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加工事业部开足马力、奋勇向前,将“快跑实干”作为生产经营的总基调,全力以赴推进市场调整、产业布局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双过半”任务。1月至6月,实现外部销售收入80.46亿元,同比增长18.48%,利润同比增长110.20%,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赋新能
“华东铜材自投产以来首次实现盈利,并在3-6月连续盈利87.79万元……”上半年,华东铜材在铜杆行业过剩的情况下,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基础上,成立绿色产业链联盟,建立上下游企业稳定的合作与沟通机制,为华东铜材的持续发展构筑了坚实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根据订单可随时生产出客户需求的不同等级产品,提高了驾驭生产线切换高低质量铜杆的能力和水平。
外部形势多变,只有开拓思路才能寻得出路。
“华东铜材不仅在市场上谋篇布局,在内部也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铜杆产品的A级品率有明显提高,天然气单耗和电单耗创历史新低,这为我们应对市场提供了灵活的生产能力。”华东铜材总经理董文辉介绍着该公司扭亏为盈的巨大转变。
此外,龙昌铜管围绕“扭亏攻坚战”重点任务,创新实干,一举拿下“停用轧机压缩空气”和“熔化炉停炉重熔”两项工艺创新。这不仅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升10%的生产效率,预计可节约电耗12万元/年,还将龙昌铜管维持了20年的轧机压缩空气吹扫工艺停用,在行业内实现首创。
铜价波动“抗”风险
“上半年,因铜价的持续上涨,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加工事业部在采购、期货、营销、生产等方面积极应对,并通过套期保值工作进行分析,力求‘锁定’原料价格,以减少因铜价变化带来的风险。”加工事业部总经理魏正东介绍应对铜价上涨风险管控的情况。
加工事业部“两头在外”,面对铜价上涨,财务管理方面重点关注原料采购成本和期货投资收益,各单位积极拓宽现货采购方式并在期货市场择机作保值或投机。
在市场营销方面,重点把握“以产定销”原则,在订单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库存量,加速金属量的流转,提高资金利用率;针对退货的情况,将处理进度“提速”,充分利用好中间流转的金属物料。
在生产管理方面,重点在确保订单及时交付客户的同时保持铜金属高效的库存周转,降低现场在制金属量。
除盯紧客户的订单执行情况、货款回笼情况以外,加工事业部精准审慎采购铜原料,以确保资金周转正常,并对标同行先进制定应对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库存产品周转率。
市场开拓“走出去”
面对行业白热化的竞争,加工事业部加速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步伐,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一方面,通过快速响应客户产品变化以及开发新客户,丰富加工事业部“1部5地”的产品结构,开拓新产品市场。另一方面,领导班子下沉一线,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走出去”,高位推动新客户开发,并做好各类加工产品客户的调整优化,正在逐步减小对大客户的依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
上半年,加工事业部顶住市场压力,增订单、调结构、拓渠道,各类加工产品总销量同比稳步增长,所属六家法人单位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累计新增客户85家,新客户占当前客户总数581家的14.36%;累计新增客户销量1.76万吨,占总销量的11.39%。
“目前,总体销量较任务目标还有欠量,但同比增长2.12%,订单量整体实现上涨。”市场营销部经理刘伟对市场营销充满信心。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内卷”严重情况,加工事业部积极落实“走出去”营销策略。目前,漆包线板块正在筹备参加海外知名展会,旨在提升“江铜牌”铜加工产品在海外的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
挖潜增效添活力
上半年,加工事业部生产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严峻。为冲刺“双过半”目标,加工事业部苦练内功、深挖内潜,从严从紧开展体系建设、降本增效、盈亏持平等工作,有力保障了经营成效。
所属各单位以质量体系建设为核心,抓严抓实质量提升工作,成品率等核心指标不断突破新高。其中,龙昌铜管同比上升0.93%;铜业铜材一二级品率同比上升1.92%;华东铜材AB级品率同比上升0.59%,持续对标行业先进,关键指标逐年突破,成绩显著。
上半年,龙昌铜管在盈亏持平工作方面敢于自我加压,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已在人员分流、多元化用铜、品质提升等方面降本创效约1700万元左右。台意电工、集团铜材向电单耗要效益,上半年电单耗同比再降13.73%、17.97%,大幅降低用电能耗成本;华东铜材以工艺优化、设备改造及一系列激励机制的引入,实现天然气单耗、电单耗分别同期降低2.25%、5.44%,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在奋力实现自身“双过半”目标的同时,加工事业部充分用好优惠政策,找出可享受的相关减税降费政策及资金支持,争取留抵退税2507.7万元、优惠政策361.1万元、政府政策奖励1138.2万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罗茵、郭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