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砥砺奋进40年之材设公司篇——开创物资采购新境界

2019-05-30 17:09:51.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198522日,江西铜基地总指挥部以(85)江铜指办字第051号文下发了“关于成立江西铜基地总指挥部材料设备公司的通知”,正式成立材料设备公司。 

199891日,原材料设备公司(材料设备处)、物资供应处和机动能源处合并,组建成立新材料设备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以公司采购供应为主”的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管理体制,拉开了江铜物资集中统一采购供应管理的序幕。 

从此,材料设备公司以“保供、降本、增效”为使命,一路劈波斩浪、创新前行,向着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迈进,不断开创物资采购新境界。 

保供:保证物资供应565亿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为关乎十余家厂矿、成千上万台套设备的顺行,物资的及时“保供”,始终置于材料设备公司所有工作之首。 

对物资供应及时性要求最高的,莫过于救灾。 

201562日晚,德兴市区突降暴雨,造成银山矿业新选厂铜系统多处被淹,如不及时排水,设备将面临更严重的损坏。险峻的形势面前,银山矿业提出加急采购两台多级扬程潜水泵。然而,这种潜水泵国内几乎没有现货,即使紧急订购,制造周期至少需要七天。 

灾情就是命令。材料设备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抗洪保供全面展开。应急小组联系原水泵厂家赶赴现场,随时修复现有水泵设备,同时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的市场搜寻,仅两天时间,就将两台符合使用要求的水泵送达现场。 

类似的案例,发生在2017年农历新年前夕。东同矿业的咽喉设备——组合井提升机减速机发生故障,下不了井,停产难免。五天时间,材料设备人员驱车辗转三省,跨越两千多公里,在大年三十上午,将减速机平安运抵现场,东同矿业在新年的钟声里又恢复了生机。 

物资集中统一采购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厂矿提供质优价廉的物资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此,材料设备公司实行24小时保供制度,规定了采购流程各环节作业时间标准。年三十,也不例外。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壮大,物资集中采购量也逐年加大,至2018年,材料设备公司集中统一采购供应物资达565亿元,为保证公司基建、更新改造和生产运营物资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效:采购降本21.528亿元 

杰克韦尔奇说,在一个公司里,采购和销售是仅有的两个能够产生收入的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的都是管理费用。 

采购创效是篇大文章,怎么写?方法很重要。材料设备公司始终秉持“增效是发展之道,降本是生存之本”的宗旨,顺时而为,不断创新采购方式和采购手段,加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单耗承包,被证明是采购创效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钻头的年度采购中,材料设备公司按单耗承包方式,开展竞争性谈判。2007年之后三年,德铜铜厂与富家坞两大采区钻头平均穿孔米数从1000米提高到2315米,钻头承包价却下降了20.375%32.07% 

全球OEM采购,是国际化大公司通行的做法。2016年,材料设备公司首次以“开放市场”的方式,将公司待开发的OEM采购项目向供应商公开,与供应商一道全球寻找OEM采购渠道。当年,公司备件OEM采购84项,采购成本比原渠道节约359万元。 

顺势国家改革举措,材料设备公司积极了解分析供应商在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去库存优惠、设备拆零优惠销售等信息,将其作为重要的采购资源,实现了830E电动轮、2300XPC电铲、KT200潜孔钻机等关键采选设备的备件拆零采购,节约采购成本达到了290万元。 

多年来,材料设备公司积极探索创新诸如OEM采购、拆零采购、全寿命周期采购法等多种采购方式和单耗承包、代储代销、年度协议、价格错峰、推进国产化等采购策略,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取得了降低统购物资采购成本21.528亿元的骄人业绩。 

创新:探寻物资采购新路径 

 “花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材料设备公司员工认为,采购工作同样需要持续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创造效益。 

买方追求价廉,这是天性,于是供应商“低价中标”一度时兴。因为质量和服务满足不了需求,造成后期使用成本升高。 

如何做到采购物超所值?材料设备公司想到试水全寿命周期成本法采购。2014年,铜材公司欲采购三台水泵,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水泵购置、运行、维护、故障、储备资金占用等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用模型一测算,虽然设备购置单价贵了一倍,但以水泵运行寿命20年计,中标水泵可以节约运行成本达512.5万元。 

20152月,材料设备公司将与江铜有硫酸采购合作关系的江西国裕化工引进为“购销促进企业”,既促进了铅锌公司硫酸的销售,还降低了公司烧碱的采购价格,当年烧碱采购成本就下降了70多万元;贵冶水渣一度销售困难,面临“胀库”,将水泥采购业务与水渣销售业务进行对接,2015年和2016年两年促成了8万吨水渣的销售。 

一系列符合市场规律的、严谨科学、便捷高效的商务采购模式的一次次创新突破,仿佛源头活水,在实现采购质量提升、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为材料设备公司探寻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国产化:支持民族工业振兴 

站在提升民族工业发展水平的高度,本着节约项目投资和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原则,集团公司在投资或更新改造大型关键生产工艺设备和备件时,坚定地选择了国产化道路,勇于“吃螃蟹”。 

2013MCC400A 220吨电动轮国产化就开了先例。由于电动轮是行走设备,安全要求极高,当时国内生产厂家极少,国产化推进难度很大。 

凭着对国产设备的信心,材料设备公司迎难而上,经多方调研,最终选定与中冶京诚进行MCC400A 220吨国产化电动轮联合研发。设备在德铜试运行一年后,效果良好,于20148月顺利通过验收。 

由于国产电动轮在德铜引进取得巨大成功,国内其它矿山纷纷改用国产电动轮,采购价格一路走低,比进口电动轮低近40% 

由于江铜率先尝试并成功使用10米半自磨机、35立方电铲,借助江铜的行业影响力,中信重工的大型半自磨机和球磨机、太原重工的大型电铲迅速打开了国内外市场,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江铜有力地支持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支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0年来,集团公司抓住民族工业振兴的有利时机,分别与中信重工、太原重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企业、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半自磨机、球磨机、电铲、浮选机、电动轮矿用汽车等55种、209台套大型生产工艺设备国产化,节约采购成本9.36亿元。 

20年来,集团公司材料、备件国产化立项1024项,参与评审648项,节约了2.59亿元的采购成本。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集团公司设立了国产化奖励基金,分阶段、分梯度对各国产化项目逐一进行奖励,使得国产化设备、备件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 

莫愁前路风和雨,新征程扬帆正举。成绩只属于过去,面对未来,材料设备公司将紧跟集团公司战略步伐,致力于建立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物资采购供应体系,以创新谋求新业绩、实现新发展,为江铜“三年创新倍增”提供更优质的物资保障。(许玮 谢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