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4月21日8时至22日8时,江西北部局地有100-150毫米大暴雨。”
暴雨、大暴雨、强风天气……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严峻态势,早在年初,德铜采区就以“抢跑式”备战姿态提前布局,通过构建“三大核心防线”,用行动诠释了“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决心。
防洪工程:疏通“脉络”,把水“管”起来
“管”水之道,在“疏”与“排”。
露天采区,本身就相当于一口“大井”,一旦汛期,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涌水便会汇集,采区泵排系统作为防汛“主动脉”,就承担着排空采区底部积水的关键任务。
4月21日下午,乌云如铅块般压向大地,暴雨如注,铜厂采区-130米深处,8台水泵24小时轰鸣,以每小时排空两个标准游泳池的排水能力,将洪水驯服地引入排水网络;富家坞采区则采用三级泵站接力排水,35米、95米、170米三个水仓层层递进,最大排水能力超过6700立方米/小时,就像给采区装了强劲的“排水心脏”。
从21日下午到23日早班7点30分,仅铜厂采区-130泵站就排水150000立方米,相当于60个标准游泳池。
“以往下暴雨,只需几小时,采区底部就‘汪洋一片’,现在就算下一夜暴雨,水位也不见明显上涨。”德铜采矿场生产运营室谢明感慨地说。
作为防洪工程的“毛细血管”,截排水沟、沉砂池是抵御山洪的第一道关卡。当年初乍暖还寒时,一场场对全场截排水沟、沉砂池、涵洞的“大体检”早已悄然在采区展开。三月初,该场安全环保室就已全面完成巡查工作,力争在汛期来临前对杂草丛生、泥砂堵塞的排水沟、沉砂池逐一安排清理,预计清理排水沟32公里、沉砂池34座。
“现在每周至少巡查两次,遇到大雨就得加密频次,必须保证水沟畅通无阻。”采矿场按照“责任到工段、落实到个人”的原则,将铜厂水龙山、黄牛前和富家坞马形山、官帽山等重点区域的沟渠清理作为防汛重点,做到勤观察、勤巡视。
不仅如此,对铜厂110水沟、140水沟切换口增设涵管、黄牛前200结合池改造等一系列防洪工程的有力实施,也大大增加了汛期汇水收集能力。
“防洪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一场365天的持久战。”该场安全环保室副主任黄偲的话里满是底气。
监测预警:“鹰眼”盯边坡,数据当“哨兵”
如果说防洪工程是筑牢防汛的“铜墙铁壁”,那么监测预警体系便是洞察风险的“智慧双眼”。
在铜厂采区-10泵站,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水泵启停、阀门调节等工作,如今动动手指即可轻松完成。屏幕上,水位、压力、流量等数据实时跳动,不仅能远程操控水泵,还能自动将运行数据生成报表。“以前人工开关泵,暴雨天太危险。现在坐办公室就能掌控全局!”谢明道出了智能化改造给泵站管理带来的根本性变革。
高陡边坡和排土场作为采区防洪的关键区域,如何确保其稳定性,是保障采区安全度汛的核心命题。
采区监测预警系统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电子哨兵”,24小时密切监控西源岭、官帽山等重点区域高陡边坡及排土场的稳定情况。
1台真实孔径雷达、3台合成孔径雷达、14个鹰眼摄像头、50个GNSS在线监测点,构建起的“鹰眼监测系统”,让边坡隐患无处遁形。
“滴滴……”,在采区生产指挥中心操作台上,一个“黑匣子”突然发出蜂鸣。这是今年新引入的“云盾”气象预警机,这套与气象部门联网的预警系统,集风险叫应、气象预警、天气预报等功能于一体,能够精准预报未来48小时的降雨强度和分布区域,配合雷电检测预警平台,实现了“气象信息秒级响应、预警指令分钟到达”。
从“沐雨排险”到“云端值守”,科技不仅筑牢了防汛安全线,更重塑了传统作业模式,让防洪度汛工作既“智慧”又“安全”。
系统防御:严阵以待,练好“肌肉”迎大考
再好的工程和技术,也得靠人落实。早在三月初,德铜采矿场铁运工段就组建“防洪度汛小组”,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铁路运行情况,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汛情。
三月中旬,一场近乎实战的防洪演练在铁路运输线上展开,铁路路基被冲垮、泥石流掩埋铁轨等易发状况被提前“预演”,应急小组在真操实练中磨合协同机制、检验处置流程,确保当极端天气引发灾害时,能够第一时间精准响应、高效排险,把“平时”当“战时”,才能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
走进防汛物资仓库,2000个编织袋码成“城墙”,救生艇、应急灯、雨衣摆放得整整齐齐。“我们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储备了近二十类防汛物资,并且定期进行清点维护。”仓库管理员一边核对物资台账一边介绍道,语气里满是责任的分量。
除了常规物资储备,德铜还针对设备安全,为采区坑底电缆箱加高60-80厘米的“防水台”,防止积水浸泡电缆箱。同时,加强移动变、吴工柜、高压线路等变配电设施的检查、维护和抢修,确保汛期电力设施正常运行。
23日下午,暴雨初歇,天空放晴,新一轮边坡、截排水沟巡查随即启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但我们的准备永远要比天气‘快一步’!”这不仅是承诺,更是行动。从“人防”到“技防”,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德铜用“早一步、硬一度、紧一分”的实干,为采区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安全堤坝”。(文图/刘筱莹 胡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