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砥砺奋进的五年】改革创新助推提质增效

2017-09-30 16:56:11.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2016年,通过提质增效增加可量化效益3.8亿元。 

近三年来,所属5家省级重点控亏企业3家率先实现扭亏为盈,3年累计减亏10亿元。 

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32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 

近五年来,累计生产阴极铜617.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87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65亿元。企业连续五年跻身世界500强。 

…… 

从做大做强到做优,五年来,江铜聚焦企业成长,瞄准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积极探寻具有江铜特色的国企转型升级路径,打造江西国企提质增效的“江铜样板”。 

探寻江铜成长的密码,一为改革;二为创新。牵住了改革、创新这一牛鼻子,江铜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水到渠成。 

勇闯改革“深水区”,激发活力。今年621日,江铜国贸员工持股框架协议正式签订,标志着江铜国贸作为江西省首批4家试点单位,正式启动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江铜改革勇闯“深水区”的一大重要成果。 

20148月,一项重磅改革试点在江铜启动。省委省政府将江铜确定为“自主拓展、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三自”改革试点单位,力求通过赋予江铜“三自”权力,推动江铜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今后全省企业“放权、放开、放活”积累经验。试点三年来,江铜按照“夯实基础、完善体制、优化机制、提升绩效”的总体思路,勇闯改革“深水区”,重点抓好了集团改制、营销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等16项改革,推动了企业内部改革的全面深化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使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期间,有色行业遭遇深度调整,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江铜下属5家子公司步入亏损境地,拖累了公司业绩。面对挑战,江铜以改革为抓手,强基固本,努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三家重点企业扭亏为盈,3年减亏10亿元,使江铜业绩在行业一枝独秀。 

开始于2013年的全球对标,也是江铜提质增效的重要推手。经过三年的对标,至2016年底,江铜铜冶炼总回收率指标达到世界第一,铜冶炼综合能耗指标达世界第二,矿山选铜回收率、铜精矿品位等多项矿山指标创出历史新高。仅铜、金、银冶炼回收率提高,近4年就创效16.9亿元。 

勇攀创新新高峰,催生动力。2016年,江铜科技创新再获大丰收,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彰显出江铜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 

近年来,江铜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致力于实现从技术应用型企业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变,积极谋求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以江铜研究院为主体、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龙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支撑,所属各单位技术力量为补充,江铜的科技创新体系正日臻完善。 

同时,通过搭建 “大师工作室”、“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首席操作岗”等多级人才培育平台,建立科研项目经理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制度,实施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奖等评选,极大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全员创新创效的热情。 

近五年来,江铜聚焦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升级的需要,累计投入121.48亿元支持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仅2016年,江铜就完成6项科技成果转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658.45万元。 

随着“矿山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列入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投资计划,贵溪冶炼厂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获批,智能化矿山、智能化工厂即将在江铜变成现实,将带来企业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效益的全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