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传承勤廉文化 永葆“赶考”初心 ——江铜研究院开展“廉洁作风教育”主题活动

2025-05-23 09:09:51.0 来源:宣传教育板块

“这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古人先贤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在日常工作中,坚守道德底线不越法律底线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5月14日,江铜研究院组织40余名党员干部、重点岗位人员赴进贤县开展“廉洁作风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历史寻廉+红色铸魂”双线研学,让全体员工在勤廉文化的滋养中接受深刻的洗礼,切实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推动勤廉文化入脑入心 

上午,走进进贤县文港镇曾湾村,这座历经岁月沉淀的千年古村,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廉洁文化的气息。曾湾村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这里,毛笔文化、楹联文化、勤廉文化、家风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独特的人文特色。从北宋至清代,曾湾古村一族出九进士、四十三位清廉名士,被誉为“江南进士名村”。 

青石板巷蜿蜒穿梭于明清古建筑群之间,三座古牌坊巍然矗立,诉说着吴氏家族“监察铁面、世代清廉”的荣光。在勤廉文化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父子恩荣”“宪台风纪”“进士”三座牌坊以及“恭亲巷”“清廉巷”“夺魁巷”三条古巷,驻足在“父子恩荣”牌坊下,聆听吴氏“三让家风”的千年传承。 

其中,“宪台风纪”牌坊,是曾湾吴氏为纪念明代廉吏吴廷相、吴撝谦父子“为国守纪”的品行而建。员工们从吴氏父子两代监察官员的廉洁故事里汲取精神力量,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进士”牌坊,雄伟壮观,雕刻精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辉煌。穿过“清廉巷”,走进“清廉馆”“进士馆”等主题馆区,充分感受曾湾的古村历史和勤廉文化。 

清廉馆内,讲解人员首先介绍了从秦汉到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如“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唐代御史狄仁杰,宋代“铁面执法、六弹权贵”的包拯、“刚正不阿海刚峰”的明代海瑞等等。同时,以晏殊为代表的43位曾湾清廉名士的事迹也令人震撼。一位党员同志感慨:“43位清廉名士无一人违纪,靠的不是严刑峻法,而是清廉文化浸润的自觉,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远比会议室里的学习更震撼心灵。”通过实地感受曾湾吴氏家族传承的清正廉洁精神,对古代廉政思想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感悟。党员同志们“知敬畏、守底线”的意识进一步提升 

走过“夺魁巷”进入“进士馆”中,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和生动的场景还原,置身于曾湾古村的历史长河之中,全方位、深层次地感受着古村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和独具特色的勤廉文化。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深刻感受着曾湾古村蕴含的勤廉文化和优良家风,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下午,前往李渡镇朱德同志纪念馆,追寻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南昌起义后,朱德总司令率领起义部队短暂驻扎李家渡,并向起义部队赠发12支步枪,支持李渡人民投身革命事业,为李渡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展品,生动地展现了朱德同志在艰苦环境中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大家怀揣着崇高的敬意,沿着革命先辈朱德同志的足迹,仔细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此次主题活动,是一次廉洁的洗礼、心灵的朝圣。大家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科研征程中,作为科研人员,不仅要攻克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更要筑牢科研廉安防线,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常艺 郝剑 黄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