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贵冶:打造世界炼铜行业新标杆

2015-06-15 15:15:32.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在世界炼铜行业一直不乏关注的贵冶,因着两年前开始实施的“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战略再次站到聚光灯下。 

2015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强卫在江铜考察时,对贵冶瞄准世界前沿、对标赶超创一流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可考虑在全省企业中推广江铜贵冶的对标管理做法,以对标为抓手,提升全省的工业化水平。 

贵冶开展仅两年的对标工作缘何引起省委书记的关注?两年对标,给贵冶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记者走进贵冶进行了探访。 

标杆情结 

作为中国铜冶炼新时代的开创者,贵冶的标杆情结与生俱来。从建厂之日起,贵冶就被赋予了引领中国铜冶炼技术发展、振兴中国铜工业的神圣使命。投产30年来,贵冶不断跨越产能新高度,并持续引领中国铜冶炼技术的升级,有力促进了中国铜工业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贵冶先后提出建成世界最大、最好铜冶炼厂的目标。至2012年,贵冶阴极铜产能已经突破100万吨,站上了单厂铜产能规模的世界之巅,成功实现建成世界最大炼铜工厂目标。2013年,公司“两会”吹响了“引领中国铜工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矿业公司,跻身世界矿业前五强”的号角。贵冶如何找准在公司“领跑铜业”战略中的定位,进一步将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集约发展优势,由世界最大迈向世界最好?以陈羽年、陈平华为首的贵冶新一届党政班子在思考。 

贵冶党委书记陈平华认为,贵冶在形成单厂百万吨级产量规模后,必须要有新的目标和追求。新的目标在哪里?他们在深入分析贵冶存在的优劣势后认为:对比同行,贵冶的阴极铜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铜冶炼回收率、吨铜综合能耗等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较好水平,具备了向“建成世界最好炼铜工厂”目标迈进的实力和底蕴;但金、银回收率等技术经济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对工厂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构建‘效率最高、技术最优、能耗最小、成本最低、环保最好’的铜冶炼新模式,全面加快建设世界最好炼铜工厂步伐,引领中国铜冶炼工业迈入世界领先的新时代。”经过多方调研、研讨,贵冶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瞄准了新的目标。 

2013年年初的厂“两会”上,贵冶正式提出用2-3年时间“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的目标,全面开启“打造标杆”模式。这一选择,充分体现了贵冶自我加压、追求卓越的理想和信念,也展示出贵冶矢志攀登铜冶炼技术新高峰的责任与担当。 

20136月,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保民在贵冶调研时指出:贵冶提出“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也展现了贵冶追求卓越的决心和魄力。 

对标行动 

目标既定,关键在于行动。正如贵冶厂长陈羽年所说:“提出一个新的目标,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来确保,那就是‘吹牛’;如果有措施,还有行动,那才叫‘奋斗’。” 

贵冶的对标工作首先从寻标开始。这是一项系统而浩大的工程。为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动态,贵冶一方面通过公开发行的刊物和网络等寻找收集指标数据;另一方面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先后与美国迈阿密冶炼厂、韩国温山冶炼厂、德国汉堡冶炼厂等世界一流铜冶炼厂进行了交流和互访,并与西班牙韦尔瓦冶炼厂签署了长期技术交流和互访协议。近两年来,该厂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次对外技术交流,密度前所未有。通过考察,贵冶的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寻标工作量的浩大从该厂科协编制的一份《对标简报》上可见一斑。简报上,贵冶与铜冶炼综合能耗等九大核心技术经济指标排名前25位的世界一流铜冶炼企业的对比情况、20122014年贵冶636项指标变化情况等数据一应俱全,为贵冶创建对标指标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在此基础上,贵冶将全厂15个车间和各职能部室的数百个控制指标、影响因素、计算口径编成直观的图表,并对伍德麦肯兹数据库中全球75家冶炼厂和84家精炼厂的指标进行梳理,检索出各个指标的工厂历史最好水平和世界最好水平,再按照“意义最大、效益最大、实现难度最大”的原则,从中遴选出铜冶炼回收率、金冶炼回收率、银冶炼回收率、吨铜综合能耗等16项标杆对标指标,横向对比世界最好,纵向对比历史最佳设定标杆值,建立起完善的对标指标体系。 

