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了这个‘千里眼’,我们可以随时用手机查看库区各个监测点的实时动态,效率比以前现场查看快多了,而且数据更准确。”四号尾矿库大坝管理站内,德铜精尾厂水二工段副段长郑鹏感触颇深地说道。
郑鹏所说的“千里眼”,正是目前运用在德铜2号、4号尾矿库的在线监测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由多台高清摄像头组成,可以360°无死角地对位移、浸润线、库区水位及干滩指标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测,结合无线库区图像,做到各数据监测的无缝结合,为防洪度汛提供了更快速准确的预判。
“每天下多大雨,进多少水,开几台泵,降多少米,在这张表上一目了然,我们能及时根据这些数据的变化对防汛措施进行相应改进。”富家坞酸性水库一位工作人员拿着近期的一份在线监测数据解释道。
其实,这套在线监测系统只是德铜防洪度汛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在采矿场的一处边坡下,技术员黄雷波和同事像往常一样巡查完后,立马拿出手机将现场图片上传至隐患排查系统。
“如今,每一条记录的隐患我们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处理,逐条追责,逐条完善。使全矿的防汛点隐患都暴露在系统里,相关单位可以及时共享信息,更加快速做出反应。”防洪度汛总调度室里,该矿安防部副部长郭伟良,正根据隐患排查系统收集的信息,确定下一阶段各单位的防汛重点隐患排查部位。
从尾矿库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到矿山防洪度汛各个点的隐患排查、拍照、上传、分享,在线监测系统与隐患排查系统的有效融合,不仅为德铜安全环保生产信息智能化管理进行了探路,也让移动终端的安全环保信息管理APP的开发应用不再是空想。
“随着科技手段的推广应用,这两套系统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它们全方位统计分析出来的图表也将为各级领导了解防洪度汛工作情况、调整应对措施提供数据支持。”负责全矿防汛工作监督、检查的该矿安防部部长张赞煌向记者补充道。
根据系统收集的大量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德铜一批防汛工程开始布局。铜厂底部水仓建设的应急处理系统,铜厂6号、7号公路清污分流工程,富家坞165工业场地新建及东侧截洪沟等相关工程正加紧施工,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完工,为今年的防洪度汛提供保障。(作者:张冉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