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劳模在身边 | 殷江华:让标准化成为标准

2025-05-23 10:38:25.0 来源:宣传教育板块

编者按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在重复的工作中追求完美,用双手和智慧推动着企业前进的齿轮。他们或是生产线上的操作工、技术攻关的工程师、奔走巡检的班组长……“劳模在身边”专栏将带您走近这些身边的奋斗者,看见每滴汗水背后的责任与热爱。致敬一线,平凡亦有光。 

“必须在年底前将-445米东9中深孔采场打造成井下标准化标杆。”2024年8月,武铜采矿车间对标准化整治的“硬骨头”下达了最后通牒。 

巷道里泥水横流,线缆乱得像蜘蛛网,员工们天天忙着生产,顾不上收拾现场,加之中深孔采矿工艺还在摸索期,刚整治好的地方隔两天又乱了套,直接被打回原形。面对重重阻力,众人皆叹“无从下手”。 

在大家望而却步时,江西省劳动模范、退役军人、武铜采矿车间副主任殷江华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军令如山。殷江华迎难而上,秉持“三个不相信”理念——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搞不好的活、不相信有做不完的事,第二天就率队深入-445米东9中深孔采场,开启“整治攻坚战”。 

巷道渗水是现场整治的顽疾,殷江华以“治水引水”为突破口,组织人员拓宽排水沟、加固重点区域,同步优化风、水、电管网布局。仅3个月,“水患”难题迎刃而解,现场整治成功破局。标准化管网的应用使中深孔设备的生产准备时间从3小时直接压缩至半小时,采场效率翻倍,员工维护积极性高涨。中深孔采场标杆范示基地成为了武铜井下标准化整治的亮丽名片,井下“网红打卡点”。 

各采场纷纷对标,生产现场焕然一新:泥泞的巷道铺满碎石片、混凝土,杂乱线缆整齐排布,照明与警示灯交相辉映,加固拱、防护栏林立,安全系数显著提升。这一蜕变迅速辐射全车间:爆破中心实现地表、井下“双标并进”,-460m运输中段示范基地落成,全尾膏体充填站向“国内标杆”目标迈进。 

看着经过标准化整治一新的生产现场,殷江华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标准化要从“现场美化”升华至“管理优化”、“行为固化”,才算是“守住了江山”。 

一次早班班前会上,他发现员工正专注观看安全动漫,没一个打瞌睡的。原来,这是大学生班长的一个小创新,把枯燥的安全规程做成了动漫片。 

受此启发,他立即组织人员进入不同班组开展摸底、调研,寻找班组间的“最大公约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提炼出的“班前会标准模式”,将安全交底模块化、流程环环相扣、嵌入视频学习。“班前会标准模式”推行后效果立竿见影,“三违”行为同比锐减14%。 

在膏体充填站,他与员工同进同出半个月,观察操作细节,规范操作流程,排查现场隐患,最终优化完成“膏体充填工序确认制”,规定了各个环节的安全确认方式,谁来操作,谁来监护,谁来确认都清晰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也得到了细化。这一“确认制”就连新员工都能秒变“熟练工”。 

如今的采矿车间,到处都能看到殷江华的“标准痕迹”:车辆、设备配备了安全点检卡、隐患排查分人分类分级统一管理、员工行为日渐规范,标准化从“墙上制度”变成了“手中指南”。 

“该做的事情天天做,按标准做,好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殷江华以“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方式,将标准化植入到日常细节中。标准化不再仅仅是环境美化、亮化,更成为员工行为固化、生产流程优化、安全效益最大化的长效引擎。 

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武铜采矿车间实现了从“攻坚整治”到“管理升华”的跨越,以行动诠释了“让标准化成为标准”的真谛,书写了矿山标准化建设的标杆篇章。(孙萍 姚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