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印发《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考核管理制度(试行)》。该制度不仅填补了公司相关制度空白,更通过系统性构建“标准明晰、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考核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以往安全环保考核中存在的款项设定模糊、缴纳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堵住了管理漏洞。
此前,部分单位安全环保考核存在“罚没罚、罚多少、交没交”不清的乱象,既削弱了考核权威性,又易滋生廉洁风险。新制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四大核心特点实现管理升级:
刚柔并济,拒绝“一刀切”。制度明确要求各单位结合违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后果细化裁量标准,实施差异化处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或严重环境污染行为从严处罚;对首次轻微违章且未造成后果的,可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整改等柔性措施。这一设计既体现了制度的刚性约束,又兼顾了管理的人性化,有助于提升被考核对象的合规主动性。
职责分明,构建协同机制。新规厘清了考核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权责边界:考核部门负责证据收集、台账管理及处罚执行;财务部门负责规范考核款项缴纳流程,协同考核部门实施缴费管理。此外,风控、审计部门被赋予监督职能,需定期开展执行情况检查,并将结果通报相关责任部门,形成“考核-执行-监督”的闭环链条。
程序规范,强化过程管控。制度对考核全流程作出严格规定:证据固化——要求违规事实须经依法依规调查,确保证据确凿。权利保障——处罚前须书面告知违规事实、依据及金额,保障申辩权。执行透明——处罚单需明确缴纳期限、途径,并实现“三方留痕”(被考核对象、考核部门、财务部门)。缴纳合规——明确禁止现金、私人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要求通过对公账户转账,且财务需实时反馈入账信息。逾期追责——对未按时缴纳的,采取追加处罚直至清退措施,杜绝“罚而不缴”。
长效监督,筑牢廉洁防线。为确保制度落地,要求各单位及时公开考核事项、依据、结果及执行情况,并对见证材料留档保存,接受各级监督检查。对随意变更金额、名目或疏于管理的单位及个人,严肃问责并移交纪委监委,从源头防控廉洁风险。对因日常管理不到位、标准设定不合理、监督考核机制未认真落实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情况,公司将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管理单位及人员责任。(欧阳倩、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