但是,任何工作的突破都必须以思想的突破为前提。2-3年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这是否是天方夜谭?16项标杆指标中,金、银回收率等指标与当时的世界最好水平相比差距巨大,如何实现?面对一个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指标,全厂上下怀疑的有之、议论的有之,每个背负指标的单位都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即使部分厂领导班子成员也对能否实现目标信心不足。困难面前,贵冶党政大会小会进行思想动员,让大家坚信,别人能做到的,贵冶也一定能做到。厂长陈羽年提出四句话:有魄力才有活力;有壮志才有斗志;有决心才有信心;有想法才有办法。一时,全厂上下的斗志得到巨大鼓舞,大家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决心不达目标不罢休。 

指标体系建立后,如何实现指标又成了难题。贵冶下出的第二步棋是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贵冶建立起一整套覆盖全员、分层考评、五位一体的考核体系。贵冶的考评体系由组织绩效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两大部分构成。组织绩效考核主要有经济责任制考评和“双文明”考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和“双文明”考评排名、分值作为二级单位员工年终绩效奖的分配依据。员工绩效考核由干部考评、机关绩效考核、全员创星三大块构成。干部考评针对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薪酬分配、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第一年考评为不称职的,由厂纪委牵头警示谈话;连续两年为不称职的,调整工作岗位;连续三年不称职的,免去担任的领导职务。机关绩效考核针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全员创星针对二级单位全体员工进行考核,均实行全员大排名,排名用于员工的奖金分配、评优评先和工资进档退档。2014年,扣除工资自动进档因素,贵冶共有136名员工工资实现进档,315名员工工资实现退档;10名中层干部工资实现进档,18名中层干部工资实现退档。2013年、2014年,该厂分别有12名、5名中层干部因关键事件考核而受到行政警告以上处分,另有一名中层干部因连续两年考核排名倒数前三名而调动工作岗位。 

同时,该厂配套实施了《岗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员工岗位管理办法》,将员工奖金考核中的活动部分由10%提升到了53%,让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了提升能力和创造业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现在,“用实力说话,凭业绩拿钱”正成为贵冶新的流行语。 

按照该厂经济责任制考评要求,所有考核指标凡是能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一律按历史最好水平考核。2013年,该厂共梳理出各单位的207项指标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其中125项按历史最好水平进行考核,并将37项纳入厂控指标。闪速炉作业率、金回收率、银回收率等16个具有全局性和代表性、对工厂经济效益提升有着重要制约作用的指标,被确定为标杆指标。在具体考核中,对公司计划要求完成的任务作为保证指标进行考核,视完成情况“只扣不奖”;对标杆指标,在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的前提下,原则上“只奖不扣”,对一些实现难度较大的攻关指标进行重奖;对其他考核指标,采取“有扣有奖”的奖扣办法。 

指标考核上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考核分配权重的加大,传递了压力,树立了导向,激发了活力,使指标考核这一指挥棒,发挥出更加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更加明显的激励作用,激发出强大的标杆效应。指标的层层分解、责任的层层划分、奖惩的严格兑现,使得任何一个车间、科室或者个人都不敢懈怠,完成工作更加自觉自愿。 

贵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帆说,将绩效考评的结果直接运用于员工评优评先、薪酬分配、选拔任用,不仅操作起来更方便了,而且确保了公平,减少了矛盾,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原来是各单位因担心完不成标杆指标与厂里讨价还价,现在是各个单位争着向厂里要标杆指标。 

20146月,公司总经理龙子平在贵冶调研时指出,贵冶的五大考核评价体系公平、科学、有效,真正提高了全体干部员工的执行力,能够激发大家在敬业、精业、谋事、干事中提升能力、创造业绩、获得进步。 

标杆效应 

抓住了绩效考核这个“牛鼻子”,对标效果立竿见影。2013年,贵冶对标初战告捷,16个标杆指标中15个成功达标。2014年,16个标杆指标全部实现奋斗值,86个指标达到或刷新历史最好纪录。其中,闪速炉作业率、铜冶炼综合回收率刷新了世界第一的新纪录;吨铜冶炼综合能耗由世界第六攀升到世界第三;金冶炼回收率、银冶炼回收率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其它标杆指标也在2013年大进步的基础上再次大突破,向世界先进水平大幅度迈进,复水利用率、吨铜新水消耗、吨铜综合能耗等一批重要环保指标实现大幅跃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通过对标,贵冶继成为世界首个单厂阴极铜产量超百万吨工厂后,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又让世界同行刮目相看。 

