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输球了。
我不是真球迷,但对德国队情有独钟。因为4年前偶然看到他们以7:1赢了强大的巴西,意外记住了穆勒、克洛泽、厄齐尔三位帅哥的名字。
这回,我早早守在电视机旁,意欲再睹日耳曼战车一路碾压对手的风采。结果,大失所望。跟我一样失望的,还有他们曾经的中场核心巴拉克,他表示:“完全没有求胜欲望,球队攻守平衡以及队内的团队精神方面,也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换作矿业企业的行话,那就是:前场生产组织无力,后场安全防范不牢。
且不说整场比赛德国队进攻端充斥着毫无节奏变化的站桩式外线倒脚、传控,单论防守,可谓“安全不牢,地动山摇”。
先看那粒进球,墨西哥队从断球到进球只用时13秒,对于对手的防守反击战术,德国队显然缺乏必要的“安全”准备。实际上,自开场不久,墨西哥的快速和效率就已显现,但屡次被冲垮防线后并没有引起德国队的足够重视。
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据说上届世界杯,他们对对手的数据分析细致到对方球员射门动作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届,他们居然无视脚下灵活、控球能力强、深谙防守反击之道的墨西哥,在战术上没有适时调整,不作临场应变,一味靠前压上,留下太多空档,几次被人打个措手不及。由此联想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更新之后,同样要调整安全防范措施,不留死角地解决,实现本质安全。
再说说技术运用。想当年,德国队走的是边路起脚,头顶轰炸的高空球路线,凭借“飞翼+中锋”式的坦克重炮,所向披靡。近年来,随着一些技术较好的球员出现,德国队放弃擅长的简单实用打法而不用,陪技术流的墨西哥队玩起了按部就班的短传渗透,以致延误战机。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输球,自在情理之中。对应安全工作,便是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在符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务求高效,避免盘根错节、拖泥带水。
最后说说“作风”问题。纵观整场比赛,德国球员跑动消极凝滞、无效控球多、防守阵型残缺混乱……让人不禁发问,那支纪律严明,意志力顽强的德国队哪去了?还是那个世界排名第一的世界杯卫冕冠军么?
0:1,并不悬殊的比分,却是完败,客观反映了德国队攻之不力、守之不牢的尴尬。好在小组赛刚刚开始,剩下的比赛,坐拥豪华阵容的德国队只要顶住压力,认真打好每一场比赛,还有出线的机会。
足球场上,最终比拼的是实力。正如我们的企业,纵有打造一流的理想,纵然堂堂盛名且人才济济,面对各项工作之时,须攻守平衡、首尾兼顾,且严肃纪律、严格执行,方不至于事与愿违,翻车出局。 (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