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跨越·共融 | 文化融合催生产融协同发展新格局

2025-05-09 10:28:12.0 来源:企业文化板块

2024年4月,江铜产融80余名青年从深圳、北京、杭州等地齐聚江西南昌,开启了一场名为“融新·青年”的溯铜之旅。在江铜集团党建馆内,青年们聆听着老一辈江铜人“因铜而生,产业报国”的创业故事;在加工事业部车间,青年们近距离接触铜产业链上高精尖的产品,不由得发出感叹。 

这场跨越地域的文化寻根活动,是江铜产融文化融合征程中的一个缩影,也是“融·进”文化从理念到实践的生动注脚。 

作为江铜集团金融板块的统筹管控平台,江铜产融旗下7家单位横跨16座城市,业务涵盖期货、证券、信贷、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多元领域。如何让分布广泛,业态各异,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市场化程度不尽相同的金融单元在精神气质上凝聚成“一个产融”,实现“1+1>2”的高效协同? 

答案藏在“融·进文化”的实践中——以文化为纽带,破解并购重组企业的融合难题,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的跃迁,就产融协同“硬核”。 

融魂:在差异中寻根,于共识中铸魂 

2021年12月,当江铜产融在江西铜业进出口公司的基础上正式更名时,在从“N”到“1”的整合进程中,横在发展道路上的是一道复杂的“文化拼图”挑战:多元主体间的文化离散、价值冲突与组织惯性是阻碍协同发展的深层桎梏。 

如何让“江铜基因”在金融土壤中扎根? 

溯源:从母文化中提取“金色密码” 

“不能丢了江铜的‘魂’,也不能照搬集团的‘形’。”产融党委书记艾富华在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上的话,为融合之路定调。 

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带着问卷与录音笔,先后奔赴北京、深圳,倾听一线员工对“江铜精神”的理解。在深圳融资租赁公司,一位老员工指着墙上的“用未来思考今天”标语:“我们做设备租赁,就是用金融的‘未来’支持产业的‘今天’,这和集团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历时近一年,79场深度访谈、171份问卷调研、63份企业资料研读、9家金融行业标杆企业走访研究、6次全员大讨论,最终提炼出产融子文化的核心定位“融·进”文化。 

“融”是产业与金融的共生共荣,“进”是矢志一流的奋进姿态。当集团“同心、同创、同进”的企业精神与金融行业的创新基因碰撞,诞生了“赋能产业,服务生态,同创未来”的企业宗旨、“主动、科学、合规”的风险管理理念……让江铜文化在金融领域开枝散叶。 

破壁:让“多元”在碰撞中走向“一体” 

在产融南昌总部的品牌文化展厅,一面“发展之墙”记录着产融成立以来文化融合与管理要素整合的重大节点;一面“文化之墙”,金瑞期货的“奋斗者”文化、财务公司的“匠心”服务文化、江铜投资的“创新实干作风”、江铜租赁“开放进取高效”的文化基因有机融合,于“融?进”文化理念体系中熠熠生辉。 

2023年的“铜心·同行”活动中,来自江铜投资的姜伊潼走进德兴铜矿西源岭,庞然大物似的电动轮出现在眼前。 

眼前的景象让她想起产融参与投资的“海安橡胶”研发投产电动轮轮胎,实现了国产替代,既解决了集团产业链供应链难题,又为产融带来了投资收益。 

她突然领悟了“以融促产,产融结合,服务主业,立足专业,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的深刻内涵。 

“一个产融”汇聚起金融板块各支流,形成一股有力量的金融“活水”,向集团产业链奔涌! 

这种认知的转变,源于持续的文化浸润。 

“学习为本”,产融构建“2321”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将集团母文化与产融子文化双主线编织成课程,新员工入职必上“江铜历史课”,结合经营管理实践定期讲授“融?进”文化核心理念…… 

“实践为要”,打造多维活动链条,构建起涵盖寻根江铜、主题创作、文化发布、趣味挑战的多元化文化实践活动体系,搭建起跨单位沟通与融合的有效平台。 

融制:当文化落地成“规”,让制度生长为“魂” 

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入公司治理当中,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如磐石般的支撑作用,是企业领导人必须思索的问题。 

“文化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对此,产融党委书记艾富华的答案是改革和创新:用文化引领机制创新,用改革推动文化落地。 

产融将文化融合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构建“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维宣贯落地体系,目标直指“用文化软实力撬动管理硬效能”。 

