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工程技术人员便迎着日头,来到德铜太白变电站开关场,继续进行2号主变压器更换工作。
伴随着清亮的“嘀嘀”声,德铜最后一台高耗能主变压器,顺利完成更新换代。至此,德铜全矿14座变电站实现节能型主变压器全覆盖。
今年前5个月,德铜综合功率因数达0.962,高出供电公司目标值0.062。据了解,功率因数是供电质量的核心指标,参数越高,电能损耗越小。国家电网为此专门设立了节能奖励,鼓励用电单位提高电能利用率。
受益于今年前5个月的高功率因数,德铜成功获得了一笔273万元的“节能奖励”。
此外,今年前5个月,德铜采购电量5.9亿千瓦时,转供电回收率98.17%,高出计划0.21%,节约电能123万度,相当于节省了152吨标准煤,减少414吨二氧化碳排放。
作为用电大户,电能消耗是矿山成本的巨头,节能成绩如何取得?
早在十年前,德铜就创新发展理念,分批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积极推进节能设备应用,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现在大山220千伏变电站的两台主变压器,本身能耗就低,单凭这方面,1台设备的投资费用,3年便可基本收回。”德铜动力厂副厂长郭俊良兴奋地介绍道,“新型变压器的散热方式,和以往也截然不同!”以前采用“强迫油循环风冷”,每台变压器,要靠36台风机对其进行散热,如今,“油浸自冷式”的散热方式,每年也节省不少电能。
为确保供电效益最大化,德铜还积极引进电网前沿技术。2018年在下山变电站35千伏母线上首次应用无功补偿功能,推动了电网综合功率因数提升。
“近十年来,德铜的电网综合功率因数一直稳定在0.96以上,始终保持国内同行业较高水平,去年,获供电公司节能奖励高达717万元,连续两年获节能奖励超700万元。”郭俊良难掩自豪。
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带来了绿色低碳,更推动了管理革新。
如今,德铜各变电站变压器配备科学,基本实现双回路供电,运行更加灵活,供电更有保障。同时,依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负荷宏观调控,确保变压器达到最佳、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像铜埠变电站,我们根据日常用电负荷情况,将变电站两台主变压器由分列运行转为单台运行,一改过去‘大马拉小车’状况,减少了装机容量,每年可以节省容量费超57万元。”郭俊良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德铜聚焦“双碳”目标,瞄准绿色、智能发展方向,行设备升级之举、施技术更新之策、化运行方式之优,加快推进电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一笔“节能奖励”里,看到的不只是德铜追“新”逐“绿”的坚定脚步,更是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图景。(周文炼、吴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