处置应对措施》,可降低极端天气下的工厂废水环保风险。
此外,工厂从严从重安全环保指标刚性考核,树牢了安全环保红线意识,实现了安全环保“零”事故......
系列举措的强力推进下,2019年,贵冶工业水复用率同比提高0.67%,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各外排水环保指标在国家标准持续受控的基础上实现大幅优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肖翔 杨月)
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