制度塑形:从“散装”到“体系”的蜕变 

产融成立初期,各单位制度建设差异显著,犹如不同的“方言”,以“管控体系化”理念为罗盘,产融以“制度体检”为起点,梳理97项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到位”的目标下重构框架。 

风险管理部经理陈旭明轻点鼠标,屏幕上滑动的《2024年度经营制度项目执行计划》进度条,正精准记录着各部门制度建设的轨迹。 

此外,制度建设与制度宣贯双线并行,制度修订后的常态化宣贯培训,不断深化员工对制度的理解,提升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 

这场始于“制度体检”的制度塑形,正将“融·进”文化深深镌刻进产融的制度血脉。 

内控管理:从“粗放”到“精准”的跃升 

数字化浪潮中,产融完成制度管理系统的开发上线。 

2024年12月末,随着最后一份制度文件录入管理系统,产融本部及6家所属单位的制度已全部完成上传,完成了从独立管理到统一管理的跨越,让制度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在推进统一制度管理平台建设的同时,江铜产融也在全力推动流程标准化建设。 

全体干部职工对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点进行全面“扫描”,涵盖职能及业务流程357个,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工作标准。 

围绕风险防控这个核心,对流程进行知识萃取,建立内控管理应知应会题库,同时,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纳入每一个岗位,让文化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落地生根。 

融创:以文化点燃协同引擎,让“1+1”迸发乘数效应 

在江铜产融的协同作战图上,各业务板块宛如色彩斑斓的画笔,共同绘就动人的“融·进”画卷。 

金瑞期货的产业研究为铜企锁定价格风险,财务公司的资金池为产业链注入活水,江铜租赁的设备直租助力矿山智能化改造……各金融板块发挥自身优势,将金融“活水”精准有效地配置到集团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这背后,是人才理念与协同文化融合催生的“化学反应”,形成“融心、融力、融进”的良好局面。 

人才聚变:让“多元兵种”成为“联合军团” 

锚定“为员工的今天负责,更为奋斗者的明天着想”的人本理念和“有格局,善布局,深入局,能破局”的干部行为规范,产融以构建人才一体化管理、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激活人才建设“一池春水”。 

更深刻的认同,来自发展成果的共享。 

通过立体化改革,产融既为员工铺设“看得见”的成长阶梯,更以市场化机制守护奋斗者的“未来价值”,在金融国企改革中走出一条“破局有方、激励有效、发展有质”的新路径。 

为让文化导向深度嵌入组织行为基因,自2023年以来,产融构建以文化契合度为基准的先进评价体系,创建“融·进”杰出人物及“融进·有为”青年表彰机制。 

以事迹宣传、荣誉激励构建“认知-对标-践行”的闭环传导,实现从制度约束到价值自觉的跃迁。 

“融·进”文化为指引,形成以能力为基础、业绩为导向、职级升降为载体、薪酬激励为手段、能上能下的体制机制,营造出你追我赶、共同奋进的工作氛围,大大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战斗力。 

协同破局: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冲锋” 

“赋能产业 服务生态 同创未来”的宗旨从口号变为共识,曾经分散的金融力量,开始向集团主业的“靶心”聚焦。 

在赣州好朋友科技成都子公司的生产车间,崭新的真空炉设备正在运转,这是在产融协同计划下,江铜租赁通过“投租联动”首笔民营直租项目。 

江铜投资战略入股赣州好朋友3000万元,助力集团提升智能分选水平,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为“减排”增效,并引荐江铜租赁为赣州好朋友定制设备直租方案。 

江铜租赁根据好朋友科技公司的具体需求,精准设计2000万元设备直租方案,加速高端设备的引入和投产速度,为其进一步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产融一揽子金融服务,既高效又便捷,让人信赖”好朋友科技成都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在协同文化引领下,江铜产融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不断完善协同管理,健全协同机制,将各金融主体所拥有的资源、要素重新整合,激发整体活力,实现互利共赢、价值提升。 

文化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产业与金融的化学反应。当·进成为每个产融人的自觉,我们就拥有了最坚韧的竞争力。 

江铜的文化融合之路始终沿着“同心、同创、同进”的轨迹延伸。在“融·进”文化的滋养下,曾经的“多元个体”正在成长为“产业金融共同体”,以文化为舟,在产融结合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着属于江铜产融的新篇章。 

正如那首在产融中间流传的诗句:“聚合力,赋新能,兴主业,强协同。服务实体有声有色,以融促产至臻至诚。” 

这,就是文化融合的力量,也是江铜产融迈向一流的底气所在。(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