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是生产成本中的大头。在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过渡中,企业往往顾虑重重。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4月1日起 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这一新政赋予了企业一定的价格谈判权,对于企业而言是极大的利好。但,仅仅依靠现有政策,工业企业“油改气”仍将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头顶的“中国蓝”,希望国家在工业企业从“油”向“气”改造的能源过渡期,给予更大的政策扶持引导。
一、建议提出的理由
1、“油改气”环保效益明显,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符合国家绿色发展需要。
目前,江铜正在铜冶炼系统实施天然气替代现有燃料技术改造项目,这个计划投入约一个亿的项目完成后,江铜的铜冶炼将全面进入“气时代”,重油、柴油、液化气、煤可被天然气全面替代。根据测算,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燃料,江铜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750吨,使工厂及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2、“油改气”空间大,工业企业中传统能源的使用依旧占主导。
2014年实施的《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规定:现有铜冶炼企业粗铜冶炼工艺综合能耗在30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2014年,江铜通过工艺优化攻关,铜冶炼综合能耗已下降至200公斤标煤以下(182.68公斤标煤),由世界第六攀升至世界第三。这表示江铜通过近几年的工艺优化,冶炼过程中的能源控制工作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即使这样,传统能源重油、柴油、液化气依旧占到不小的比例。
2014年,江铜集团年度能源消耗59.21万吨,比2011年下降4.72万吨,其中,煤由2011年的9.64万吨下降到4.39万吨,重油由5.45万吨下降到3.03万吨。传统燃料使用量的降低,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但煤和重油两项综合,年使用量仍超过7万吨,只有在未来全面进入冶炼“气时代”后,该数据才能真正清零。而我国的空气现状,正是需要更多的企业尽快进入“气时代”。
3、企业“油改气”意愿不高,动力不足。主要因为:
(1)从企业效益考虑,按照现有价格,“油改气”后与改动前企业能源成本不降反升。经测算,仅用气替代煤,江铜在铜冶炼环节,每年将增加成本两三千万元。而企业实施“油改气”本身还需要大额工程投入。
(2)从市场因素考虑,重油等传统燃料属于完全开放的市场,而天然气虽然赋予了企业一定的价格谈判权,但依旧属于垄断行业。要全面使用天然气,企业仍会对未来天然气价格走势、用气安全与保障(如异常情况下是否可保障供应)等方面有所顾虑,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油改气”的快速推进。
二、关于“油改气”的具体建议
1、设立“油改气”财政补贴让企业“动心”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承受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环保压力,部分面临生存考验。对很多企业而言,“油改气”所需的大额投入,即使有心也无力。因此,基于环保的考虑,建议国家给予一定的工程改造补贴;“油改气”后,在一定时间段内,适当给予清洁能源使用补贴。通过配套的政策引导,可大大提高企业积极性。
2、反垄断条例跟进让企业“安心”
“油改气”后,输配线路的垄断势必导致天然气价格的垄断,如何消除企业忧虑?建议国家在反垄断上适当考虑。
3、企业要正确认识和重视“油改气”的应尽责任
实施“油改气”有利于保护环境,企业责无旁贷。同时,企业要做大做强,特别是做强,环保将是重要推手,要依托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