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溪冶炼厂,曾见平的名字,是邻里心中温暖的代名词。这位常年为社区老人免费理发的备料车间一系统生产班班长,2023年荣膺“江铜好人”称号。
如今,这个充满大爱的家庭,将善举升华至生命的维度——2025年7月7日,曾见平的妻子桂丽英成功捐献253毫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为一位素不相识的29岁白血病青年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善的种子
一个“江铜好人”,背后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
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桂丽英常年坚持无偿献血,回馈社会。怀揣着挽救生命的朴素愿望,她早在2021年就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这份沉甸甸的承诺,在四年后的2025年4月中旬,得到了命运的回应——她与一位急需移植的年轻患者初次配型成功!
家的力量
得知消息,桂丽英没有立刻告知丈夫,而是巧妙探问:“曾见平,要是你的骨髓能救人,你会怎么办?”
这位“江铜好人”的回答斩钉截铁:“那就捐呗!”相同的价值观,成为最坚实的支撑。
起初,曾见平对妻子捐献也有担忧。但当得知受捐者是位“人生才刚展开的29岁青年”时,夫妻俩的心瞬间凝聚:“他还那么年轻,我们得拉他一把!”
曾见平心疼妻子,更珍视生命,他选择成为妻子最坚实的后盾。
生命的馈赠
捐献过程充满挑战。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带来的酸痛、发烧,以及频繁的抽血,考验着桂丽英的意志。在丈夫全程的悉心陪伴与鼓励下,她始终坚守着挽救生命的信念。
7月7日,在医院的采集室,桂丽英平静躺卧5小时。血液在仪器中循环,珍贵的造血干细胞被一点点采集。
最终,这袋凝聚着无私大爱的253毫升“生命种子”火速启程,为年轻的生命注入新生。
这是一场跨越血缘的生命接力,更是“江铜好人”精神的璀璨绽放。曾见平在岗位与社区书写平凡大爱,妻子桂丽英则用身体力行诠释“好人家庭”的无私担当。这朵在江铜文化沃土上盛开的道德之花,闪耀着温暖光芒。(张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