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二、国际化路径

2015-05-05 16:44:10.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和学习,本报从中梳理出并购重组、风险勘探、国际资本融通、绿地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等世界矿业前五强惯用的五种国际化路径。 

1.通过并购整合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里程碑式转型 

世界矿业巨头的成长壮大、跨越和成功转型,贯穿着一系列成功的并购重组。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矿业巨头成功实现了三大战略目的:一是不断壮大自身规模,获取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二是进入新的资源领域,不断丰富产业内涵,持续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里程碑式转型。 

以必和必拓公司为例,必和公司(BHP)在1885年成立之初主要开采银、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1925年,BHP公司在成立40年之后,通过收购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北部煤区的John DarlingElrington煤矿开始进军煤炭行业。1935年收购澳大利亚钢铁有限公司,介入黑金属行业。1984年,必和公司以 24亿澳元收购美国犹他国际公司等三家公司,主要资产包括加拿大 Island铜矿和智利 Escondida铜矿,从而开始全球化经营,此时距成立已近百年。必拓(Billiton)公司的发展历程也与此类似,在其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将并购重组作为其扩张的主要手段,通过专注资源开发主业,不断做精做强做大,最终成长为行业巨擘。 

通过并购重组,世界矿业巨头不仅获得规模扩张和介入新的资源领域,而且成功实现了常规方式难以实现的里程碑式转型。 

2001年,必和公司(BHP)和必拓(Billiton)公司合并组成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矿业集团,合并重组后的必和必拓集团公司一跃成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矿业公司。 

1962年至1997年,力拓在兼并了数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后,于2000年成功收购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一跃成为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加工领域的全球化综合性集团公司。 

2007年,自由港公司以价值259亿美元现金及股票收购竞争对手Phelps Dodge Corp.公司,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上市铜生产商。2012年,自由港公司又以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石油天然气公司PXPMMR公司,成功转型为全球化综合性资源开发公司。 

2013年,嘉能可国际完成对Xstrata的收购,成功转型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多元化天然资源公司。截止到2014年底,并购整合过程中,已经确认的协同效益超过24亿美元。 

进一步观察发现,在其发展进程中,世界矿业前五强均坚定而又持续地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侧重于对矿产资源的控制、开发、简单加工和销售,极少涉足精细加工走全产业链发展道路。譬如必和必拓的主营业务是国际矿业和能源开发,通过勘探、开采和加工自然资源,通过为客户和市场提供创新服务,创造长期价值是其战略发展目标。力拓集团的主业为矿产资源勘探和采掘,它主要向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供应能源和金属矿石等初级产品。淡水河谷从1942年成立以来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对矿产资源的并购整合,尽管目前保有优质铁矿石储量达210亿吨,但淡水河谷几乎不染指任何钢铁冶炼和钢产品深加工等下游业务。 

2.始终保持对勘探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资源总体储量 

采用勘探开发方式增加资源总体储量,实现全球化生产布局是世界矿业前五强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路径。为保证有效的勘探开发效果,国际矿业巨头不仅设有自己的专业勘探部门或子公司,而且也常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并且始终保持对勘探开发的投入力度。 

必和必拓在亚洲新加坡、澳洲珀斯、非洲约翰内斯堡、欧洲莫斯科、南美圣地亚哥和北美加拿大范库弗峰拥有6个专业子公司组织开展全球资源勘探业务,其5大客户单元也负责搜集、整理和勘探世界各地的新矿产资源项目。20122014财年,必和必拓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和研究费用投入分别达到16.4410.477.16美元。 

力拓一直在矿产资源勘探领域保持高强度投入,并且成立了勘探事业部,勘探事业部采取专家团队统一管理,在墨尔本、伦敦、盐湖城(美)、珀斯(澳)、布里斯班(澳)分别设有勘探分部。1946年以来,资源勘探已经为力拓增加了至少40年的生产存续期。2014年,力拓勘探部门在全球19个国家包括中国(通过与中铝的合资公司)进行了资源勘探活动。20122014年,力拓用于资源勘探的投入分别为14.779.487.47亿美元。 

自由港公司坚持认为,自由港公司的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在资源领域持续的成功开发,并坚信专注于矿产资源项目,尤其是目前在产项目周边区域的勘探开发,将会使自由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20122014年,自由港公司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和研究费用的投入分别达到2.852.101.26美元。 

3.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实现全球资本融通 

必和必拓、力拓等世界矿业巨头,之所以能够频繁发起大型的并购活动,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它们都具有极强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必和必拓公司目前在澳大利亚、伦敦、纽约和南非四地的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美国自由港公司是五家矿业巨头当中拥有资本融通平台最少的企业,公司虽只在纽约一地上市,但鉴于纽约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程度,其依然能为自由港提供足够的融资服务,近些年的几个关键性并购,自由港公司均是通过发行普通债、优先债等融资方式从资本市场筹得资金。淡水河谷更是将国际资本融通用到极致,201012月,通过预托凭证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淡水河谷的普通股及A类优先股此前已于巴西圣保罗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法国巴黎的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上市;在香港联交所以预托证券方式上市后,淡水河谷的股票可接近二十四小时全天侯买卖。 

4.通过新建、新设等绿地投资方式,介入新区域和新的价值链 

除上述方式外,世界矿业前五强也会选择在目标市场或重点区域采用新建新设生产基地、子公司、分公司或办事处等绿地投资的方式,实现经营的本地化、区域化。 

以必和必拓公司为例,18832001年一百多年间,公开资料显示,通过新建、新设等绿地投资方式,必和必拓公司在世界各地先后成功实现了锡、铁、铝、镁、金、银、钨、铜、铅、锌、重晶石等矿物的采选冶一体化,介入航空、海运、科研实验室业务,进入线缆加工、钢材加工等领域。随着业务范围和区域布局的不断扩大,必和必拓在市场集中地同时纷纷设立营销办事处、办公室或分公司等。尽管时至今日相关业务很多已经退出或清算,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建、新设等绿地投资方式,为必和必拓后来的全球化布局和在矿业领域的快速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其更好地实施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 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全球资源业务 

吸收当地企业或股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全球资源业务,同时较好地规避相关风险,是世界矿业巨头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化路径。 

众所周知,作为一家国际矿业公司,自由港公司的矿山资产组合遍及亚洲、美洲和非洲,包括全球储量最大的印尼Grasberg铜矿、美国MorenciSafford大型露天铜矿、南美洲Cerro VerdeEl Abra大型铜矿、刚果(金)潜力巨大的世界级Tenke Fungurume铜矿等。 

深入观察我们发现,自由港公司在美国国内的矿山基本都是独资企业,但是在美国之外,尤其是高风险的资源丰富国家,其十分注意寻求和其它矿业公司,尤其是代表资源项目所在国家政府的公司,合资成立开发公司,发挥各自优势,规避独资投资风险。 

在刚果(金)的Tenke Fungurume铜钴矿中,自由港公司占股56%,代表刚果(金)政府的国营铜业公司杰卡明(Gecamines)占股20%。在刚果(金)政府近年来重新严格审查已签订的矿业开发协议的大环境下,包括加拿大第一量子矿业公司在内的一些国外矿业公司的开采权被强行收回,投资支出受到严重损失。201010月刚果(金)政府审查批准了Tenke Fungurume矿业公司的开发协议。这与自由港公司吸引Gecamines入股组成合资公司的策略不无关系。与此类似,自由港公司持有印度尼西亚Grasberg铜金矿90.64%股份,另外9.36%股份则由印尼政府持有,以此尽量消除政治、法律等多种风险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