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创新倍增”是省委省政府对江铜提出的新希望,是江铜助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政治任务,更是江铜自身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加工事业部作为江铜大家庭的一员,必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促发展,全力助推江铜“三年创新倍增”目标的圆满实现。
一、以项目建设为动力,增强发展后劲
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江铜作为以铜为本、全球布局的世界500强企业,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2018年生产阴极铜146.46万吨。铜的使用都通过加工后才进入消费领域,2017年全国铜加工总产量为1722万吨,江铜总产量为118.97万吨,从产量数据上看我们所占比例并不大,还有巨大的提升发展空间,加工事业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江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奋力实现“三年创新倍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工事业部如何发展?如何在江铜新征程上彰显大作为?需要我们深思熟虑。
以产业布局助推发展。我们将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发挥事业部在铜加工行业市场营销、人才、信息及管理等方面优势,主动参与到公司全国铜加工产业规划和布局设置中。以做强做优做大铜加工产业为目标,择机在华东、华北、西南等区域收购或兼并铜加工优质企业,全力助推公司早日实现“优化铜加工产能布局,提升铜加工产品产能在全球市场话语权”的目标。
以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发展。充分发挥出公司资源平台的优势,围绕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回报率较大的相关产业如新能源、5G通讯、热交换、高铁、地铁等新兴市场需求,开展研发和攻关,抢占市场制高点。
以优化产品结构助推发展。主动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并结合事业部实际,引进铜棒排、冷镀、高速拉丝等同行先进生产线,成功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
二、以产品创新为突破,不断开拓市场
产品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事业部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产品创新上做文章。着眼长远,紧盯国内外同行发展变化,善于运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业态,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大力开展产品创新,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一流产品。
事业部将充分利用好江铜与中车集团及中科院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掌握新产品研发技术;加大与江铜研究院、高校的合作,开发出市场所需的新产品;发挥出事业部产品研发小组的攻坚作用,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与运用。重点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品创新同生产经营、效益增长及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铜管方面将围绕紫铜管系列、铜水管、热管、大口径铜管产品开展研究与开发;铜杆方面将围绕高性能合金线母杆进行探索与研发;铜细线方面将围绕并绞线及锡铜、银铜合金和镀银线等新应用领域产品进行攻关与研究;漆包线方面将围绕超大规格线、新能源汽车线、5G网络线以及扁漆包线等新产品进行开发与生产。常态化管理产品创新工作,实行专人专项负责,每年力争实现2-3项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有效扩大市场占有率,抢占行业标准制高点,增强市场风险抵抗能力并形成事业部新的效益增长点。
三、以推行“两化”为契机,提升行业地位
推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更是铜加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跟时代,抢抓先机,主动融合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不遗余力地推进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建设。
事业部将根据国内铜加工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借助江铜“三年创新倍增”的契机,积极投资新建高科技生产线,如新建先进的铜管自动化生产线,既能增加铜管产能,又能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更好地满足高端客户需求。针对贵溪本部小线设备服役到期的现状,择机对现有拉丝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可考虑选用多头高速拉丝设备和连拉连镀(锡)设备,不断优化事业部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将发挥好苏州分公司这个市场前沿阵地的引领作用,在原有产能的基础上新增数条多型号的多头拉丝生产线,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对各类产品的需要,以形成五万吨的并绞线产能,增加新的效益。事业部上下有信心,也有决心将“两化融合”工作开展好,在江铜铜加工企业真正起到示范先导作用。
四、以精细管理为抓手,提高管控能力
精细管理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事业部将一如既往地抓实、抓好精细化管理,以精细促管理,以管理增效益。
事业部将扎实推进对标管理工作,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作为对标要求,按照有重点、分阶段、可推广的方式,实现对标指标的全覆盖。在核心指标的制定上,既要结合兄弟单位的情况及自身实际,也要主动向同行先进企业看齐,树立标杆,查找差距,制定措施。强化对标攻关的管控,对标考核要见真章,对标成果要共分享,力争在对标成效上取得新突破。稳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对现系统运行的两家企业不断优化及完善管理平台的服务功能,巩固成果,固化经验,最大限度发挥出平台统计、分析、管控的作用,正在推进的两家企业年底前将完成平台的验收与上线运行,真正实现预算管理全覆盖。深挖内潜降低成本,继续推行已有的生产加经营运行模式,降成本增效益,并充分利用江铜与三家国内企业共建的有色金属行业采购联盟平台,主动开展寻源采购,拓宽采购渠道,提升议价能力,逐步消除单一来源;积极探索新材料的试用,加大新工艺的开发,推行产品简易包装等措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生产过程成本管控,生产组织做到科学高效,节能设备有序更新,加大各工序、各种产品的成本考核,以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标,我为成本想办法”的全员降本意识。
五、以梯队建设为根本,培养后备人才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事业部将以后备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岗位素质为主导,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
事业部将继续重视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发挥出首席工程师及首席技师的模范示范作用,鼓励基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学管理、专技术、提技能。关注各类人才的培养,因地制宜拟定人员培训计划,从弱点、薄弱环节入手开展对应性培训。立足新品研发和质量攻关,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日常实践操作,进行专业技术理论和标准化操作培训,实现操作、维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而不断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与公司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同心筑梦,携手前行。“三年创新倍增”攻坚号角已吹响,事业部上下将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相关工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创新的精神,为公司实现“三年创新倍增”目标发挥出我们应有的作用。(加工事业部总经理 苏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