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上,江铜代表队载誉归来。其中,贵冶选手包揽了有色金属赛道的前8名,是名副其实的“梦之队”。
而2022年7月入职贵冶的戴贞洧,是“梦之队”里的亚军获得者。
短短三年,靠什么在万人角逐的全国大赛中过关斩将、杀出重围?
用戴贞洧的口头禅来说,那就是——“行动起来,答案就在路上。”
入职培训结束,刚分到新材料车间的“优秀生”戴贞洧,便被安排到班组跟班轮岗学习。
面对白天黑夜作息时间的颠倒,同来的有些年轻人,颇感不适应。
“只有融入,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戴贞洧看来,这却是一次极佳的学习机会。
为了尽快掌握车间的生产工艺,他白班就跟着同事在现场干得汗流浃背;夜班就拿着电筒陪着师傅在现场巡检设备、查看参数。
生产线上日复一日工作的“繁琐”和“枯燥”,在戴贞洧看来是“破土而出”前的蓄势待发。
在岗位学习中,他并不满足于掌握最基础的操作流程,而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自我。
从岗位工序实操标准化流程,到工艺设施运行原理,再到碲、铼酸铵等稀散物料元素物料提取工艺流程走向,一张稀散金属提取的技术脉络图在戴贞洧的头脑中日渐清晰。
受电积工序技术制约,精碲电积效率低下、产能提升受限,导致大量原料堆积,是车间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去年,围绕提升碲电积效率,“学有小成”的戴贞洧积极投入技术攻关。
起初并不顺利,数次实验下来都未能得到满意的数据,一时攻关陷入僵局,进展停滞不前。
面对困难,戴贞洧并未气馁。他决定从易到难,各个击破。
说干就干!他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整理归纳,先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在不断将大目标细化为切实可行的小目标中,戴贞洧和同事一道努力,推动项目取得了一步又一步进展。
项目攻关以来,他们反复摸索,改进了电积液循环效果、改优了极板导电棒材质、改良了电解液成分,在成功提升碲电积电流密度的同时,实现了碲电积效率翻番,将产能提升至50%以上。
工作之余,戴贞洧也没停下脚步。
他积极参加全国行业技能竞赛,先后获得省“天工杯”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首届“红旗杯”班组长大赛有色金属赛道亚军,并于今年5月份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怎样才能走得更远?答案就在路上。戴贞洧将继续坚守初心,深耕在贵冶这片发展沃土上,步履坚实、足音铿锵。(张瑶 肖翔 孔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