指标提升带来的效益是惊人的:2013年,仅提升铜冶炼回收率、金冶炼回收率、银冶炼回收率,降低尾矿含铜四项标杆指标的突破,就创造了3.58亿元的效益。而到了2014年,这四项指标突破创造的效益进一步增加到4.8亿元。 

但是,对标带给贵冶的不仅仅是几个指标的提升,借助对标的辐射效应,贵冶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看得见的变化:执行力大大增强、上下工序更加协同、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近两年,贵冶厂长陈羽年形成了一个新习惯:将贵冶方方面面的变化通过文字或图片,以微信的形式发给工厂的老员工或亲戚朋友看。作为一个4000人大厂厂长的他何来这份“闲情雅致”?陈羽年说,这得益于标杆工厂的打造。由于考核到位,干部员工的执行力得到显著增强,基层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厂领导再也不用天天下基层,日日跑现场,得以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现在,在贵冶,不仅领导“好当”,基层班组长也感慨队伍更好带了。针对每一个指标、每一项工作,工厂将责任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直至个人,奖优罚劣,使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需要班组长成天盯着干。再者,由于额外的工作有额外的加分,大家脏活累活抢着干。因为谁都不愿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绩效考核排名表的末尾。 

贵冶执行力的提升从另外几个事例中同样可以得到印证。过去,摩托车进厂、厂区流动吸烟、员工上下班考勤、外来施工企业管理等一直是贵冶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常年得不到解决。开展对标管理后,贵冶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立抓立行,立整立改,一举使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贵冶的生产具有高度连锁化的特点,任何一个指标的完成都离不开上下工序的协同合作。对标过程中,这种协同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2013年,贵冶16个标杆对标指标中,硫化钠单耗成为唯一未达标的指标。作为指标主要承担单位的硫酸车间主任乔彦强当时感到巨大的压力。采访中,乔彦强用三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他说,这个指标就像一颗钉子扎在心里。 

知耻而后勇,硫酸车间上下立刻行动起来,找原因、定措施。硫化钠单耗指标虽然由硫酸车间承担主要责任,但上游工序熔炼车间、新材料车间对指标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多。于是,硫酸车间“跳出车间看车间”,建立与上游工序的沟通协调机制,并成立联合攻关小组。经过相关工序的联合攻关,硫化钠单耗直线下降,单耗值由13.56kg/t酸降至10.2kg/t酸。去年5月份,更是创下9.0kg/t酸的新记录,远优于工厂12.5kg/t酸的标杆值。 

工序协同在提高转炉炉龄指标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标之前,贵冶转炉炉龄长期在180220炉之间徘徊,与350炉的世界最好水平相差甚远。为提升转炉炉龄指标,贵冶建立责任分摊机制,将熔炼车间、冶化工程公司、供销公司三家单位捆绑考核,考核权重分别占70%20%10%。共同的利益关系将三家单位拧成了一股绳。三方发力,转炉炉龄终于节节攀升,2013年达到 246炉,2014年达到293炉,2015年一季度,甚至有一台炉达到350炉的世界最好水平。 

现在,工序协同的理念已经覆盖到贵冶各个单位,深植于每个员工的内心。熔炼车间员工在作业时,会考虑到如何提高铜的直收率,减轻选矿车间渣选铜的压力;备料车间员工在配矿时,会考虑到什么样的矿种搭配,有利于熔炼车间提高闪速炉作业率…… 

贵冶对标的辐射效应还不止于此。受主业单位对标的激励,现在,贵冶的多经和后勤单位也不甘落后,主动寻标、对标,推动在工厂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2013年开始,江铜(贵溪)冶化工程公司引入自修率考核这一指标,尽可能增加自修项目,减少外委项目。两年来,该公司自修率从23%上升到40%,多创造效益1000万元以上。该厂防腐公司则想着如何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到贵冶以外的市场上去赚取更多的利润。甚至是该厂生活服务公司也把职工用餐满意度作为对标指标,尽可能为主业生产服好务。 

