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首次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任务落实会议,要求整合铜、铅、锌、镍、钴等冶炼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九项标准。会议确定成立九个工作组分别开展各部分修订工作,江铜作为《有色重金属冶炼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铜冶炼部分的主起草单位,负责铜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修订工作。
江铜贵冶作为世界最大的单体炼铜工厂,义不容辞接下了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按照2014版的能耗限额标准,大部分的企业都能满足先进指标了,这个指标到底要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负责标准起草工作的贵冶质量计量部副部长赵莉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赵莉制定出详尽的调研表,共调研了24家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总铜产量达全国铜产量70%以上。
可是得到的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各企业的指标居然出现了离奇的差异!
经过沟通及分析,她发现各企业的能耗计算方式不完全一致,氧气、蒸汽的折标系数也不尽相同。赵莉及时调整调研表,要求各企业依据讨论后确定一致的计算方式和系数重新上报。
数据正常报上来了,但在能耗计算范围上又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北方企业提出冬季供暖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能耗;高原企业则提出海拔气压会影响其蒸汽使用量;部分企业还提出由于他们省份的环保要求较高,环保工序能耗拉高了他们的综合能耗……
在积极和标委会沟通后,赵莉制定了第三份调研表——针对供暖、蒸汽以及环保设施能耗的单独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在仔细斟酌过后,赵莉拟定将生活供暖剔除出综合能耗考核,对于海拔系数通过系数调整,并将环保设施能耗纳入总能耗。
在随后举行的标准会议上,部分企业对环保工序耗纳入总能耗计算的方式依旧提出了不同的声音。赵莉耐心地解释道:“各企业的环保工序能耗有所差别,但如果剔除环保工序的能耗,就违背了新标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激励大家节能降耗、推进绿色发展的初衷……”
一番解释下来,能耗计算的范围终于被所有企业认可。标委会也认为贵冶的指标十分先进,可以依此作为一级值,起到引领作用。但赵莉认为,贵冶通过四十多年的艰辛努力,才将指标值做到一马当先,但许多新建企业或者分厂,技术能力有限,需要时间进步,建议将一级值定在企业占比的前15%—20%,提升各企业的积极性。最终,标准采用前15%的企业指标作为一级值,得到了各企业的一致认可。
2023年5月,《有色重金属冶炼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终于通过审定发布,并于2024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通过实施新版能耗限额标准,全国铜冶炼企业综合能耗下降至少50 kgce/t.cu,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电力成本约10亿元!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多年来,贵冶始终以“引领中国铜冶炼事业发展”为己任,依托自身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和引领地位,参与了多项绿色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未来,贵冶将继续积极推进《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 X 部分:铜冶炼企业》及《节水型企业 铜冶炼行业》等绿色标准的制修订,进一步推动冶炼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提升江铜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助力公司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叶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