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安全护航·绿色未来 | 永不掉线的“铁杆哨兵”

2025-07-17 14:56:02.0 来源:总编室板块

 

在永平铜矿采矿场,每天清晨都上演着关乎生命安全的“安全序曲”。“安全从班前会抓起,隐患从细节中消除!”这句安全生产警句,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位职工的日常工作中,成为守护生命、保障生产的坚实准则。 

天还未完全透亮,永铜采矿场天排山仍笼罩在薄雾之中,综合二段排班室里,白炽灯将室内照得亮堂堂,职工们整齐列队。胡段长翻开班前会安全行为观察表,敏锐的目光扫过众人。 

老韩不经意间揉太阳穴的细微动作,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电子血压仪显示老韩血压飙升至180/110,胡段长当机立断,启动健康异常应急流程,坚决地说:“你这血压,今天绝不能下井排泥!” 

尽管老韩嘴里嘟囔着“小题大做”,但在胡段长的坚持下,最终被劝留,还安排专人陪他前往医院检查。 

当天下午,井下水泵房排泥泵突发漏浆。好在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岗位安全确认制,迅速触发声光报警装置,并利用防喷挡板及时控制住泥浆扩散。 

事故处理结束后的复盘会上,胡段长指着墙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的守则,郑重强调:“我们实行的‘双人互保’制度,就是要确保每个人的安全。”他将事故过程精心梳理编制安全风险清单,结合岗位安全操作卡详细讲解,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此后,班前会华丽变身为沉浸式安全课堂。胡段长创新推出“案例+实操”模式,将事故视频与当日作业风险点紧密结合分析。 

党员老李手持酒精检测仪,严格对照人员状态检查表,对隔夜饮酒的青工小朱启动强制醒酒流程,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知识再培训。 

“党员每日安全一问”机制催生出“隐患随手拍”活动,工段职工老韩就通过手机APP上传排泥管道渗漏照片,成功预警了一场潜在险情。 

然而,技术再先进,也离不开人的警觉与责任心。 

一次班前会上,胡段长重点布置了巡查水泵房的任务。巡检工小曾却不以为然地嘀咕:“5台智能水泵运行稳如泰山,前几天都查过,今天偷个懒无妨!” 

胡段长目光如炬,严厉质问:“全自动系统就能保证万无一失?若真如此,还要我们巡检工何用?” 

小曾和老雷只好下井检查。这一查,才发现如此惊险:正在运行的2#水泵实际水位已低至危险临界点!多亏这次检查,才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设备事故。同时,这次事件也凸显了人工巡检的重要性。 

智能设备“失灵”的情况并非个例。在空压机循环水系统,也曾发生过令人后怕的事件。 

夜班控制室操作工小钟被电子水位传感器反复的误报警搞得不胜其烦,一气之下关闭了警报声,结果设备差点缺水过热瘫痪。 

吃一堑,长一智,胡段长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在水池加装不锈钢机械式浮标水位杆,并在杆身涂上醒目的夜光警戒线。 

没过多久,这根“铁杆哨兵”就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次夜班,老袁在控制室值班时电子屏突然黑屏,一片漆黑中,唯有浮标杆上的夜光刻度清晰显示水位过低。他果断手动补水,成功避免了事故。事后查明是传感器线路短路。 

胡段长举着这根立下大功的浮标杆,感慨地说:“电子眼可能会‘打盹’,但这‘铁杆哨兵’永不掉线,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兜底’保障。” 

如今,永铜采矿场构建起了密不透风的安全网。班前会严格执行“四必查”,井下推行“网格化安全管理”,每个区域都明确责任人和巡检路线图。除了“智能监测 + 机械兜底”的双重防护体系,还设立“安全积分制”,激励员工主动发现隐患。 

胡段长常说:“安全没有捷径,每一个‘土办法’都是用教训换来的‘金点子’。”在制度、技术和责任心的共同守护下,永铜采矿场的每一次作业,都奏响着平安的乐章。(吴克旭)