墙内开花墙外香。出色的对标成效让贵冶的对标管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47月,公司下发对标管理实施意见,决定推广贵冶对标经验,在各级各领域全面推行对标管理,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构建完成公司级和厂矿级两级对标体系。2015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强卫在江铜考察时强调,可考虑在全省企业中推广贵冶的对标管理做法。中央驻赣和省内主流媒体也纷纷聚焦贵冶的对标管理经验。 

标杆精神 

两年对标,在给贵冶带来深刻变革、注入强劲活力的同时,也形成了有益的标杆文化,创造了可贵的标杆精神。采访中,贵冶党委书记陈平华用“追求卓越、勇担重任、敢当标杆”12个字来概括贵冶对标过程中形成的标杆精神。在此精神的指引下,贵冶广大干部员工人人争当标杆、个个敬业奉献,呈现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喜人局面。 

16个标杆指标,每一个指标提升的背后,都凝聚着贵冶员工的努力和汗水,努力和汗水的背后,则是一个个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对标故事。 

贵冶选矿车间攻克尾矿含铜0.28%这一指标的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2013年,贵冶将尾矿含铜标杆指标设定为0.28%,而之前,这一指标长期徘徊在0.3%左右。为了这0.02个百分点的下降,贵冶上下打响了一场攻坚战。如同攀登高峰,登顶之前的每一小步,都异常艰难。对于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这一指标而言,小数点后的微量加码,都要付出外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上下工序协同攻关、指标分解落实到岗到人、开展工艺劳动竞赛……随着一项项措施的落实,20136月份,指标逐渐稳定下来,达到了0.27%。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11月底,车间报表数据显示,111月份尾矿含铜还处在0.282%,意味着全年剩下的33天的指标必须达到0.258%才能实现全年目标。这是一个车间从未企及的高度。经过研究摸索,他们发现影响尾矿含铜指标的“罪魁祸首”是夜间槽面管理。为加强夜间槽面管理,身为车间技术组组长的徐国华主动请缨,和另外两位同事一道,接下了这个棘手的活。他们白班夜班“连轴转”,日夜兼程“不打烊”,把家“安”在了现场,密切关注着指标数据的每一个变化情况,随时采取应对措施。在指标攻关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该车间磨浮工段“带头人”彭俊军的妻子出现早产迹象, 忙得脱不开身的彭俊军一狠心将妻子送回了娘家。从老婆怀孕到孩子出生,彭俊军与妻儿见面的时间双手都可以数过来。每每想到这,彭俊军都愧疚万分。但他始终认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自己唯有更加努力工作,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回报妻子和儿子。在徐国华、彭俊军们的努力下,到12月底,全年尾矿含铜指标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乖乖”地降到0.28%以下,实现了这个曾经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两年的对标实践,带给贵冶的不仅是丰厚的物质财富,更有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标杆精神的激励下,贵冶人人学习标杆,个个争当标杆。祝尉华是2008年江铜技校毕业分配进贵冶的,现在是硫酸车间生产一工段三班班长。在贵冶主要生产车间当班长,无论是学历还是资历,祝尉华都不够格。但在车间2013年大排名中,祝尉华名列前茅。他以自己的业绩证明:学历不行能力行,资历不够业绩够。祝尉华正是在同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压力下,努力“干好每件事”,以业绩说话、以能力服人,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别人的“标杆”。 

记得有位领导曾说过,贵冶炼铜更“炼人”。贵冶打造标杆工厂的每一个战场,既是指标提升的竞技场,也是培养人才的练兵场,许多年轻人通过对标这个舞台,增长了技能,提升了本领,收获了成长。贵冶一车间的“80后”副主任吕喜聪就是对标的直接“受益者”。这两年,贵冶的金、银回收率从94.55%94.51%直线跃升到现在的97.71%96.30%,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吕喜聪为代表的贵冶一车间的年轻人功不可没。在对标过程中,他们不仅助力实现了企业梦,而且成就了个人成长的梦想。吕喜聪们的成长,或许是除指标提升外,贵冶对标工作的更大收获。 

谈起对标,贵冶一名即将退休的职工深有感触地说:“对标带来的变化,就象回到建厂初期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5年是贵冶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的冲刺之年,也是决胜之年。按照公司总经理龙子平所提出的“贵冶既要保持技经指标的世界标杆优势,又要争取综合指标达到世界标杆水平,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炼铜标杆工厂”的要求,贵冶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又将对标目标瞄准了人均劳动生产率、环保等综合性指标,踏上了新的奋斗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