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安全要硬规章还要软约束

2018-03-19 08:26:58.0 来源:总编室板块

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东部战区某防空旅出炉了一份史上最具有人情味的手机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也叫手机使用公约。公约通过漫画等形式,对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或影响进行了生动演绎,并配有清新的文字说明。这种耳目一新的方式,深受官兵欢迎,手机使用管理难问题也迎刃而解。 

“管理规定”变为“使用公约”,看似几个字的差别,但传递出来的态度和理念却大相径庭。规定,是法律用词,用以作为行为标准,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强调的是“法治”。而“公约”,则是参与制定的单位和个人共同信守的行为规范,具有自觉性和自律等特点,凸显的是“人治”。两者虽然都要求达到遵守、接受和执行的目的,而后者却透出浓浓的“人情味”,接受程度也明显不同。 

在厂区,带有“禁止、不得、严禁、注意……”等冷冰冰字眼的警示语,我们仍随处可见。追责、通报、曝光、考核等,很多单位仍奉为圭臬,当作管好安全的“万能钥匙”。毋庸置疑,这些“冷冰冰”的硬行为,的确能遏制一些事故的发生,对习惯性违章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慑和警示作用。但要想保障安全系数的最大化,做到防患于未然,光有硬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在管安全中,我们也能创新管理思维,转变管理理念,就像出台手机公约一样,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表达方式对待问题,多改进些宣传内容,多保留点文化气息,多讲点人情味,有了诸如此类的“软行为”做后盾,员工自然就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适应,短期效应就会变成长效机制。 

管安全,讲人情味,并不是纵容,而是适度包容;也并不是无视原则,而是在讲原则的基础上多些灵活性。譬如,近些年,德铜泗洲厂在班组安全管理中,就推行把人的思想状况和情绪变化纳入日常管理当中,把富有人情味的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尤其是节假日,有的工段还要求班组长必须在“微信群或朋友圈”对酗酒、赌博、沉湎游戏等不良行为打“预防针”,点对点地进行温馨提示,从而有效避免了员工疲劳上岗现象,由此导致的事故也大幅降低。 

管安全,讲人情味,就要杜绝以罚代管现象,逐步把“人情味”上升到“文化”层次,成为制度的有益补充。制度无情人有情,一旦安全出现问题,即使责任人已受到相应的处罚,但领导者不应忘记“情”的一面,应把责任人当作自己家人,及时给予关心、疏导和帮助,讲明利害得失,尽量减少其心理负担,帮助查找原因,牢记事故教训,尽快走出事故阴影,使其感受到企业的“温度”和组织的“温情”。那么,“人情味”将真正成为企业久安的“护身符”。 

(吕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