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数读2019③ 贵冶这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连创“三个一”

2020-01-16 17:29:32.0 来源:总编室板块

 

2019530日,贵冶铜阳极泥碲的高效回收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公司第一个完成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截至20191231日,该项目产出100余吨粗碲粉,优于“年产粗碲80吨”的转化硬指标,成为了公司第一个达产达标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转化完成后,铜阳极泥碲直收率从40%提高到60%以上,创国内同行业第一的水平,为公司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千万元以上。 

近十年来,贵冶一直采用的是在碱浸分碲过程中提取碲。由于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局限性,以及碲元素本身特有的两性性质,铜阳极泥中碲的回收效果并不理想,只有约40%的碲被浸出而得以回收。碲的回收率低,也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 

为提高碲的直收率,破解行业难题,贵冶一车间与江铜研究院共同开展试验研究,并于2018年取得成功。但工业化研究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由于工艺的改变,对碲进行回收,给生产造成了粗金粉品质差、银锭产品一级品级率低、碲直收率达不到预期效果等难题。 

经过科技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工艺不断被优化,难题逐个被攻克,并确定了最佳铜阳极泥碲回收工业生产的技术参数。 

据了解,铜阳极泥碲的高效回收是公司2019年确定的14个首批转化项目之一。为此,贵冶2019年行政工作报告要求,一车间必须于当年上半年完成铜阳极泥碲的高效回收成果转化。 

接到任务后,一车间迅速讨论确定最佳方案,从设备改造、管道走向,到安全环保、工艺指标……各个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为不影响正常生产,将成果转化分为四个小阶段实施,并明确了相关责任人。 

现场就是战场、时间就是效益。在改造过程中,项目攻关小组每天坚持开会商讨、落实当日及次日改造要点,做实做细每一项工作,发扬了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风格,破解了一系列新遇到的难题。 

不仅如此,改造期间,大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最强大脑,把闲置的设备进行二次利用,节约了改造成本,也做到了改造结束即达产达标,无一起返工、安全环保意外发生。 

2019530日,铜阳极泥碲的高效回收成果转化一次性投产成功,一周后,产出了2.6吨合格的粗碲粉。 

看着项目顺利投产运行,该项目成果转化现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谢太李激动地说: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参与其中,在实战中学习,自身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晨兴夜寐,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郭晓玲  谢太李

 

系列报道:

数读2019① 硬核!“超级巨无霸”年增铜金属136吨  

数读2019② 磨机台效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