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一线员工看创新(二)

2016-08-04 16:19:07.0 来源:平面媒体板块

吴赞东:创新的“三心二益” 

嘉宾:吴赞东(贵冶岗位明星、新产业公司造粒工段副工段长) 

话题概要:创新的同理心、恒心和责任心,是创新的“三心”;集体和个人的双收益,是创新的“二益”。 

   

我们造粒厂,主要是把各车间收集起来的废旧编织袋粉碎、清洗、脱水、拉丝、冷却,做成塑料颗粒。对贵冶而言,这不是重要的工序,效益也不大,但我们觉得:再小的创新,只要是进步,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努力干好。 

由于是半机械半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很大,几个人费劲地在皮带轮这头用木棍塞入废旧编织袋,破碎以后,另外几个人在皮带轮那头捞料,冬天一身水,夏天一身汗。环境也差,大家戴的白口罩不一会就变成了黑口罩,洗头,洗澡,水也是黑的。 

这样的一个现状。不改能不能干?能干,因为干得下去。不改行不行?不行,因为看不下去。如果是自家的姐妹、妻子,天天这样干活,咱心里咋想。同理心,不改就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 

我们就尝试增加一个脱水工序,让大家捞干料,省体力自然不必说,也干爽。设备是厂家按照我们的要求制作的,也很快,大家也很高兴。但没高兴几分钟,破碎机就趴窝了,一修就是大半天。员工也不干了:“说了不行吧,你们捣鼓的什么破设备,还没有老的好用呢,尽耽误我们的时间。” 

搞创新就是这样,要经得起唠叨,有股子韧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恒心。 

新的东西,大家接受起来也要一个过程,我们把破碎机又完善以后,大家都不肯用,压根不相信新东西,宁可用老方法。我也是苦口婆心劝说,带着大家一样干,就发现大家有一个习惯:放物料的时候,胡乱地往里塞,整个槽满满当当。我就喊停,和大家说:“你们女同志都知道,用洗衣机洗衣服,衣物塞得太多,又不平整,洗衣机就很容易坏,得一点一点往里塞。”干我们的活就是“不怕慢、就怕站”,只要顺了,看着慢其实还更快。 

大家顺手了,劳动强度降下来一大截,捞料的人也不会再浑身湿漉漉的。除此以外,还有两点好处:脱干之后,粒子杂质由原来的17%降到7%左右,这个10%,大部分就是铜精矿,这部分就被留在了厂里,也是几十吨的量;另外,杂质少了以后,拉丝的时候就不容易断,效率就提上去了,原来拉一吨至少要67个小时,现在基本上在4个小时以内,大伙儿都很高兴。 

问题解决了,干活也就顺了。2015年,改装后的破碎机共计生产塑料粒子425吨,超出计划65吨,一吨按3000块钱算,20万,也不算少。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也不怕想不到,就怕不肯想。 

我觉得:真正的创新,就是责任心;真正的创新,说到底是人的创新。就说我自己,如果能做到今天比昨天强一点儿,明天又比今天好一点儿,到退休时,我就敢说日子没有被白白浪费。 

柯攀:打破陈规,勇于创新 

嘉宾:   攀(江西省劳动模范、银山矿业选矿厂主任工程师) 

话题概要:创新实际上就是打破常规,不被习惯性操作所束缚。创新需要用怀疑的态度去审视现状;怀疑是创新的萌芽,改革则是创新成长的过程。 

 

“创新是一种实干精神,创新实际上就是工作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一般人都认为创新工作是高大上,要完成的是很尖端的技术,实际上,我认为创新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情的改变,来达到大的变革,产生实际效益。”银山矿业选矿厂主任工程师柯攀如是说道。 

20107月,我从江西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后来到银山矿业,正好赶上了新选厂5000/日项目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的好时机。6年来,我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班长、段长,再到电气主任工程师,见证了银山矿业新选厂5000/日项目投产到达产达标,再到现在的6500/日,一路走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6年间,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先后在集团公司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21月,新选厂5000/日项目工程正式建成投产。其主要配套设施DCS自动化控制系统从无到有,特别是新选厂两台磨机的监控参数很多,所有的参数都参与磨机连锁控制,员工熟悉度低、维护难度大。记得20127月,由于轴承的震动信号波动很大,造成相关参数与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有很大偏差。起初,我们分析是震动传感器的故障,就想办法排除干扰信号,更换原来有故障的传感器,但故障仍然存在。然后,我们猜想是传输线路受到外来信号的干扰,就把原来的传输线路更换为屏蔽线路,但结果还是一样。后来,经大家商讨,一致认为是原始信号传输不稳定,所以我们通过减小线路的传输距离,最大化地减少信号在传输中的衰减,将原PLC柜中的震动检测模块移动到控制现场。就这样,通过这一个个小小的改造,所有的故障被消除了。 

