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精准发力度“寒冬”——武铜提质增效启示录

2016-12-05 15:50:30.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要求,今年年初,公司打响了“提质增效”攻坚战。作为公司骨干矿山,武铜该怎么干? 

“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找准方向、加快创新、落实措施,确保完成提质增效任务目标。”在武铜提质增效动员会上,该矿矿长李建国作出了应对经济“寒冬”的有力回答。从此,武铜全体干部职工将“提升发展质量和提高矿山效益”作为2016年必须完成好的头号任务来抓好抓实。 

增产增收 化压力为动力 

公司给武铜下达了在核定的成本目标基础上实现增效522万元的提质增效目标。522万元,虽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对于原本成本不足、新增减利因素多的武铜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压力。 

压力就是动力。武铜在仔细分析了矿山生产经营形势后,认清了矿山发展面临的系统流程脆弱、原矿品位低迷等重重困局,开展广泛调研和大讨论,找到了破解压力的办法,提出了增产增收和降本节支的提质增效思路,并制定了具体的提质增效方案和措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那么如何落实呢? 

对于武铜这个以生产铜精矿为主的井下矿山来说,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矿难度和成本陡然上升。在困难不断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维持现状甚至不足的情况下,武铜坚持增产增收才是硬道理的思路,把握抓住源头、提升指标的主线,从减少贫化损失、提高磨矿台效、提升技经指标等多方面着手,确保实现提质增效目标。 

近年来,武铜原矿品位持续低迷,严重制约着矿山生产能力的提升。为确保原矿入选品位,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在提高钻炮效率的同时,强化采矿贫化损失管理。为此,该矿将管理重心下移至生产一线,在每个采场设置临时废石、尾砂堆放点,对矿石与废石实施严格的分采分运和空斗交接制度,同时加强对现场的管控。该矿除每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采掘现场进行贫化损失专项检查外,还发挥采矿车间管理、技术人员多,一线人员在作业现场分布广的优势,对采掘现场进行随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可能造成贫化损失的现象和行为。此外,该矿将贫化损失管理与相关人员挂钩考核,调动了全员抓贫化损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采出矿品位,铜入选品位甚至达到了0.753%,为矿山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原矿入选品位得到了保证,武铜又在提高磨机台效、提升技经指标上下功夫。设备高效运转是指标提升的关键,武铜在实行设备预检预修的同时,对关键、重点设备进行看板管理,对重点设备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巡检,确保系统流程畅通。磨矿介质添加一直是困扰武铜磨机台效提升的难题,该矿从磨矿介质添加的时间、数量、类型等方面不断开展攻关试验,找到了磨矿介质添加的最佳方案。为了让磨机吃好吃饱,该矿积极优化矿石配比,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南北矿带矿石、块状粉状矿石比例,以达到更好的磨矿效果。在提高各岗位人员安全操作技能的同时,实行浮选操作主、副手制度,明确各岗位员工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 

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以来,武铜不断传来磨机台效创历史新高、选铜回收率刷新纪录的喜讯,全年铜金属量有望超额完成。 

科学管理 变被动为主动 

俗话说,管理出效益。武铜追求效益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而是追求有质量的效益,有水平的效益。 

2016年,武铜把提质增效放在了突出位置,作为了重点工作。那么,提质增效的抓手在哪里?在管理,在精细管理、科学管理。武铜坚持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深入推进对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班组自主管理等模式,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服从”为“主动融入”,促进矿山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武铜持续推进对标管理,将影响矿山生产、成本、发展等的重要指标列入对标管理范畴,向先进管理看齐,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对标管理指标,并以此为目标值全面提升矿山发展各项指标和生产效率。坚持“一标一方案”,?按照工艺流程细化、具体化、量化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对标指标量身定制对标方案,对矿控指标和单位自控指标分别进行管控,对少数关键指标进行重点攻关,并严格落实对标举措,实现了采、充、运、提、选五大能力全面提升。今年,该矿在总结、固化、推广对标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标管理涵盖的范围和指标体系,基本实现了对标管理全覆盖,严格执行项目负责制及月度分析、季度、年度总结报告制度,逐步推动和实现矿山管理提档升级及效益的最大化;围绕指标优化、单耗下降、管理改进、效益提升这一核心,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手段,进一步挖掘降本增效的潜力空间。 

