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武铜锚定目标任务,立足安全管理、优化生产、三期工程等重点工作,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交出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圆满答卷。
抓住关键 夯实发展根基
武铜聚焦责任落实、风险管控、基础提升,持续深化矿山“五位一体”安全治理模式,持续助推“安全提档”多维度再发力。
制定“12356”安全工作思路,新增《武山铜矿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武山铜矿中深孔爆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2项,建立健全全员查隐患机制,发动全员织密隐患排查防护网,用责任为生产筑起铜墙铁壁。
全面系统识别安全风险,动态更新安全风险等级“四色图”,完善“一图一牌三清单”。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副总与安全专管作用,做到全天侯、全过程、全覆盖的采掘现场巡查督查。各专业部门聚焦隐患排查、生产接替、采掘布局、系统优化等安全生产问题,综合分析研判并制定措施。挖掘“数字安环”平台在班前会管理、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实用功能,提升班组安全环保管理效能。
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安全大检查、安全专题培训、安全技能竞赛、安全生产微课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全矿干部员工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安全行为见行见效。
针对二季度进入主汛期的特点,紧盯关键要点,兼顾广阔区域,全面深入排查,强化应急救援准备及加强事故救援处置,制定防洪度汛预案,开展井下涌水、尾矿库管涌等关键点防洪度汛应急演练。提前完成水仓清淤,保持水仓低水位运行,确保矿山汛期安全生产。
攻坚克难 生产建设并进
2025年,生产任务为历年之最,生产与三期建设深度交织。武铜因地制宜做好过程管控,抓细节、抓现场。
“提升运输选矿能力受限、设备老旧制约生产。”武铜通过月度考核、奖惩的方式充分发挥主井、新南副井提升能力,保障主井、新南副井提升能力不低于445斗/天、300车/天。
将井下采掘施工作业面划分为采一、采二、采三、掘进、综合五个工区,形成片区化管理模式,明确各个采场最大出矿能力,每月对中深孔备采采场掘进计划考核。
探索高分段中深孔采矿,采用多段毫秒延期起爆技术、实行采掘工序作业管理、优化采掘布局等措施,中深孔采矿单产能力由去年300t/d跃升至478t/d。
不仅如此,通过调整振动斗落矿角度、增设车皮数量、延长作业时间、提高电机车检修周转率等措施,采矿出矿能力由6600t/d跃升至8200t/d,为矿山生产任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顺利衔接二三期,井下措施工程多,且分布在主要生产中段,对生产影响大。
武铜精细组织生产,精准调度设备设施检修,最大可能减小交叉影响。协调主斜出渣、炸药、材料、人员下放时间,及时对主斜路面、红绿灯进行维修,加强运输车辆检查,确保生产建设同时进行。
按照“生产从紧、任务超前”的思路,持续优化选矿工艺,加强选矿设备、设施的检查与维护。通过及时清理药渣、降低配药浓度、药剂管加热等措施,消除了抑制剂结晶问题,确保药剂的稳定添加。同时,以技术跟班、现场培训、加强流程管控等措施,保证了指标的平稳。
按下快进键 加速三期建设
今年是三期扩建工程的关键之年,提前试生产的任务艰巨繁重。
“三期剩余子项工程全面铺开,安全环保压力空前巨大。”三期扩建项目指挥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环保优先”理念,通过“一项目一方案”+“一风险一措施”的系统管控,在安全监管、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污染治理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加力,全面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上半年共组织各类专项检查12次,隐患整改38项。
地表和井下工程采用“挂图作战+专班攻坚+新工艺应用+优化施工组织”等方式,有效缩短了建设和安装周期。比如,主井井塔应用了滑模工艺,中间矿堆、精矿过滤车间应用装配式技术等新工艺,整体进度超计划5%;辅以措施工程和安全措施,-660米、-760米、-860米卸载坑实现多中段平行作业。供电、排水、铺轨架线等安装工作也在周密部署下稳步推进。
下一步,武铜将以攻坚之势拼搏三季度、夺取全年胜,奋力推进矿山二、三期平稳过渡,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加速向标杆矿山、美丽武铜迈进,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硬核力量。(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