2013年,新选厂尾矿库变频电机故障率高,让我们一时束手无策。后来我们发现,原来的尾矿传送系统采用的是两台泵联级传输。在运行过程中,高压电机与泵的连接皮带经常断裂,造成尾矿传输不正常,容易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经过现场论证,我们把两台泵改成变频控制,同时改变原电机与泵的连接方式。通过这一创新改造,进一步优化了变频电机的控制方式,实现了尾矿泵池的液位与变频电机的转速自动控制,同时也大大节约了电机的能源消耗,事故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这几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银山矿业公司总经理尹启华说的一句话——“要敢于向一切数据挑战”。创新需要我们用怀疑的态度去审视现状;怀疑是创新的萌芽,改革则是创新成长的过程。这两年,创新让我们尝到了不少甜头。2015年选矿厂《顽石替换立磨机钢球》工业试验项目成功开展,并实现工业化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今年3月的年检过程中,通过系列技术工艺创新、流程改造措施实现了降本增效和控亏止损:一方面,将半自磨机用的橡胶衬板替换原来的合金衬板,使衬板寿命提高一倍;另一方面,在一段浮选系统增加一台70立方米浮选机,延长一段浮选时间,为提升选别指标发挥了积极作用,6月份铜回收率达87.25%,超计划3.25%,创历史最好水平。 

邱峰:创新,是渴望并不停地改变现状 

嘉宾:   (公司先进个人、德兴铜矿泗洲厂碎二工段钳工

话题概要: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都在渴望,并不停地改变现状,这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诠释。 

 

我曾经是德铜泗洲厂一名普通的钳工班班长,工作几十年来,没什么大成绩,就是不愿按部就班,喜欢搞点小“发明”。 

说我点子多,为什么?长年累月的体力活,谁不想工作时轻松点。什么是创新?要我说,创新,就是渴望并不停地改变现状。 

我们班所辖的设备,都上了年头,动不动就得“检查”、“手术”;我所在班组,组员们个个也上了“年头”,最年轻的都四十多。快退休的我,最近也因身体原因从班长岗位“退役”。相比以前,我们已经轻松了不少,但大伙儿,总还是变着法子想办法,用巧劲去“偷懒”。 

就拿拉马来说,进口的十几万,还不合用。当时工段为了方便拆卸联轴器进了台拉马,可无法固定在不规则的联轴器上,没办法,我们只得“全班总动员”,吊车、叉车齐上阵,忙活了快2个小时,才将联轴器拆了下来。那时的天,还不太热,却个个汗流浃背。 

我就想,这怎么能行!光拆个联轴器都这么大阵势,其他活怎么办? 

后来,我和同事用废旧的钢板花了一个上午自制了一台拉马,用螺栓固定,千斤顶一顶就把联轴器轻松拔下,过程不用五分钟,省时又省力。 

设计拉马,很费了一番脑筋。要知道,干钳工的,“肌肉”型居多,但时代不同了,不用“脑袋”可真不行。那段时间,大伙儿设计的各式各样的图纸,都交到我这里,有从小孩作业本撕下来的,有用交班卡的背面画的,还有在五颜六色的超市宣传单上画的,怕我看不清,还特意拿笔加粗了好几次。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想,我们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合适的拉马,是因为我们不满足现状,才持续地去改进。 

其实,这几年,我们班组设计了很多简便的工具,有为了避免联轴器在高速旋转中掉落而设计的“台阶”,有为了方便更换备件而设计的吊具,有为了更换斜面支重轮而设计的杠杆套具…… 

这些“小”创新,服务于我们的日常工作。有了它们,我们工作不仅轻松了,关键还省了时间,降了成本。 

不过更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别的班组看我们时的艳羡的眼神。同样的活,我们班耗时最短、人力最少,不少班组都来向我们取经,各个班组都在暗暗地较着劲。 

我觉得,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都在渴望,并不停改变现状,这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