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江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高质量收官“十四五”、为“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对于公司加快建设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意义重大。1月13日,集团公司党政在年初工作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上,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系统科学的部署安排。2025年怎么干?怎样拼出高质量发展新业绩?公司传媒中心开设《收官“十四五”·我们这样干!》专栏,特邀公司科技部负责人解读2025年重点工作。
公司年初工作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指出,“公司的科技创新效能发挥不够”,强调“科技部要统筹前沿信息收集和项目过程管控,注重成果应用、验证转化和绩效评价”,“提升创新平台能级”,“营造良好创新生态”。2025年,如何实现以上重点工作的新突破新成效?
公司科技部负责人:2025年,科技部将坚持深入实施“四个一线”,科研项目来源于市场一线,科研成果转化于生产一线,创新平台搭建于生产一线,科研人才成长于生产一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一是面向市场需求、生产需要,组织收集前沿信息。充分运用江铜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南昌大学数据库、《铜业工程》《cMat》编委等智力资源,密切关注公司主产业及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动态,系统梳理前沿技术的市场前景、科研现状,定期编制科技信息简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与同行开展技术交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参加行业会议,多渠道掌握行业最新技术进展。
二是坚持科技成果转化导向,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控。实施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同频推进,把生产一线、下游企业、终端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作为科研课题凝练的重要依据,把产业化前景作为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评价标准。大力支持研究院聚焦采选冶加主战场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展科技攻关,引导科研团队树立产业化思维,在项目研发和转化过程中,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为研发提供方向和依据,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为“产品”,形成产业。实施科研项目分级分类管理,一般科研项目常态化调度协调,重点项目重点管控,以更大力度推进光电分选、高纯氧化物、钼铼资源高值化利用、高质量钢球研发、矿物全要素回收等科研项目攻关。
三是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引领作用,汇聚外部创新资源。坚持“开放、共享”理念,持续深化与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等大院大所的产学研用合作,发挥好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平台的纽带作用,汇聚更多创新资源,推动科研攻关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主动融入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建设等重大创新战略,以原创性应用研究项目为驱动,做实用好国家铜工程中心、稀贵稀散金属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强化与大院大所名校强企等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与优势互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四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瞄准“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以加快原创技术攻关为举措,编制“十五五”科技专项规划编制,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转化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修订“公司科技开发管理办法”“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创新专项考核”等管理制度,强化成果转化导向,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瞄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组建“高层次研发人员+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专班制创新团队,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