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内生动力最持久——永铜提质增效启示录

2016-11-16 10:05:01.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作为一个开采了30年的老矿山,是否还有提质增效空间? 

地下资源难寻,地上设备老化,员工平均年龄46岁的矿山,如何提质增效? 

外部无新发展项目,内部存在调结构、稳增长等难题,今年又历经年终检修、球磨机更换筒体等考验,永铜依旧较好地完成了提质增效工作目标,靠什么? 

困难是强者生发斗志的泥土。在天排山脚下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斗志。既然天然赋存不足,永铜员工就着眼内部,立足当下,强筋健骨,激发内生动力,坚决将提质增效进行到底。 

强基才能固本 

从基础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身子沉下去,效益浮起来。立足当下,强筋健骨,踏实走好每一步,路将在脚下不断延伸。 

伴随着矿山凹陷开采步伐的加快,永铜一代工人老去,新生力量正活跃在天排山脚下,从末期矿山中艰难寻觅生存的空间。 

永铜采矿场地测组长郑智刚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矿石品质好,只要整个爆堆品位达到边界品位以上,差不多就能出矿。现在矿石夹层状况严重,哪里是矿,哪里是废,随时都要跟踪测量,边线位子也要改,采矿设计图也要做相应调整,怎么办? 

永铜矿长詹健强调:“现状就是如此,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只有适应,培养和提高相关人员看矿能力是基础”。 

既然是在夹缝中求生存,那就要守牢生存的资本,把企业当家经营,珍惜每一粒粮食,让有限的资源释放出最大的效益。 

“采矿场井采现场组,每天都要采集井采矿石进行抽样化验,一方面大家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矿石贫化率损失率也得到有效降低。同时,总调度室联合生产技术组,每周会对出矿品位抽样化验。”永铜总调度室主任刘晔告诉记者。 

有了制度的约束,配合责任心建设,才能激发出制度最大的效力。在永铜采矿场铲装工作“两降”活动记录本上,我们能看到这些简单的文字——付志强:挑废一车;裴细荣,挑矿半车;毛小平,挑矿一车.......简单的数据背后,映射的是责任心建设带来的成果。 

生产会议上,永铜采矿场多次强调:“对台阶矿体分层情况,采取挖机和推土机配合作业,严控矿石的贫化率及损失率。” 

“凹陷开采,狭窄的作业面,挖机和推土机配合作业,设备会打架,怎么办?” 

“该走铲的走铲,该移动的移动,克服一切困难做到”。面对记者的疑问,采矿场调度主任詹立荣坚定又无奈地说。 

盘活人力资源也是增效 

人是最大的变量,人挪一小步,活力一大步,用心去想,想到了就做,做就做好,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吴克旭曾经是永铜采矿场堆浸工段段长,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几年来,我们工作在这里,地势高,视野好,日升日落,云起云灭,准时上下班,按时领工资,简单又充实”。 

今年8月份,堆浸工段因矿石量和铜价的影响,利润逐年下降直至亏损,最终被淘汰出局,他和工段22名员工一起,经历了转岗分流的遭遇,大部分人都充实到了一线,从事皮带、磨浮、精矿圆盘等操作岗位,他也从事了新的工作。 

现状颠覆了大家对“国企铁饭碗”这句话的看法,严峻的形式,不断冲击着员工内心深处的神经,“工段没有效益,尚可被分流,那企业没有效益呢?” 

“生产规模只是德铜的十分之一,职工人数却是其三分之一,人工成本约占矿山总成本的36%,而德铜不到10%。”如今,永铜员工都有着同样的认识。提质增效动员会上,永铜党委书记张奎强调:“要切实转变‘不合理存在’,不断改变和解决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生产组织、绩效分配、成本控制、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降低工资性成本支出,无疑是老矿山提高经济效益的一剂良药。 

“转岗分流,以前似乎想都没想过,现在已经落到了每个人的头上”。本着精简、压缩、优化的原则,永铜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采矿场堆浸工段、建筑公司铜粉厂、印刷厂,分流人员到一线岗位,弥补一线人员的不足。 

同时,该矿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实施“增员不增资,减员奖资”举措,对性质相近、工作关系密切的工段、班组进行整合、兼并,鼓励后勤服务人员向生产一线流动,进一步盘活矿山内部人力资源。 

截止9月末,永铜实现劳动合同制用工净减员90人,劳务外包工净减员33人,累计节约人工成本286.13万元。 

小算计也有大效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滴小效益的积累,也能汇聚成企业的大效益。水电消耗看似小数目,长年累月,也能汇聚成大效益。 

江铜瓮福公司点检工段电气班班长张春洪,从2014年开始,明显比以前更忙碌了。当年,江铜-瓮福公司利用制酸工艺中产生的蒸气余热进行发电,生产的电量在满足自给生产之外,每年约有3000万度供永铜主业生产和生活后勤使用,但因工艺原因,负荷过大时,会造成瓮福公司发电机会跳闸,电气班就要第一时间去处理,张春洪已经习惯了半夜去厂房处理故障。 

“正在倒柜子甩负荷”,这是永铜员工家属停电后的第一反应。从抱怨到理解,从理解到配合,永铜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得到加强,对于余热发电的做法,大家一致叫好。 

近年来,永铜做好用电平衡,充分利用《供电营业规则》等政策条件,及时跟踪新的供电营业规则的进展,完善计量体系,合理调整负荷,充分利用好硫酸厂的富余电量。截止9月份,该矿利用硫酸厂的富余电量达2797万度。 

500余米管路、40多个阀门、持续近40天的改造,换来了永铜选矿新水单耗的大幅度下降——由1.6/吨下降至1.2/吨。 

“以前,选矿生产用水都是新水,如今,中细碎厂房的中细碎风机和大风道防尘用水,以及筛分厂房的冲地水等都换成了来自环保中心的回水。磨浮工段除球磨等主机设备冷却水外,石灰制乳系统、球磨再注水和铜硫浮选等生产也全部用上了回水,实现了回水利用全覆盖。”永铜选矿厂生产技术组副组长周萍自豪地介绍。截止9月末,永铜选矿新水用量降低527333吨,节约成本27.95万元。  

在修旧利废方面,永铜是“既抱西瓜,又捡芝麻”。永铜选矿厂维修工段副段长龙虎说:“以前电焊条经常一领一大把,没用完就放在现场,生锈了就不能用了,现在是用多少领多少,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浪费”。 

如今,随着创星绩效考评制度的优化,对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不断融入和全员参与,在永铜,杜绝浪费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甩干的毛巾也能拧出三滴水。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方能成就美好未来。 

露坑联采以来,永铜井下采用外包的形式组织生产,每年签订外包合同,约定掘进量、采矿量等各项外包单价,外包成本消耗占井采总成本的60%以上。 

永铜生产技术部主任潘荣森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在为降低井采整体外包单价奔走,他告诉记者:“光是围绕设备租赁费用这一项,就专门开展了三四次研讨会”。 

3月份开始,矿生产技术部、财务部、风控内审部、工程部、机动部、安全防护部等多部门多次开展研讨,形成合同初稿,收集意见进行多次修改。”潘荣森告诉记者。 

“不厌其烦的沟通”,带来了外包单价下降4%的成果。仅此一项永铜一年将减少190万元左右的成本支出。这对于将从露坑联采到全面坑采的永铜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除了井采外包单价,永铜还在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上下功夫,在自购物资招标比价管理方面,认真分析研究市场,减少中间采购环节,拓宽供应渠道,在保证物资质量前提下,努力实现采购效益最大化。截止9月末,永铜共降低材料、备件采购成本合计117.85万元。(作者:柯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