该矿在认真落实公司及矿应对“寒冬”的降本增效措施的同时,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管理层级,层层分解各项指标,明确责任,进一步细化工段、班组、机台的成本核算,深入挖掘内部潜力,逐步形成全面、有效的全面预算指标体系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模式。严格控制各专项费用支出,对外委工程签证费、外委维修费用、办公费等26项专项费用实行切块管理,实行项目责任制,并由矿领导班子亲自严抓严管,大大降低了各专项费用的支出。截止19月份,26项专项费用比进度计划减少1845万元,剔除时间性影响、结算性滞后等因素后,实际节约166万元。 

“矿山建设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自我管理理念,切实抓好‘四自’班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执行力和管理效益。”该矿党委书记江文波强调。为此,近年来,武铜致力于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生产实际对部分相关联的班组进行科学整合,推行扁平化管理,将管理权限由矿级、车间级、工段级逐步下放到班组,形成了“班组考核自主决策、班组建设自我革新、班组文化自我搭建、班组管理自动自发”的“四自”班组创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班委“两长四大员”的“兵头将尾”作用,不断深化班组建设,通过班委会、班组会议等形式民主、公正、自主的解决班组安全、成本、绩效分配等各项事务,有效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此外,该矿继续做好存量资源管理,通过劳务外包、安装监控装置等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人工成本。通过强化材料备件领用管理、大宗材料现场确认、开展劳动竞赛、严格考核兑现等管控方式,深入开源节流工作,努力做到提质增效。 

全员创新 积小胜为大胜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圆满完成好全年的提质增效目标,武铜乘着公司“改革创新年”的东风,将创新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同时,积极调动全员的聪明才智,大力开展科学技术创新活动。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为进一步转变观念,激发广大员工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武铜组织员工参观公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展览;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征文活动,大力弘扬“五小”典型、“草根”创新经验;利用理论学习日、工作例会等时机,宣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与亮点,着力营造全员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开展以“聚力改革蝶变、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凝聚全体员工创新创效的智慧和力量,坚定完成提质增效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掀起全员创新热潮。 

该矿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增强科技队伍建设,利用内培外训、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进行专业技术、科技创新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组织各工种技能比武,进行专项劳动竞赛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员工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效考核机制,并与组织绩效、员工绩效考核相互借鉴、相互对接、相互溶合,做到责、权、利对等,调动员工技术创新、小改小革、技术攻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召开科技创新座谈会,引导干部职工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补短板。推出“揭榜式考核”、“挂钩考核”等方式,给“有识之士”施展才华的舞台,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动和发挥党员骨干带头示范作用。设立提质增效特别奖励,对提质增效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并按个人的努力程度、贡献大小进行兑现分配,防止吃大锅饭,甚至本末倒置现象。对重点、难点、成效好的项目成立专项小组进行重点攻关,攻克矿山“瓶颈”。 

随着创新创效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地,武铜全员创新热潮日益高涨,全方位拓展了矿山降本增效新空间,各项科技创新成果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得到了成功运用。开展主溜井综合治理,确保了矿山生产流程畅通。做好设备预检预修工作,提高了设备维修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了选矿技术攻关和生产流程优化,促进磨机台效稳定达到125/时以上,铜、硫回收率比计划分别提高了0.631.37个百分点。对选矿石灰供应系统进行改造,在减少电的消耗和石灰的浪费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增加节能设备设施的投入,将各运输中段主铲运道上的白炽灯泡全部使用节能灯泡,并做到人走灯灭。抓好修旧利废工作,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废旧充填管、道岔等,节省材料备件的投入。对生产管网进行改造,尽可能利用生产废水,既节水又环保……大量重点攻关、小改小革项目在提质增效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面对经济“寒冬”,武铜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牢牢把握提质增效主线,严格各项措施落地生根,顺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提质增效任务目标。据统计,110月份,该矿共计完成提质增效854万元,为公司下达的进度计划的163.6%,为矿奋斗目标863万元的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