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铜产融所属财务公司的业务一线,钱家璐带着海外名校的专业积淀,以“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作风扎根岗位,把金融理论转化为服务实体的实践。
“1.3亿元的申请凭证,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第一次到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的场景,钱家璐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的她,刚入职不久,对于金融的认知仍停留在浅显的层次。渐渐地,在一笔笔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她深刻理解了“金融不是逐利的游戏,而是服务实体的工具”。
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为让成员单位能够享受低利率的票据融资成本,钱家璐化身政策“翻译官”,主动钻研绿色票据、小微票据的政策细则,把晦涩的条款转化为可操作的业务指南。她逐笔联系外部承兑人,摸排票据背后的企业资质,筛选符合政策的绿色票据。
拉通业务团队协同作战,从需求摸排到资金规划,从票据贴入到额度争取,她始终冲在一线,与银行反复沟通,凭借专业能力争取到更高的额度、更少的限制,打通了业务办理高效渠道。
入职近4年,她累计办理再贴现业务41.61亿元,为成员单位降低融资成本超千万元。
从“知道再贴现”到“用好再贴现”,她完成了从“金融学子”到“金融服务者”的蜕变,让货币政策工具真正成为润泽实体经济的“及时雨”。
这种“蜕变”同样体现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
2023年,财务公司启动核心系统数字化转型项目,她从调研阶段就深度参与:梳理业务逻辑、协助厂商划定监管报表取数范围、协调客户经理完成系统测试、上线时逐笔核对切换数据……
8个多月,她全程坚守,确保系统顺利上线,投入使用后持续提出优化建议,凭借丰富的系统一体化项目经验,将财务公司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的特殊性有机结合,为业务稳健运行筑牢技术根基。
“金融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系统的切换,更是思维的革新。”这是钱家璐参与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全面切换时的深刻感悟。
在监管报送领域,她更是“数据质量守护者”。
2021年是监管报送全面升级的一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数据的覆盖面颗粒度收集频率都有了质的提升和量的突破。
初入财务公司,她经过不断学习和深度的梳理,边学边改埋头苦干,通过优化取数逻辑、完善校验规则,系统性提升自动化取数率,从全部手工填报转化成为信贷数据系统后台取数出表,从后台转化数据到前端源头数据的系统化优化,先后主导信贷业务的征信二代系统切换、1104报表取数、EAST数据报送等多项关键工作,全年涉及8000余张报表,实现信贷数据取数报送的质效提升,为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准确性保驾护航。
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她连续3年获评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数据质量优秀个人”;2023年参与的江西省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工作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表彰;2024年在江西省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表彰;参与的江西省货币市场统计工作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表彰。
从个人数据质量的常年精进,到省级金融统计项目的深度参与,多方表彰不仅印证了她在专业领域的硬核实力,更是对其履职担当与贡献价值的认可。(杨莹莹 钱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